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相親中,最不值錢的就是獨立人格


沒房沒車,所以找不到對象?


中國式相親中,最不值錢的就是獨立人格

一位35歲左右的男性朋友曾經跟我說過:“每次跟女性聊得好好的,一聽說我沒房沒車,馬上就沒下文了。”還有不止一位30出頭的男性朋友也表達過類似的觀點:“沒房沒車,根本找不到對象。”“女朋友要求我,如果想結婚,必須買房。”

這在我這個“不食人間煙火”的人聽來還是有點不可思議,這些女生怎麼這麼理所當然地認為就該男人買房買車呢?大概因為我身邊的女性朋友沒有一個要求男人必須買房買車,甚至還有姑娘說:“我買了房,以後遇見喜歡的男人,就可以向他求婚了。”

但我身邊這些獨立自主,自己創業/搞創作,或者讀了博士的女孩子,也並非一般經濟適用男首選的結婚對象,哪怕她們本人是很有魅力,能吸引不少異性的。

觀察一下身邊的情況,不難發現,學歷、收入、事業方面條件較好的女性,在擇偶市場上PK不過年輕、工作穩定的女性——在“能hold住”之前,漂亮都是其次。

譬如在“北清緣”這個為精英人士打造的交友平臺中,男性“各行業中層或者年薪30萬+、經濟基礎較好”,對應的女性是“顏值高、工作穩定、家境較好”。可見不管是精英男性還是“經濟適用男”,相親男的擇偶標準都是類似的。男人的每一項能力都是他的優勢,女人的優勢來自於“命好”和“畢業後放棄變得更優秀”。

再觀察一下廣大青年朋友的擇偶標準,你會發現,有房有車,還是大部分女性對於未來丈夫的要求,尤其是有房。

要房要車的背後,是中國女性生存與發展的困境


中國式相親中,最不值錢的就是獨立人格

房子是中國人的安全感之所在。在疫情來襲之際,一些租客被小區拒之門外,更讓年輕人意識到買房的重要性。對於沒信心靠股票、基金、投資等方式致富的普通老百姓來說,買房還是對抗通脹最有效的方法,也是結婚生子的剛需。

五年前,當我父母到北京看房的時候,房產中介說了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我幹房產中介六年了,你們是我帶(成交)的第三個父母為女兒買房的。這樣看來,雖然我周圍的女性很多都在家裡的支持下買房了,但支持女兒買房的父母放在整個大環境中(哪怕是北京),並不多見。

還有的群友表示她父母就是不願意支持她買房,不是沒有錢,而是覺得沒有必要給女兒買房,反正女兒遲早要結婚的。

不得不承認,如今的85後、90後想完全靠自己的積蓄在一線城市購房實在太難了,如果沒有家庭的支持,可能得35以後才能獨立購房,女性還會擔心如果結婚又離婚,自己就失去了購首套房的資格,而二套房要付70%的首付。

太多中國家庭不支持女兒買房,才導致女性要求男性有房。誠然,不是每個家庭都有能力支持孩子買房,女性也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過上更好的生活,但根源在於父母對於女兒的態度。如果家庭不支持女性追求事業,建議(或者逼迫)女兒留在收入穩定但工資不高的崗位,那麼她更是除了找個有房的男人結婚之外,沒有太多人生的轉機——過了一定年齡,想要跳槽還要面臨就業上的性別歧視。更糟糕的是,很多家庭甚至不願意投資女兒的教育,只希望她早點嫁了。

在男權社會中,如果缺了家庭的支持,一個女性只有極度努力,用十二分的力氣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才能獲得和同階層男性同等的機會。而追求安逸是人的本性,大多數人還是會選擇走一條更容易的道路,對於女性而言,這條路就是“門當戶對”,或者“提高自身階層”的婚姻。

“有房有車”的擇偶要求背後,是中國女性生存、發展權的缺失。 根據《2020全球性別差距報告》,中國的男女平等指數排在100名以後——在153個國家中位列106。安全感的缺失,導致更多女性想尋找一個經濟條件好的男性。


