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罈豬油》:藝術的綠寶石從生活中脫穎而出

《一罈豬油》:藝術的綠寶石從生活中脫穎而出


遲子建小說《一罈豬油》讀後,頭腦裡像過電影一般,無論是寫作手法,文章佈局,還是語言運用上,都讓人眼前一亮,感覺值得閱讀和學習。

《一罈豬油》:藝術的綠寶石從生活中脫穎而出


“一罈豬油”故事脈路清晰,通俗易懂,耐人尋味。從一罈豬油的來歷講起,到罈子意外打碎,核心人物依次出現,看似已經和豬油沒有關係的事情,卻原來牽扯著罈子裡藏著的連主人都不知道的秘密,一罈豬油的靈魂在於那顆綠寶石戒指,戒指又串起幾個人的命運。作者畫出一條完美的弧線,終點最後又歸於起點,重合在一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如一個夢醒來,一個迷猜出,答案就在讀者的心裡跳出來,合上書,人還在故事裡,仰望那高於生活之上的綠寶石閃著光——

《一罈豬油》:藝術的綠寶石從生活中脫穎而出


作者看似樸素平實的語言外表之下,隱藏著一顆熱愛生活的心,從女性角度深刻剖析和洞察到生活細微之處的點點滴滴,讓我們從烏雲壓境的大環境大背景之下,感覺到細微卻鮮活的澎湃跳動的生命的不屈不俗不卑不亢。人性的卑微和生活的不易,不用刻意表現,就在字裡行間上演著愛恨悲歡的一幕又一幕,演繹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精彩故事和生動人物,彷彿他們一個個從你的面前走過,完成他們的使命。讓你相信他們的作用就是為了帶給你一些啟示,他們必須倒下你才能明白,這就是歷史,這就是現實,這就是生活。讀罷可以掩卷深思的才是好文章,能給人以啟迪的必是好教材,這篇絕佳,為之傾倒!

《一罈豬油》:藝術的綠寶石從生活中脫穎而出


從線索上,我看到兩條線。先是一條明線,在讀者眼裡建立,明處著手,看似只是表層,卻在為暗線打掩護。於看似實際的踏踏實實的土地上,景物中,都有隱設。語言平實詼諧,引人入勝,就像我們一直走路到黃昏是實事,很在意看路,天上風雲變幻是虛事,不怎麼在意;可是走著走著,劇情反轉,到了虛實之間,腳下的路又有點看不清了,不覺天上的星星月亮就出現了,這就是暗藏的那條線,隱身的人要跳出來說話了。一條暗線,很快在讀者心上明晰起來。暗線猶如一條草蛇,逆行往回述說,牽引著你如探案、如尋寶、如走迷宮,不自覺的就跟了走,好奇心就被調動起來,一刻不能停下地走。暗寫的是隱情,人物心思和心理,各人的心事不一,想法不同,俱藏匿在豐厚夯實的外表之下。只有揭開這一層,才能品味到它的真正的味道。果肉是酸是澀,是苦是甜,也就不攻自破,轉化成悲憫向善傷心歡喜等等各種情懷,人生苦短人生百態,現形於眼前心上。兩條線也合二為一,完美對接,作者的格調格局顯而易見,讀者的內心得到圓滿答案。謎面精彩,謎底動人。

《一罈豬油》:藝術的綠寶石從生活中脫穎而出


從寫作手法上,我看到了獨到與特別,全文由淺入深,環環相扣,代入感很強。這和語言率真樸實是分不開的,沒有華麗的辭藻,卻恰到好處,童言無忌所以寫童言,村人俗語接地氣所以寫俗語。既有親和力又有群眾眼緣,每一件小事都有板有眼,一本正經,以小見大,相得益彰。鋪襯設置非常細心巧妙,如同編織鳥織巢一樣,虛實相交,經緯有度,橫豎均衡,精美而別緻,令人感慨。再有,就是大膽,誇張,想象力豐富,取“無巧不成書”之意境,故事點到要穴,由前面黎明前的黑暗、山雨欲來的天青色、水墨山水的黑白,素語素顏素行,誤以為是一個平常的小故事,到後來綻放成“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壯觀,內心和思想一下子豐盈起來,頓時,色彩分明,雲開日出,彩霞滿天,綺麗無比!掩卷而內心猶不平。

《一罈豬油》:藝術的綠寶石從生活中脫穎而出


一個朋友說過這樣一段話:“人性如水,只能疏導和釋放。而文學、電影這些藝術形式,就是疏導和釋放的最好通道。”此刻,讀完這篇小說,我從這個通道走過,作者和讀者達到共鳴。那麼,這篇文章是成功的,彼此都給了自己的心一個交代。安意如《世有桃花》中所言:“此時我分明感覺到,文字有著放生的作用。一個被困多時的意念得到新的詮釋,一如重獲新生。”《一罈豬油》達到了這樣一個意境,自我放生,讀者從這裡領悟了內涵,也是自我救贖,殊途同歸,給內心一個明白的交代,靈魂上升到鳳凰涅槃,羽化成仙,即是人間的圓滿!

在此,感謝我的老師推薦閱讀遲子建這部短篇小說,讓我有幸欣賞到作者精心雕琢且光芒四射的綠寶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