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16歲讀上博士,強迫著爸媽在北京買房的孩子,如今怎麼樣了

擁有一個非常聰明的寶寶是什麼感受,這件事我麼體驗過,但我猜應該是很激動加上很自豪的。

誰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聰明,不要求像神童一樣在,最起碼學習成績可以在班級的中上游。

家長對孩子有要求,孩子也同樣可以對自己的家長有要求,這樣的孩子會被扣上叛逆和不孝順的帽子。

案例

神童是大家都比較好奇的人群,他們腦中的想法似乎與常人不同,張炘煬就是這樣一位小朋友,在兩歲的時候就已經學會了上千個詞彙。

說起張炘煬可能有些人不太瞭解,但如果我告訴你他是逼著自己的爸媽,在北京買房子的神童,你是不是會有些印象呢?

那位16歲讀上博士,強迫著爸媽在北京買房的孩子,如今怎麼樣了


張炘煬是一名公認的神童,用了僅僅兩年的時間,就讀完了小學六年的課程,上了初中後,更是連跳,初三沒念完,直接讀了高中

參加高考的時候,張炘煬還沒有身份證,高考成績更是比所在地的二本高出50分,張炘煬在接受採訪時,經常或說一些讓成年人都比較驚訝的話。

那位16歲讀上博士,強迫著爸媽在北京買房的孩子,如今怎麼樣了


張炘煬在13歲開始就讀研究生,在研究生畢業準備答辯的時候,張炘煬對父母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那就是在北京買一套房子,否則他就不再讀書。

分析

此話一出,立刻在網上炸了鍋,網友們紛紛指出這孩子不懂事,想強迫自己的爸媽,在北京買一套房。無論什麼時候,出於什麼原因,這對於普通家庭來說都有壓力。

“我就說這孩子不能成材,讀了半天的書,結果是嫌棄自己的家貧,即使是神童,也要有最基本的孝順之心吧。”

這樣的言論鋪天蓋地,張炘煬卻沒有當回事,在他16歲的時候,成功讀博,但是

逼著自己的爸媽買房這件事,熱度不減,每次張炘煬都要被罵。

那位16歲讀上博士,強迫著爸媽在北京買房的孩子,如今怎麼樣了


直到北京的房價開始飆升

,網上開始出現另一種言論。“神童就是神童,有眼光,如果他的爸媽在幾年前借錢買房子,現在真的可以衣食無憂了。”

善變是人類的本能,機會錯過了就沒有了,在張炘煬16歲的時候,已經成功讀上了博士,現在的他已經很少在媒體面前露面,也很少有驚人的話語。

那位16歲讀上博士,強迫著爸媽在北京買房的孩子,如今怎麼樣了


現在的他,開始慢慢變得沉重,被記者問到未來規劃時,只是淡淡的說到深造。在張炘煬看來,慢慢長大的過程是自己不挺磨鍊的過程,未來依舊可期。

神童也是孩子,保留著自己的童心

現在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被別人說成是神童,甚至有些家長向媒體借勢,大力宣傳自己的孩子是神童,最後卻被無情的拆穿。

其實孩子們的思想很簡單,在該玩的年紀,大家都想要快樂,如果因為家長的一己私慾,成天悶在教室裡,他是成不了神童的。

那位16歲讀上博士,強迫著爸媽在北京買房的孩子,如今怎麼樣了


張炘煬的父親,對孩子的教育,並不是抓成績,張炘煬和父親在學習成績和考試的問題上達成一致,他們認為學習的東西會用就行,成績只是檢驗結果。

張炘煬的父親表示,孩子自己對知識的渴求是最好的催化劑,真正想學習的孩子,根本用不到父母的督促,孩子會自己安排好時間。

作為神童的張炘煬,並不是每天都在學習,他會像普通孩子一樣看電視,喜歡玩玩具,當父親提到在高考前一個月不要看電視時,張炘煬還有些不情願。

最後在衝刺前一個半月,他主動放棄了看電視,開始衝刺,神童並沒有比普通孩子聰明多少,他們更多的是自律與對知識的渴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