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宋朝好多歷史人物被抹黑比如潘美、龐昱。其他朝代比較少呢?

此生不悔入中華


一是環境,宋後明、清(不談元朝),文字獄多,所以(劇)作者借古諷今,表達自身的情感

二是戲曲流演影響,甭管有否實事,但歌頌正義,針貶時弊,象講故事樣,怎要有個時間丶地點啊

三是以儒家正統,不僅宋朝,曹操出來不也是白臉嗎?


九口吃天下


宋朝之所以好多歷史人物被抹黑這是因為:

  1. 宋朝得位不正,宋太祖欺負孤兒寡母。當時的小皇帝對趙匡胤很不錯,讓其帶兵掌兵權,結果直接就在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奪了人家的江山。

  2. 宋朝本身在皇位傳承上就有問題,燭影斧聲的。太子都成人了還把皇位傳給了弟弟,與理說不通。

  3. 在宋以前,因為紙張的原因讀書人並不多,書籍也少。到後來,造紙術得到改進,大量的紙張用於書本,讀書人多,書籍也便宜。在宋朝人們的生活很富足,物質上的滿足,還需要精神上的滿足,於是各種調侃就出現了。而小說家也得到了大力發展。


  4. 後來宋被元朝滅亡,出於體現自己的正統,那本朝人民必然要對前朝貶貶,好體現自己的正統

  5. 到了明清,小說大行於世,各種演義,各種傳說,逐漸使得故事飽滿起來。逐漸發展成為我們現在所聽所讀到的故事。


鍋盔餅子


首先,歷史上沒有龐昱,但是龐太師龐籍實有其人。

潘美和龐籍被醜化,主要是因為小說中迫害楊家將和包拯造成的,尤其是潘美,陳家谷一戰,拒絕救援楊業,導致楊業寡不敵眾,被俘餓死。所以後世小說《楊家將》基於對楊家忠君報國、抵抗外辱的同情,而將潘美塑造成了大奸臣——潘仁美。

而其他朝代也不是沒有被醜化了的歷史人物,比較知名的當屬《隋唐演義》(《說唐》)裡的蘇定方以及李道宗、張士貴。小說中的蘇定方與正史相差甚遠。

最早出現蘇定方的文學作品當屬明代羅貫中的《隋唐兩朝志傳》,書中說他隨唐太宗征伐遼東,大戰蓋蘇文,正史中則無記載。

萬曆間,諸聖鄰編著的小說《大唐秦王詞話》中,蘇定方的人物形象豐滿生動了許多,在第十七回中,蘇定方作為竇建德的說客出場,書中做了如下描述:“凜凜威風氣勢昂,熊腰虎背半戎裝,袋中緊扣弓和箭,鞘內深藏寶劍光。”第四十回中,蘇定方因直言犯諫而被夏王竇建德貶斥回鄉。結果虎牢關一戰,蘇定方不幸言中,竇建德戰敗被擒 ,敗陣諸將皆逃往蘇定方處,並認為其“才高識廣”,共推他為領袖。蘇定方不負重託,率眾重整旗鼓,並推舉劉黑闥為漢東王。明都之戰,蘇定方與羅成不分上下(《大唐秦秦王詞話》裡羅成與羅士信是一個人),書中讚道:“棋逢敵手皆留意,將遇英雄各用心。槍飛道道銀蛇走,刀落紛紛雪片侵。交鋒大戰百餘合,二將當場殺手停。”最終蘇定方在淤泥河之戰設計殺死羅成,成為唐王朝最大的對手。在第五十二回“識天時賢母訓子 全孝道義士降唐”中,隨著劉黑闥被誅殺而功敗垂成,秦王欲招降蘇定方,在老母親的訓誨下為盡孝心才決心降唐。可見,此書中的蘇定方是以文武兼備,事母至孝的正面形象示人。值得一提的是,該書中少年英雄羅成隕落於蘇定方之手的情節描寫也被後世演義小說沿用。

