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男孩在上網課期間玩遊戲花光40萬賣房款,你怎麼看?

小Z老師扎馬尾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網上出現類似現象不少,應該反省家庭教育的缺失!熊孩子明顯知道自己的行為和所做的一切,才能做到賬戶支付,而大人卻不知道,放任不管,最終出事!40萬啊,就這樣花完了要用才發現錢給熊孩子搞光了,想想都心酸悲哀!除了自責和怪罪更多的是想如何拿回這筆錢,幸虧國家有未成年保護法,可以追回大部分,慶幸!想想這個熊孩子還能不能教好,不行就送少管所吧,不然強姦搶劫殺人放火就在不遠!


雨彤粑粑


當父母發現孩子偷拿家裡錢時,家長普遍是打罵懲罰一番,並嚴令不能再犯。但是往往這樣之後孩子還會偷偷的再犯。懲罰很可能只會讓孩子考慮行為對自己造成的結果(偷錢會被打),但不會真正意識到行為對他人的影響(偷錢是一種嚴重侵犯他人利益的行為,是不道德且違法的)。

在這裡要強調一點,打罵孩子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可能讓孩子學會了暴力、養成自卑的性格,給孩子的內心造成極大的傷害。

我女兒今年10歲,上小學三年級,屬於比較聰明的類型,每次考試都在班級一二名,性格活潑外向,週一到週五跟爺爺奶奶住在一塊,爺爺奶奶對她管的不嚴。這段時間我發現我女兒在我臥室的時候有點鬼鬼祟祟,後來發現家裡的錢莫名其妙的少了一些,我懷疑我女兒偷拿錢了,於是有一天趁女兒不在的時候翻了她的書包,內有147元,平時家裡對女兒的零錢控制比較嚴格,她手裡的錢一般不會超過5元。

於是我在送女兒上學的時候偷偷跟蹤觀察她,發現她在學校邊上的超市買了十幾元零食,當場“人贓並獲”,晚上我開始教育她,先是讓她自己交代拿了多少錢,然後她就哭了,她第一次回答“3元”,我讓她再想想,她第二次又回答“30元”,我讓她在一次想想,她第三次回答“50”。然後我從她書包裡翻出了那張100的,女兒哭的更厲害了這才招了。我狠狠的揍了她一頓,但是效果似乎不是很好。



逸軒閣逸晨


近日,江蘇宿遷的盛先生遇到了一件糟心事,原來他去銀行辦理業務時,發現卡里的四十萬賣房款不翼而飛,餘額只剩0.2元。盛先生這一驚非同小可,這四十萬可是賣了一套房子的錢,也是家裡所有的積蓄,怎麼會說沒就沒呢?他感覺去銀行查看交易記錄,結果發現自己的銀行卡從1月4日起每天都有支付寶或者QQ支付記錄,最多的一天支出約5萬元。這些錢到哪裡去了呢?盛先生的父母立即報了警。


沒想到的是,調查結果讓盛先生如五雷轟頂,原來,自己的積蓄被11歲的兒子和他13歲的朋友用來打賞主播和遊戲充值了。盛先生被這個消息驚得目瞪口呆,怎麼也不相信自己的兒子會做出這樣的事情,氣得捶胸頓足。看到這則新聞,我的心情十分沉重,替盛先生的40萬捏一把汗,也替他兒子的三觀而著急。


大家都知道,今年情況特殊,孩子們都在家上網課,而且有相當一部分孩子是用手機聽課。這就給了他們可乘之機,平時對手機不能摸不能碰,當下手機卻成了孩子們的專屬品,手機在他們手裡是光明正大理直氣壯。可是問題來了,孩子們拿手機都是在學習嗎?我看未必。大多數孩子是懂事的,也能夠按照學校、老師和家長的要求認真上課,寫作業,一天時間裡確實六個小時以上是需要看著手機屏幕的。

家長們一邊擔心孩子的視力受影響,一邊又害怕手機不到位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把手機完全交給孩子又不放心,誰知道他們天天抱著手機幹什麼,是真正在學習還是在藉機玩遊戲?做家長真是左右為難,不知道該怎麼管理手機為好。

孩子對手機有了自主權,一切就都不一樣了。當一個11歲的孩子拿著手機的時候,他有可能在聽課時間受不了遊戲的誘惑,“逃課”玩遊戲看網紅直播,畢竟老師直播的教學內容和網紅直播的搞笑內容有太大的差別,顯然網紅主播更輕鬆更有吸引力。


