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沒有資源怎麼提前教育3歲的寶寶?

A傑克


現在農村和城市的教育資源差的不再是天壤之別,網絡讓知識得到傳播。

其實差的是父母對孩子教育的理念。

在農村成長,有更廣闊的天地,自然界的花花草草,鳥鳴魚躍,孩子上山下水,都是更好的教育;

缺少的可能是所謂的世面,比如說大的商場,大的遊樂園,資源豐富的圖書館,但這些也能補救。

如果條件需要在農村成長。

1、不要怨天尤人,感覺對不住孩子,要擺正心態,都有利有弊,城市房子小,哪裡都是車水馬龍,空氣憋悶,孩子的天性很難得到釋放。

2、環境很重要,主要是父母要規劃孩子的教育,如三歲了,要多買些繪本晚上陪孩子讀書,陪玩一些益智的積木,讓孩子多聽英文歌曲;

3、在習慣上,要培養規則意識,學會排隊(去遊樂場或超市)、等待(延遲滿足,如吃飯時要等待飯熟,不要大吵大鬧)、有禮貌待人(見人要稱呼問好),善良的品質(對小動物要有憐憫心,對爺爺奶奶長輩學著照顧),堅毅的性格(培養孩子運動,堅持下去,不要偷懶)。

以上智商、情商的培養,不在於在城市和農村,當然古有孟母三遷,也在於你所處的農村是否民風淳樸,如果是窮山惡水出刁民(現在這種情況很少有),建議您走出來,帶孩子換一個環境!


迷你教師


父母是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資源。因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你能提出這樣的問題,說明你已經注意到孩子的早期教育問題,所以要祝賀你!在知識大爆炸、信息多元化的今天,不用擔心資源問題,因為我們可以通過現代化的手段,甚至不用花錢就能獲得。關鍵是年輕的父母能不能去堅持的問題。記得有一年,浙江一位高考女狀元在談到她的成功之路時說:“我從小生長在農村,家裡的條件很差,我從小就看到父親從山上揹回竹子,然後一根一根地破篾編筺,然後擔到集市換來學費書本費。我小時候就想,我一定要像父親那樣踏踏實實的學習,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終有一天我能讓父母過上好的生活!”

我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王極盛,曾經專門對400位省級高考狀元和北京市的3萬名高考考生進行了調查研究,他把影響高考成績的因素一共劃分為20項,排在第一位的是考生在考試中的心理狀態;排在第二位的是考生在考試前的心理狀態;然後依次是學習方法、學習基礎,學習習慣......上面提到的那位浙江高考女狀元,正是從父母身上激發出學習的動激,養成了學習的方法和習慣,從而在父母無聲的行動引領下,邁出了一步步堅實的步伐。


騰湃二若


您能主動尋找、摸索教育孩子的方法,值得肯定!點個贊!👍👍

對於農村來講,確實諸多方面都非常落後,但是沒有資源絕不應該成為不去主動承擔教育孩子責任的藉口!

那麼,對於生活在農村的孩子,我們應該如何去做呢?分享兩個故事:

我陪孩子學畫畫

小侄子今年八歲了,在他們學校,甚至整個縣同年齡階段的孩子當中,畫畫都可排名一二!

但是,小侄子從來都沒有上過繪畫輔導班,接受過專業老師的指導!有的是什麼呢?是哥哥嫂子每天的陪伴!

小侄子從小喜歡畫畫,於是哥哥嫂子每天白天都會準備好一到兩個簡單的繪畫教程(網上隨手可搜),晚上就開始陪孩子畫,從簡單到複雜,不是任務,輕鬆培養!

我陪孩子做遊戲

我是名鄉鎮教師,接下來要說的這個孩子是我同事當中最聰明的一個了,去年中考以全縣第三的成績考上高中!

我們都很瞭解,要說父母怎樣培養這個孩子,還真沒有!唯一不變的是,同事兩口子一有時間就會跟孩子做一些小遊戲,都是網上的一些益智類遊戲!

我教了孩子兩年,真的非常靈動,反應快,想的也多,非常棒!