自《說唐》以後,蘇定方的形象開始一落千丈,從正面形象變成了反面形象。

《說唐》裡,蘇定方是竇建德的一員大將。在進攻燕山時,蘇定方與羅藝交戰,打鬥中用暗箭射殺了羅藝。竇建德在洛陽城與李世民混戰,蘇定方看見勢頭不好,連夜逃回揚州。之後他又在劉黑闥手下做元帥,劉黑闥進攻唐朝,蘇定方在紫金關外用計把隋唐第七好漢羅成引誘到淤泥河內,將其亂箭射殺。本來兩國相爭,各為其主,但羅家與蘇家仇深似海,恩怨糾葛了幾代人。後來劉黑闥與李世民交戰,李世民因愛才而招降蘇定方,於是蘇定方立即投降,並砍殺了前來支援劉黑闥的上樑王沈法興,李淵便封他為錫國公(說唐後傳為銀國公)。

到了《說唐後傳》(羅通掃北)中,蘇定方則以一個白臉長髯的奸臣面目出現。兩個兒子蘇麟和蘇鳳在京城結成蘇黨,與瓦崗後人組成的秦黨形同水火。羅藝之孫、羅成之子羅通在北伐突厥時得知蘇定方便是自家的仇人,大怒之下命蘇麟往關前討敵,蘇麟兵敗回營被斬首,蘇鳳為哥哥求情反被重責四十鋼棍,自感此地不是安身之處,連夜逃走。對此蘇定方不放羅通進木陽城,讓他衝殺四門,想借敵手殺掉羅通。最後奸計敗露,在逃跑時被捉拿,遭羅通剖腹掏心而亡。蘇鳳逃往番邦,生下了蘇錦蓮和蘇寶同兩姐弟。蘇定方之孫蘇寶同乃青龍星轉世,法力高強,被招為駙馬,蘇錦蓮被國王納為后妃。

此後在《說唐三傳》(薛丁山徵西)裡,蘇寶同成為西涼國大元帥,興兵進犯大唐,為家族報仇雪恨。秦瓊的獨子秦懷玉,尉遲恭兩個兒子尉遲寶林、尉遲寶慶都死在他手上,薛仁貴被打成重傷,羅通也在界牌關盤腸大戰身亡。蘇錦蓮仙傳妙法,有打將神鞭,把薛丁山打致吐血而逃,在追趕途中被陳金定偷襲而死,蘇寶同最後也被小說主角薛丁山等人率兵剿滅。當然,以上小說評書中的故事情節皆為子虛烏有。羅成、羅通、蘇麟、蘇鳳、蘇錦蓮、蘇寶同、秦懷玉、尉遲寶慶、薛丁山、陳金定等人純屬小說創作中的虛構角色,古代並無其人。

《說唐》之後還衍生出了眾多相關評書,如《興唐傳》,除北平王羅藝和隋唐第七傑羅成被蘇定方所害外,隋唐第六傑伍天錫在揚州會比武的時候也死於他的冷箭之下,但在興唐後傳裡還是以羅通報仇殺死蘇定方而告終。評書《隋唐演義》有多個版本,也是說書人根據《說唐》等小說改編而成,並多次拍成電視劇,因而流傳甚廣。

同樣,李道宗、張士貴也是在小說中塑造成了陰謀陷害薛家,而無所不用其毒的反面形象。

而有被醜化的,就有被漂白的,這方面當屬羅藝。羅藝是隋末唐初的一個割據軍閥,生性兇暴狡黠,剛愎固執,不講仁義,但他勇於攻戰,善射。隋末任虎賁郎將,駐守涿郡。619年歸唐後,賜其姓李,初封燕公,後晉封燕郡王,助唐擊敗劉黑闥,統領天節軍,鎮守涇州。唐太宗登基後,進封開府儀同三司,位比三公。貞觀元年,率軍反唐,進據豳州,後被擊敗,逃往甘肅烏氏,為其部下所殺。而且羅藝與秦瓊也沒有親屬關係,歷史上更沒有羅成這個人。

說白了,文人一支筆,說盡天下事。世俗所決定,黑白有定論。

我是張雲飛,感謝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