另外,由於家長需要忙工作,不可能時時刻刻看管手機,恰到好處地卡著時間點給孩子提供手機或者收回手機。在聽課前後,聽課的間隙,也都是有一些空餘時間的,熊孩子只要有了玩遊戲的心,恐怕外因就很難阻擋了。

事情發生後大家第一反應一定是譴責這個孩子膽大包天,三觀不正,不務正業,不知道心疼父母,竟敢把家裡的賣房錢花個精光,40萬全打了水漂。從另一個角度講,盛先生自己有沒有責任呢?當然有!手機支付是要輸密碼的,如果盛先生本人沒有告訴孩子密碼,他也不會那麼順利地把卡上的錢都花光吧?或者,家長對孩子的學習嚴格監管,如果需要上班就幾個人輪流看守,排班“上崗”,我想這樣孩子也沒有多大機會整日玩遊戲打賞主播,那麼卡里的錢也不會不翼而飛。


事情發生後,心急如焚的盛先生和遊戲平臺取得了聯繫,想退回錢款,可是多數平臺並不認賬,只有一家平臺表示要進行調查。想想都後怕,如果最後這筆錢追不回來,那麼這個11歲的男孩在假期裡生生把家裡的賣房款40萬元敗了個精光,真真是坑爹啊,讓盛先生一家人如何是好?


家長疏於管理,孩子無法無天,荒唐行為釀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損失,讓人深感遺憾。大家都說說,在孩子們都需要上網課的時刻,該如何處理好網課和網癮這個問題?


小Z老師扎馬尾


這是父母監督管教不嚴加上孩子沉迷遊戲導致的雙重後果。

首先,在家上網課,那麼父母理應盡到監督責任。因為孩子的學習教育不僅僅只是屬於學校老師的職責,學習教育中的家庭教育,也是父母不能推脫掉的。當今孩子的學業教育,比以往更需要家長的配合參與。


從孩子輕易就能玩遊戲花掉數十萬鉅款的事實來看,父母日常對於孩子的管教是非常寬鬆,甚至疏忽大意的。或許父母在外生意忙沒有時間投入到孩子教育當中,又或者父母是覺得孩子說幾句就會聽,沒有了解孩子會拿手機都在幹什麼。當今社會,風氣不同以往,三歲小孩都能沉迷手機,何況一個11歲的小孩呢?父母沒有對孩子上網課等學習事情做出有效監督,生活中也放任孩子玩遊戲,這就導致孩子對於父母的管教基本都是應付式的反應。假如,有其他嚴厲手段對孩子使用手機進行監督管理,對孩子有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引導,那麼孩子恐怕不敢如此放肆。


沉迷遊戲是小孩花掉數十萬鉅款的直接原因。由於遊戲廠商宣傳上的大行其道以及當今學生群體遊戲成風的社會氛圍,手機、電子產品等產品正日益佔據學生大量的日常時間,同時遊戲廠商在防沉迷、交易信息驗證等手段做得並不嚴格,甚至可以出現隨意百度一個身份證信息就可以通過防沉迷系統,形同虛設,其初衷無法有效執行。同時遊戲中部分敏感內容,也是吸引孩子的重要原因。孩子在遊戲中打打殺殺,體驗樂趣,本無可非議。但過度沉迷於遊戲,對孩子構建正確的價值取向和觀念,將有很大影響。因此雖然玩的是遊戲,但無論是父母還是遊戲廠商,對孩子沉迷遊戲造成的直接危害都沒有嚴格有效的監督手段。因此花掉幾十萬就不足為奇。


當今一大批遊戲已經成為學生群體日常娛樂方式。但有一句話不該忘記,少年強則中國強。學習教育階段,更應該奮發圖強,無數的孩子玩遊戲取得一時之快,卻帶不來一生之快。時間付出了,但該學的知識卻沒學到。多少本該學習的青春,都成了日後無數聲的嘆息。


靜聽竹林風


11歲男孩在上網課期間玩遊戲花光40萬賣房款,這一新聞事件,給我們家長敲響了警鐘。

最近疫情時期,孩子們都宅在家裡,休閒娛樂的方式相對單一,而上網課,無形中增加了孩子玩電子產品的時間。

網絡的世界很精彩,網課和網癮也有本質的差別,對於未成年孩子來說,如何區分,如何管好自己不上網成癮,如何不落入網絡消費陷阱,是一個大考驗。

那麼,未成年孩子玩遊戲花銷上萬,甚至幾十萬(40萬),這個責任到底在誰呢?

