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娃吃飯就像“打仗”?孩子不愛吃飯,科學的方法瞭解一下

愛吃飯的孩子都是相似的,不愛吃飯的孩子,卻各有各的不吃法。

比如,孩子挑食嚴重,只吃肉不吃菜,影響身體發育;

比如從網上學習了各種花樣百出的輔食做法,孩子卻根本不感興趣;

比如,孩子吃飯總要追著喂,會吃但不肯自己吃;

……

喂娃吃飯就像“打仗”?孩子不愛吃飯,科學的方法瞭解一下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很多家長哄也哄過,罵也罵過,最後還是不見效果,最後只好使出必殺技——強喂。

但是,這樣做不僅沒有好處,反而有可能給寶寶造成傷害:長時間被餵飯的孩子他們自己吃東西比較困難,加重腸胃的負擔;不僅如此,相比於其他同齡人,手部協調能力也較差。

孩子是真的不喜歡吃飯嗎?不愛吃飯的背後,都有什麼深層原因呢?

寶寶不喜歡吃飯?別鬧了,吃飯是人的天性。

科學表明,尋找食物是動物的本能。

嬰兒剛出生就會用“哭”來表示飢餓。隨著寶寶的生長髮育,到了一歲左右,飲食量不斷增加,對各類食物的適應能力也逐漸增強,咀嚼功能逐步建立,這時候寶寶就開始有了自主進食的渴望。

而導致寶寶不愛吃飯的最大原因,很有可能就出在媽媽餵養方式的問題上。

就比如我們前面說的強喂,又或是剝奪了孩子吃飯的自主性。

喂娃吃飯就像“打仗”?孩子不愛吃飯,科學的方法瞭解一下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培養寶寶自主進食的習慣

就像我們前面說的,很多時候,在吃飯這件事上,孩子有沒有足夠多的自主性。

一般來說,寶寶到8個月大的時候就會進入進食敏感期,喜歡用手去抓食物,還喜歡搶大人的餐具。寶寶的這種行為就標誌著孩子進入了進食敏感期,只要抓住這個時期就很容易培養孩子的自主進食習慣。

但事實上呢?很多家長卻忽視孩子的進食敏感期。

在寶寶有了很強烈的自主進食的意識,並且具備了自己吃飯的能力時候,媽媽們因為寶寶吃飯時的髒亂差,嫌棄寶寶吃飯太慢,擔心飯菜冷掉……把他們手中的餐具收繳,然後又開始了餵飯行為。

喂娃吃飯就像“打仗”?孩子不愛吃飯,科學的方法瞭解一下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表面看起來,是家長追著寶寶餵飯,辛苦不說,還特別的折磨人,但其實,這種辛苦都是家長圖省事的“懶惰”餵養方式。

為了節省自己等寶寶吃飯的時間,為了節省打掃“戰場”的時間,家長不給孩子自己探索食物和學會自主進食的機會,造成的結果就是花更多的時間追著餵飯,簡直是得不償失啊。

所以,爸爸媽媽們大可放開手,寧願孩子自己吃,哪怕吃得髒一點也沒關係。

培養自主進食的小吃貨,媽媽要這樣做

除了給孩子更多的自主性之外,想要培養一個小吃貨寶寶,麻麻們不妨這樣做:

保證飲食均衡營養

雖然孩子是自己的嘗試吃,可是她手中、餐盤上有什麼,是大人給的哦,只要家長在恰當的時間提供有營養的、豐富的、合適健康的食物,不逼迫孩子吃特定的食物,那麼孩子的飲食在幾天之內就能達到平衡。

喂娃吃飯就像“打仗”?孩子不愛吃飯,科學的方法瞭解一下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降低期望值

千萬不要試圖讓孩子吃光你準備的食物,也不要太過期望寶寶可以安安靜靜坐著,大口大口吃飯。

但是大多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因為受限於寶寶的能力,吃輔食的時候灑在地上啦、桌子上啦、弄在衣服上啦,完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兒了!

建立吃飯的儀式感

是的,吃飯,也應該是件充滿儀式感的事情呦!

所以,我們可以給寶寶形成與“吃飯”相關的就餐儀式:把玩具收好→先洗手→穿上圍嘴→坐固定餐椅。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從給孩子添加輔食開始,就要讓寶寶學會在餐椅裡進食的習慣。

這麼做不僅可以培養寶寶自主進食的習慣,還能讓寶寶意識到坐進椅子裡就說明到了吃飯的時間,讓寶寶分清楚娛樂和吃飯的時間。

喂娃吃飯就像“打仗”?孩子不愛吃飯,科學的方法瞭解一下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營造良好的用餐氛圍

孩子容易受氣氛影響,如果氣氛過於緊張自然無法輕鬆地好好吃飯。如果是在安靜、舒適的環境中,寶寶更能把注意力放到食物上,當然用一些色彩豐富的餐具更能加分。

吃飯的時候,媽媽不要在餐桌上數落寶寶的劣跡,也不要說任何不高興的事情,可以講一些高興的事情,以改善大家用餐的心情。

引導孩子自主進食並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中可能會有很多的困難和煩躁。但是,一旦孩子學會做自己吃飯,養成了良好的進食習慣,將是他一生都受益的事情。所以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多一點耐心和信心,等寶寶養成這個習慣後,寶寶吃飯難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啦!

喂娃吃飯就像“打仗”?孩子不愛吃飯,科學的方法瞭解一下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