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邊境爭端的原因--英國的世紀陰謀"麥克馬洪線"

中印邊境戰爭閃電般結束

中華人民共和國剛剛成立的第十三年即1962年十月、還在被自然災害所困的中國人民被迫在我國西藏地區的中印邊境地區與印度發生了一場不大不小的戰爭。結果印軍慘敗、中國軍隊殲滅印軍3個旅,打殘印軍3個旅,另殲滅印軍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斃傷印軍第62旅旅長霍希爾·辛格准將以下4885人,俘印軍第7旅旅長季·普·達爾維准將以下3968人。

印度總理尼赫魯緊急向美國求援、並開始在印度國內大規模徵兵。然而就在印度人心惶惶想著怎麼應對中國軍隊的時候、中國中央政府11月突然宣佈撤軍、並把所有部隊撤回到1959年中印軍事摩擦線以北20裡、同時歸還印度在此次被俘的所有士兵軍官、及軍事裝備。中國盡力爭取和平發展的態度非常明顯、也體現了一個大國應有 的格局和責任。

中印邊境爭端的原因--英國的世紀陰謀

戰爭本可以避免然而印度過分自信

其實早在事件升級之前、中國中央政府一再通過外交和媒體向印度政府表達了中國中央政府對於中印西藏地區邊境問題建議以及原則、並闡述了自己的立場和底線、例如堅持現有控制邊境不變、堅持不承認清朝時期所謂的“麥克馬洪線‘民國所謂的間接默許緬甸段與印度段不能混淆、堅持和平五項原則、周恩來總理與印度總理尼赫魯在通話中也一再強調中國中央政府對於中印邊境問題的底線和原則、印度表示高度贊同。

然而印軍自認為新中國剛剛成立、有遇到自然災害國力虛弱、所以在1951--1959其間以“麥克馬洪線”以南為印度領土為由為不斷向中國領土蠶食、1959之後更是直接越過”麥克馬洪線“這一本來就不存在的國界線、深入中國西藏地區、1962年10月一忍再忍的中國中央政府終於決定對印度發動自衛反擊戰、僅僅開戰一個月中國軍隊就徹底擊敗了印軍、此時中國政府審時度勢宣佈單方面停火、被打殘的印度軍隊不敢在戰、印度政府被迫同意停戰。

那麼為什麼印度政府死死咬住“麥克馬洪線”不放呢?他到底是怎樣產生的那?

舊說法:是1914年西姆拉會議後個階段由英方代表威廉·亨利·麥克馬洪(Sir Henry McMahon)命名的,其依據英國探險家為英屬印度測量時劃的一條位於英屬印度和中國的邊界,表示單方面的侵佔慾望。英國政府遲遲未敢公佈,1936年非法的麥線才開始出現在英屬印度地圖上,直到1954年一直註明是“未標定界”。藏南地區段:1913年提出的,侵佔9萬平方公里的藏南(包括門隅、珞隅和察隅)。噶廈地方政府和歷屆中國中央政府都沒承認過。緬甸段(後來大體重疊於1941年線):主要涉及江心坡、野人山地區。歷代政府沒承認1914年麥線緬甸段。大體重疊於1941年交換線:1941年民國政府用換文形式被迫同意英國提出的中緬界線,是抗日戰爭中期中國危險高峰期被迫換取英國支持(不阻擾)抗日的產物(英國發出封閉中國戰時生命線滇緬公路的卑鄙威脅),1960年《中緬邊界協定》承認中國臺灣地區的該劃界。不能混淆麥線緬甸段與1941年線的性質差別:一個是搶,一個是換利益。印度混同麥線緬甸段與中緬界1941年線,欲參照藏南段。

按照印度人引用英國人的說法1914年由英方代表威廉·亨利·麥克馬洪與中方代表陳貽範及西藏地方代表在西姆拉會議共同承認了“麥克馬洪線”的存在及合法性、而1941年國民政府默許的中緬洪線也因適用於中印洪線地區、上面我們已經說到雖然英國趁火打劫逼迫國民政府承認中緬邊界洪線但並沒有正式出具書面文件、也未曾承認“麥克馬洪線”存在、更別說合法性。

印度本身所依仗的“麥克馬洪線”合法性就不存在。


中印邊境爭端的原因--英國的世紀陰謀

新的證據表明“麥克馬洪線”並不存在

新發現:麥克馬洪線是1935年起偽造的:1914年西姆拉會議上,根本不存在什麼“麥克馬洪線”。 麥線的降生是1936年首次公開提及此詞,由一批英國和英屬印度政府官員採用編造歷史、銷燬證據、出版偽書等不光彩手段偽造出來的,1938年偽裝成舊書,孰料仍有兩冊真書劫後餘生,真相昭然。

中印邊境爭端的原因--英國的世紀陰謀

根據後來新找到的一些證據、證明當時中國代表陳貽範並沒有在所謂的西姆拉會議上簽字、僅僅只是圖畫、商定必須由中國政府予以承認並授權才會有效、結果當時的國民政府堅決反對、後來他們想誘導與西藏地方政府單獨籤一個偽協議被西藏地方政府識破後未能成功。

20年後即使主導此次會議的麥克馬洪本人都對這一根本不存在的線悔莫如忌、然而一些英國政客卻偽造證據、銷燬歷史資料編造了所謂的“麥克馬洪線”1941年中日戰爭中更是趁火打劫威脅滇緬公路逼迫國民政府承認中緬邊境的所謂“麥克馬洪線”。

新中國成立以後對於國民政府時期中緬邊境發表過聯合聲明、中緬邊境洪線與印度洪線區別對待並對中印邊境洪線不予承認。

然而印度政府依照並不存在的條約、趁新中國剛剛成立無暇顧忌西藏中印邊境為條件、一次次侵入我國西藏地區、並提出了大量領土要求、中國政府本著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一再忍讓、然而卻被印度看做軟弱、最終我們不得不發起對印自衛反擊戰。

結尾

現在我們根據新的歷史證據證明了所謂的“麥克馬洪線”根本就是一場英國人為了一己私利自導自演的陰謀、是根本不存在的條約、那麼印度所謂依仗的“麥克馬洪線”就是假的也是沒有根據的。

1962年11月中國中央政府單反面停止戰爭、同時向1959年雙方實際控制線在退後20裡、軍隊停止接觸、既體現了我們大國愛好和平和維護地區安全的責任與義務、也表面的我們對於新中國和平共處五相原則最好的詮釋。

中印邊界現狀

中印邊境目前有爭議地區總面積為12.5萬平方公里,其中東段約6.7萬平方公里,中段約2000平方公里,西段約3.35萬平方公里。

中印邊境的東段實控線大致和“麥克馬洪線”差不多,印度多年前就在這段印方實控區設立了“阿魯納恰爾邦”,並且陸續向該地區遷入了70多萬人。 中國不承認該邦合法性。

相比起來,中印邊境中段的問題最少,中印雙方几年前就交換了實控區地圖,不過中段依舊屬於爭議地區。

西段邊境從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南端和中國西藏阿里地區的交界處直到喀喇崑崙山口,主要是中國控制下的阿克賽欽地區,邊界線長約600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