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盡留心:從“酒場”看“職場”,驚人的相似

小九以前是個不折不扣的“聚會狂人”。隔三差五就會約上幾個朋友,觥籌交錯,把酒做歡。時間長了,小九就總結出了針對聚會上幾種人的不同對待方法。後來發現,這套經驗在團隊的管理中也一樣適用。



酒盡留心:從“酒場”看“職場”,驚人的相似

1

 酒場:暖場高手

職場:參與度高的員工


一個朋友小A,每次聚會他總是能夠控制大局,調節場上氣氛,積極配合做各種熱場遊戲。酒少了,第一個想著添酒;人少了,馬上能叫人充場,深得大家的喜愛。


這就像團隊中一個對待工作熱情飽滿,同事關係處理得當,協助上級管理集體,受人尊敬的老員工一樣。


酒盡留心:從“酒場”看“職場”,驚人的相似


管理方法:


對於優秀的員工就要給予充分肯定,並給他一定的權位和責任,使他擁有和自身價值匹配的團隊使命感。


小九把小A設定成了第二組織者,負責除了發起聚會以外的所有流程。


2

 酒場:被動參與者

職場:只看眼前工作的員工


另一個朋友小B,一般聚會都會參加,但是比較內向,不主動說話,不主動喝酒,別人跟他聊天他會回應。


這就像一個兢兢業業工作的員工,做的工作都是上級分配給他的,而當沒有工作分配給他時,他就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他現在在做的工作,也不知道是為了什麼在做,他所做的工作只是機械性的。


管理方法:


這類的員工最需要的是明確團隊的目標,明確自己在團隊中的定位,建議管理者多和他進行交流,並多給他在團隊中展示自己的機會,一旦體會到在團隊中表現自己的成就快感,他就會越來越進步。


小九會經常製造機會讓小B主動發言,玩遊戲的時候讓他做主持人。慢慢地,他變得越來越活躍,越來越喜歡參加聚會。


酒盡留心:從“酒場”看“職場”,驚人的相似


 酒場:話多貪杯者

職場:貪功冒進的員工


聚會上也不乏小C這樣以自我為中心,喜歡給人說教、喜歡勸酒、不顧別人的感受自嗨的人。與其說來參加聚會,不如說他是來找自己的舞臺的,俗稱:搗亂。

用來類比在職場中好大喜功,剛愎自用,愛鑽牛角尖的員工。管理者說一句,他會頂三句,始終覺得自己被大材小用。


管理方法:


這類員工主要問題出在團隊意識薄弱,將自身定位過高,才會導致無法融入集體。管理者應該簡單粗暴地指出他的錯誤,讓他既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又明確上下級關係的絕對性,使其重新找回自己的定位,配合團隊執行任務。


這個小C後來私下被小九嚴肅地“批評”了一頓,回家後,他在群裡向所有人道了歉,後來低調多了。


酒盡留心:從“酒場”看“職場”,驚人的相似

 酒場:放鴿子的人

職場:工作懈怠的員工


小D不止一次地說好了到場,而當大家聚齊的時候又看不見他的蹤影,打電話過去,他說臨時有事情不來了,讓小九甚是無奈。之後的聚會里,好像大家都把他淡忘,組織聚會也很少叫上他了。

對待工作也是如此,一個對工作既沒有熱情,也沒有責任感,又不守承諾的員工,他的位置是很危險的,是可以被任何人替代的,他在不在,對項目的進程並沒有太大影響。


管理方法:


如果此類員工還有一絲上進心,那就該讓他深刻意識到在團隊中,他並非無可或缺的人,產生對失業的危機感,激發他痛改前非的決心;如果他追求的就是這種不勞而獲的狀態,那隻能另找替代他崗位的人。


這位小D看來確實不適合我們聚會的團體,後來他就銷聲匿跡了。


酒盡留心:從“酒場”看“職場”,驚人的相似


總結:

不論是酒場還是職場,因人的性格和特點的不同而選擇合適的對應方式極其重要。概括成三步驟就是:瞭解、判斷、應對。而這三個步驟中“判斷”是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只有考慮到位,才能有效地採取應對措施。


今日討論

在飯桌上,你更喜歡以上的哪類人?


請留言舉例,大家共同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