其實,對於孩子的教育上,不在於有多少物質、硬件、輔導方面的資源,更重要的是做家長的那顆心,是不是耐心與恆心!


薄期


這個問題我有切身的體會因為我家孩子也三歲左右,其實教育這麼大的孩子不需要多麼大的資源,現在網絡這麼發達你可以學一些小遊戲或者讓他做點小手工讓她充分的發揮大腦,大人們吃完飯可以讓他收拾碗筷做點力所能及的事,讓他感覺他也能為家裡做點家務,這讓他也感覺很充實這樣養成好習慣大了也會做家務為大人減輕負擔,沒有必要教他那些以後上學的知識,如果我們交了等著以後上小學我們交的和老師教的會產生衝突,這樣孩子就會混淆,我們就應該讓他幹他這個年齡該乾的事情,開心的玩耍不要給他太多的壓力,讓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膠城小明


線上資源,我家大寶五歲,二寶三歲,在二寶兩歲的時候,給他們兩個報名線上學英語,兩個孩子一塊學效率還是蠻高的

線上學的好處是,兩個孩子學,只用交一個人的學費,什麼時候有時間什麼時候學,

不像線下資源需要根據別人的時間來掌控


三生三世萬里夢


你好,很高興看到您的提問。

在現有的環境下,只要您已經可以連接到互聯網,那麼就可以有海量的啟蒙資源或者早教資源來給您提供,舉例來說,我是一個專門製作英語啟蒙的視頻作者。我在製作的過程中發現在網上有很多非常優質的數字版的在線資源。比如說你可以在全網搜索英語分級閱讀,在資源中搜索一套你可以駕馭的教材體系。然後通過互聯網來購買該體系下的服務。比如說可以購買分級的圖書,比如說可以購買相關的點讀筆。比如說可以購買相關的音頻資料。這些非常優質的資源都是可以通過物流的方式運送到您所在的地區。請相信現在的教育已經不僅僅侷限在核心城市。只要,擅加利用互聯網的海量資源,就絕對可以找到全球最頂尖的內容來給你孩子做培訓。如果這些方式可能都力不從心的話。那麼可以嘗試一下去參考網上的視頻課程。或者去參考一下在應用商店中的教育 APP。這些內容都非常容易且簡單。但是希望您認可,孩子的教育是父母和孩子共同開啟且共同學習的,只有雙方一起努力才能真真正正把孩子教好,不論你所在的地區是哪裡。

最後推薦一個系列圖書,也是我給孩子準備買的,能夠讓孩子受益終身的圖書 就是 dk 系列科普叢書。這套叢書就是全球的英語學習者都在使用的一套科普圖書,這書這套科普叢書裡面包含了非常全面科學內容。絕對可以讓您的孩子受益終生。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如果還有不清楚的,可以點擊我的頭像,或者在今日頭條 APP 裡搜索我的名,我也做了大量的關於英語啟蒙的視頻,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養腿爸爸


1、農村沒有很好的教育機構和師資力量,但我們有手機也可以實現教育。網上有些線上課程可以給孩子接觸,但要注意每天限制學習時間。

2、教育學知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教育的本質是育人。雖然農村教育條件有限,但我們可以培養孩子從小熱愛勞動,幫助他人,學會感恩等美德。只要父母有心,孩子長大後也必定成長為三觀正、行動力強,而且有愛心、責任心的好孩子。

3、在農村沒有高樓大廈,沒有車水馬龍,但我們有清新的空氣,綠油油的莊稼。孩子們在這樣的環境下,可以享受大自然。

現在有的幼兒園巴不得選址在公園或者有自然風景的地方,讓孩子們從小接觸大自然,感受萬物,那麼在農村的孩子有更多機會接觸大自然的美,可以愉快地生活。

農村長大的孩子不是什麼都沒有,大自然就給他們上了生動的課。只要父母用心培養,孩子會健康快樂地長大。





稀笑媽媽


其實3歲的寶寶更多的還是家庭教育,還不涉及到上學,所以即使是農村沒有資源也是可以同樣教育寶寶的。

現在電商這麼發達,可以購買一些早教的寶寶書籍、益智的玩具對寶寶進行培養。

(1)認知能力培養

寶寶對圖形、形狀、方向感、顏色、繞珠、觀察的認知,可以買一些圖形配對的玩具,讓寶寶在玩的過程中學習。

(2)記憶力培養

3歲寶寶可以對數字進行記憶,比如數字卡片、數數、記電話號碼等機械數字訓練。還可以鍛鍊寶寶的複述話語的能力,比如給寶寶講故事,講幾次後讓寶寶給爸爸、媽媽講故事,將故事複述出來。