當然,家長難辭其咎,未成年人的錯,很多都是家長教育不當造成的。所以,家長一定要把支付密碼等關聯帳號守好了,把孩子監督到位了,提醒再提醒,網上不能亂點,支付一定要通過大人。

可是,即便這樣,也是會有擔憂,因為防不勝防,誰能防住孩子那個好奇的心呢?誰又能防住某些無良遊戲,默認給你開通了什麼免密支付,然後神不知鬼不覺地就產生消費了呢?

律師開出了一顆定心丸:未成年人未獲監護人追認的充值、打賞行為均無效。

要家長追認,否則視作無效,這一條挺好的,然而,一旦支付了,後續追款也會很麻煩,11歲男孩家的這40萬,能不能如數追回,猶未可知。所以,還是希望規範遊戲市場。

通過遊戲娛樂放鬆一下,無可厚非,但現在各種遊戲各種版本各種玩法真的有點多啊,你覺得呢?

關注@天天陪伴 ,每天分享家庭教育相關知識,陪伴孩子,天天向上!


天天陪伴


打賞主播40萬,這錢能要回來嗎?

今天同事們還在閒談這件事,有的說這孩子膽大,有的說父母平時的教育太懈怠,最熱門的討論是,這孩子屬於未成年人,打賞主播40萬,這錢能要回來嗎?

宿遷一11歲孩子玩遊戲,打賞主播,竟然花了40萬元之多,而且還是家裡的賣房款,可以說這熊孩子,直接給了主播一套房的首付。

錢能要回來,但很難!

父母欲哭無淚,有好心人提醒,孩子是未成年人,這錢能要回來!

確實有過追回的案例,但是不多,不信大家可以去搜一下,網上同類事件的求助,數不勝數!據數據顯示:未成年人網絡消費退費難,打賞,贈與(刷禮物) 、遊戲充值等,佔比逾90%。很多都早遇到退費難的境遇。

很多專業的律師表示:這方面的的相關條款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尤其是如何證明是未成年人獨立行為,而非家長行為,這個較難取證,想要退款困難重重。

家長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孩子是在未經家長同意的情況下進行的大額消費,才可以向直播平臺討回,但是作為監護人,沒有盡到應有的監護責任,家長也要承擔相應的過錯責任,也就是說,不太可能全額追回。



現在孩子上網課,堂而皇之的使用手機電腦,就是平時也是人不離機,平時真的需要父母提高這方面的防範意識。

有兩件事需要提前做好:

一、你的孩子亂花錢,是因為從小沒教育好

1、從小培養正確的金錢觀

從小讓孩子對金錢有正確的認知,不能只知道花錢買吃的玩兒的,要讓孩子知道錢從哪裡來?如何來?要讓孩子理解,錢對於家庭的每個人來說,是保證生存必需品,而且來之不易,需要付出辛苦和汗水。

2、讓孩子遵守金錢的使用規則

給孩子從小定規矩,讓孩子明白金錢的支配權和使用規則,不能想花就花,想用多少就用多少,特別是孩子花錢,要徵求父母的意見,讓孩子理解什麼是合理使用範疇。父母在孩子的金錢需求上,要理智,敢於拒絕。


3、讓孩子不要攀比虛榮:

讓孩子知道,在他沒有能力賺錢的時候,對物質的需求要剋制,同時要明白父母的金錢並不會給他帶來地位、財富等優越感。智慧、品質、情感這些用金錢無法交換。用錢過度滿足虛榮心很膚淺,會讓人瞧不起,只有自己憑能力賺錢花錢才理直氣壯、心安理得。

4、 讓孩子有理財意識

讓孩子從小明白,積累財富是一種非常良好的美德,無論現在還是將來,無論是自己消費,還是去幫助別人,錢越多越好,錢可以做很多有意義的事,一定要學會自己賺錢。


二、網絡娛樂和學習是雙刃劍,孩子犯錯了,如何提前預防

1、從小就應該讓孩子知道擔當,知道負責任的主觀意識,讓孩子學會自己做主,自己承擔後果,同時也要時刻引導孩子,如何對網絡陌生人的善惡區分,對一些吸引眼球的娛樂,保持警惕的心理。

2、遊戲和娛樂不是唯一的休閒方式,也不是學習疲勞之後放鬆的藉口,所以父母放下手機,給孩子多一些陪伴,無論是消耗精力,還是增進情感,全看父母如何用心對待。總之把孩子全部交給手機,就等於放縱,等於監管失位。

3、不要小瞧了孩子們的智商,網絡時代的最大優點,就是消除了學習的壁壘,孩子們學什麼都快,學什麼都靈,所以要做好技術防護,比如手機支付安全,遊戲賬號密碼,父母身份證頭像和號碼等等重要信息。防止孩子被騙,或禁受不住誘惑,被人矇騙。


陽光語言矯正師


說實話,看到這個問題,我的心裡是一陣驚訝的,有許多疑問。

首先,11歲的男孩為什麼在上網課期間,家長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學習的是什麼,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家長每天應該都會檢查自己孩子的作業,難道沒有發現一絲端倪嗎?

