有的父母心煩是不是總拿孩子出氣?孩子是否成了家庭的拖累與負擔?

當代詩人李秋忠


同樣為人父母的我對這個問題深有感觸,特別是在看著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有一個段子是這樣說的: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常常會因為孩子學習不認真、不專心而發火,但常常會在發火之後又後悔;而下次、下下次……情況依然如此。歸根結底,是我們對孩子的期望值太高,“恨鐵不成鋼”的意識導致如此。久而久之,其實我們做父母的會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自然而然地調整自己的心態和管教方式,慢慢的就會發覺,生氣發火的頻率越來越少了。這是一種自適應的過程。

至於父母心煩氣躁時拿孩子出氣,那肯定是不對的;畢竟當時孩子並沒有犯錯。如果偶爾有這種現象,作為父母沒能忍住一時之氣,也情有可原,以後不再發生就是了。但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此類問題,那就是做父母的錯誤和責任了;情況嚴重到一定程度的話,是構成犯罪的!

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