(3)思維能力培養

不如吹泡泡、玩風車,在玩的過程中爸爸、媽媽給寶寶講講原理。讓寶寶進行歸類練習、概括練習。

(4)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

可以給孩子買一些拼搭積木,無限想象地製作自己喜歡的造型。也可以給寶寶買一些繪畫用具,寶寶想畫什麼就畫什麼,想怎麼上色就怎麼上色,多給寶寶一些鼓勵和誇讚。


90新生日記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1-3歲寶寶處於學齡前階段,這裡的“學”指的是學校對孩子的培養教育,因此學齡前孩子的教育是以家庭教育(主要是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為主。那麼父母應該從哪些方面培養3歲前的孩子,又該如何教育,以下是我自己總結的一些觀點和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性格培養至關重要

2歲左右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也是孩子性格最初形成的關鍵期。在這個階段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性格品性是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重中之重。

1、別讓孩子“以自我為中心”

父母們不要有孩子還小,啥都不懂,事事都依著他/她,等孩子大了就什麼都懂了的想法,孩子自私的性格是從小就形成的。因此從小就要教育孩子養成獨自自主的習慣,儘量讓孩子多去嘗試,不要替孩子做他/她自己能做的事情,不要因為孩子哭鬧就放棄和他/她“講道理”的機會。

2、孩子的責任感從小培養

父母們都知道有責任感的孩子將來在社會上更容易立足,但我們更應該知道責任感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一點一滴培養起來的。3歲前的孩子自我意識已經形成,這時候與其幫孩子做什麼,還不如教孩子做什麼,培養孩子的社會責任感。

二、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

父母們之所以重視學前教育,還是希望孩子在入學後學習優異,那培養孩子愛閱讀的習慣是自我學習的前提。

1、陪著孩子讀書

這裡的“陪”不是坐在孩子身邊,刷著手機這麼簡單,而是每天抽時間和寶寶一起認真讀會書。從最簡單的每頁只有幾個字的繪本開始,聲情並茂的給孩子讀出來。不久你就會發現寶寶每天都會給你驚喜哦!

2、讓孩子給你講故事

等孩子大一些,你可以拿著之前講過的書,讓他/她給你講故事,培養孩子語言能力。你可以引導孩子,比如孩子說“從前,豬媽媽”,你就問“豬媽媽怎麼樣啊?”;孩子說“小象對不起”;你就問“如果小象跟你說對不起,你要對答它什麼呀?”長此以往,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會不斷的進步。

對於3歲前孩子的教育,你完全不用擔心農村教育資源相對匱乏的問題。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教育主要落在父母身上,只要我們高質量的陪伴,給孩子建立足夠的自信心和責任感,讓孩子有個快樂的童年,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滿寶小可愛


這個問題是:農村沒有資源怎麼提前教育三歲的寶寶?答:我覺得農村有獨特教育資源

1存在許多傳統習俗引導孩子瞭解。

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農村很好地保留了以前的一些傳統習俗,孩子可以感受風土人情。獨有習俗的存在,感受到來自於家鄉獨有的魅力。農村孩子一般產生強烈的家鄉認同感與自豪感。

2農村具有豐富農業活動,引導孩子參與。

對於農村的孩子來說,有趣、豐富的農業生活也不乏是一節生動活潑的課堂。由於農村經濟收入較為有限,所以大多數時候,孩子從小就需要參與到農業活動之中,但他們卻可以實實在在地從農業活動中獲得自己所需要的各項能力,這一點恰恰是城市孩子所不具備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