其二,11歲的孩子怎麼會知道家裡銀行的密碼,這個是一個大問題,11歲的孩子基本上都在上小學,家裡的銀行卡的密碼從一些方面來說是不應該給孩子知道的,如果孩子需要自己的銀行卡的話,可以給孩子辦一個屬於他自己的卡,這也是對於孩子的一種自由的展示。

其三,在這個年紀,孩子正處於身體和心裡發展階段,更要注意平時孩子的行為舉止,是不是有的父母覺得自己忙,給孩子錢花花,就行了,熟不知,這個階段對於孩子的世界觀是很重要的。

其四,父母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

其五,孩子雖小,但是也要通過這件事情進行嚴格的教育,讓其明白錢這個玩意是好是壞,自己的學習時間是比遊戲重要還是輕!


我要吃魚


首先找個律師這個錢是可以追回來的為什麼說能追回來看我下面的分析:

1.小孩🧒處在未成年時期,自我分辨能力差,對事物產生的巨大變化不能夠判斷.

2.不論是遊戲平臺,還是直播平臺都有未成年人禁止使用的,但是某一個號碼平常在網上打賞主播,還是刷裝備,就連續幾天號碼瘋狂的買遊戲裝備,給主播打賞一下子還那麼多錢,平臺為什麼沒有提示,玩遊戲人你說看不到,可以接受,但是信息你平臺是不是該提醒一下

出了這件事情,作為家長也該考慮一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你們是怎麼做到的,應該反思一下,不能全怪孩子,沒有下載軟件遊戲,沒有直播平臺,小孩子也不會知道這呀那呀,找律師會追回一部分錢,也會有些損失,家長你也要有個心裡準備

好了,以上就是我個人觀點,希望能幫到你謝謝🙏


玻璃廠小郭


網上授課,是非常時期的權宜之計,因而也會出現一些難以預測的結果。是的,孩子可能不習慣,家長也有可能沒經驗;但11歲的孩子玩遊戲花了四十萬,發生這樣的事這也太離譜、太不可思議了。這裡我們先拋開上網課的是與否,單說這個11歲孩子的家長種種。其一、能讓孩子輕而易舉的摸到家裡的錢,這是家長沒有安全意識;要麼就是這錢是大風颳來的,不用去珍惜。其二、是家長對孩子失察,或則簡直就是放任。四十萬不是個小數目,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花完了的事。這期間,難道孩子沒有一點異常現象,我感覺不可能。孩子投入了這麼大的精力玩遊戲,學習肯定受影響,難道家長就一點不監督孩子的學習嗎?如果重視孩子的學習,稍稍檢查一下,也一定能從中發現一些端倪。其三、家長平時對孩子的教育太欠缺,平時估計沒給孩子灌輸過諸如理財方面的常識,沒有讓孩子懂得“錢”的價值和來源,因而孩子也不會把錢放在眼裡。對他而言,可能花一百元就像撕掉了作業本上的一張紙一樣的沒區別。讓孩子成為一個合格的人才,德、智、體都要發展;尤其是品質方面更不能忽視,這是做人的底線。





耐人尋味th


這個事情因為我經常使用手機也經常去,嗯,網上充值一些遊戲,或者是快手進行一些刷禮物消費。所以我還是有一點發言權的。第1點快手上充值消費,沒有什麼想象中的那麼容易。所以我感覺這個責任呢家長或者是他們這個家庭的責任,佔80%。甚至有可能他爸平時就給遊戲或者是主播打賞充值。要不然的話,怎麼孩子可能這麼順利就把錢轉出去了。再有就是他爸的密碼設置的,一是非常簡單,二是就讓孩子知道了,告訴孩子。這樣的孩子11歲的孩子了,他多少啥也不傻,能啥不知道嗎?40多萬他刷出去,他能不知道這是一筆鉅款嗎?現在這孩子,他也不像以前的孩子那麼傻,現在的11歲孩子大多數時間已經都懂了。今天敢刷家裡40萬,明天就敢搶銀行400萬,所以說這樣的孩子必須嚴加管理,棒下出孝子。甚至可以為民除害,省著以後禍害民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