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微信支付為什麼在臺灣不流行?

分析:微信支付為什麼在臺灣不流行?

WeChat 在非中國大陸地區將不可見

微信在中國大陸的主導地位與其他地方的低調形成鮮明對比。在微信可能成功的所有市場中,與中國大陸有許多文化相似之處的臺灣或許是最明顯的。中國大陸的古裝劇以其高製作價值而聞名,是臺灣電視的主要節目。在智能手機品牌中,繼蘋果和三星之後,Oppo、小米和華為最受臺灣消費者歡迎。在電子商務領域,淘寶為自己開闢了一個與臺灣年輕人特別是女性打交道的利基市場。

然而,在信息應用程序中,微信的足跡比日本的Line和Facebook Messenger要小。臺灣的Line活躍用戶幾乎相當於臺灣2300萬人口,微信約有600萬。因為大多數臺灣人手機上沒有微信,所以他們不使用其數字錢包。例外的是那些經常到大陸出差或在大陸工作的臺灣人。

臺灣的商家越來越多地接受微信支付,但他們迎合了大陸游客的需求。內地遊客經常光顧的百貨公司、獨立奢侈品零售商、餐廳和其他商店接受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支付。

誠然,對數據隱私的擔憂阻礙了微信在臺灣的發展。在臺灣人中,平臺上用戶數據的安全性存在不確定性,比Line、Facebook Messenger或其他應用程序的安全性更大。

然而,這並不是微信支付在臺灣用戶接受率低的主要原因。相反,微信平臺是為中國大陸用戶量身定做的。其他市場的本地化非常有限。考慮到臺灣人對Line和Facebook的喜愛,微信如果希望與之競爭,就不能坐以待斃。

此外,自2019年初以來,中國銀行賬戶被要求接受進入微信錢包的資金進行實名驗證。對於大多數臺灣人——實際上,除了中國大陸以外的任何地方的消費者——來說,這都是不可能的

在這項實名制政策被修改之前,中國大陸以外的人使用微信支付並不容易。相比之下,Line支付雖然總部設在日本,但從未要求用戶的數字在線錢包上必須有一個日本銀行賬戶。在臺灣,一個與在線支付電子錢包綁定的臺灣銀行賬戶就足夠了。

微信在臺灣的經歷值得警惕。這家公司當然可以在其龐大的國內市場獨善其身,但它已經表達了全球雄心。數據隱私將是許多市場關注的問題——這是微信必須解決的問題。同時,公司必須開發與非中國銀行賬戶兼容的本地化平臺。

如果沒有更積極的國際戰略,微信支付將難以吸引中國大陸核心基地以外的用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