中國式相親中,最不值錢的就是獨立人格

“男性魅力”的迷思

曾不止一個男同胞提到過,他們認為自己缺乏男性魅力。當我問起一個朋友,“男性魅力”是什麼時,他說是主動、強勢,“女人還是喜歡強勢的男生”。

我說不一定啊,我就不喜歡強勢到自以為是的男生。他說:因為你是知識分子。

首先要承認,喜歡比自己強的男生,確實是亞洲女性比較普遍的一種心態:希望男人主動,男人引領,男人買單。這也是因為很多男性希望女性溫柔可愛、小鳥依人,仰望自己。

油管上有個叫小雷的美國女生,中文講得很好。她談過自己的擇偶標準,有一點讓我印象深刻:

我也交往過中國男人,之所以最後沒有在一起,更多時候是價值觀的衝突。作為一個美國女性,我們認為自己是有權利的。

只有當女性認為自己有權利,能夠去實現自己的權利,能實現自己結婚生子之外的人生追求時,才不會只想找比自己條件好的男人。

而中國人對於“成功男性”的評價體系非常單一。彷彿他必須收入高,事業有成,有房有車,才算是成功。“強勢”或許代表了一種行動力,容易被人們認為是成功男性的特質,然而在我看來,它絕對不是男性魅力的核心。

在我看來,一個人魅力主要來自其獨立的人格、清醒的頭腦、寬廣的胸懷、理解能力、同理心和豁達的人生態度,與性別無關。只是放在男性身上,有些品質更難得,譬如謙遜、溫和(不偏激、不狹隘)、尊重女性、善於傾聽等等。

相親的條件裡是不會寫這些的,因為它是一種高度的標籤化,或者說物化。如果說一位女士對男性的核心要求是工作好,收入高,有房有車,一位男士對女性的核心要求是年輕、工作穩定、賢惠孝順(生育能力強、聽話、持家),那麼很明顯,他們對於獨立人格是不太看重的,他們希望找的伴侶,首先要滿足“工具性”。

中國式相親中,最不值錢的就是獨立人格

還有很多相親是由父母替子女代勞

有人說性格較為溫和,個人追求上又比較脫俗的男性往往不是世俗意義上的優秀(因為金錢和權勢並非他們的最高目標)。在叢林社會(或者說缺乏信仰、價值觀單一的發展中國家),或許是這樣的。

在許多女性的擇偶要求中,非常重要的一條是“上進心”(或者“責任感”)。而這個上進心一般是指事業心,更離不開對金錢與社會地位的追求。許多男性又希望女性不要太有上進心,能更注重家庭。正是太多女性對“上進”的放棄與妥協,讓追求金錢、社會地位成了男人必須承受的壓力。除此之外,還有代際壓力,同輩壓力,都壓在了年輕人的婚戀上。

總之,在傳統中國式相親中,“獨立的人格”是最不值錢的。所以紅娘的介紹不會寫這個人的人生追求、價值觀和興趣愛好。不難看出,在相親市場上,收入和事業代表了一個男人的人生追求,而擇偶觀就代表了他的女性觀(重要的價值觀之一)。

追求愛情,就如同肉身渡劫

上週看了個紀錄片《中國剩女》,只看了十分鐘,就感到窒息,不想看了。因為我看到了一個令人尷尬的大型相親現場,感覺是如此熟悉。中國式集體相親就是這樣的,彷彿不搞一點令人更加尷尬的活動,就無法化解陌生男女在一起的尷尬。

這和我在歐洲讀書時參加的派對太不一樣了。在英國或者保加利亞的派對,你只要給年輕人一間屋子和一些飲料,再放點音樂,他們能high一晚上。而我去跳個舞,或者唱首歌,或者哪怕只是和別人打個招呼,也能認識一堆人。20歲時,是和外國男生打交道的過程中,以及在國內的英語角里,我第一次認識到我是個正常的女性,並沒有散發出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氣息。

或許中國的男女只是太拘謹了,太缺乏正常的、非目的性社交——缺少青年人自發組織的的社群。既沒有約會文化,又沒有搭訕文化,那麼性格內向或者平常比較宅的人,大概只能靠相親擴大交往對象的範圍。

中國式相親中,最不值錢的就是獨立人格

談到這個話題,有朋友讓我寫寫建設性意見,比如女生想找三觀一致的該怎麼辦?

每個人都有心中的理想戀人,或者說理想親密關係的模式,但婚戀不僅僅是挑選,還需要妥協、合作與包容。只擺條件的相親是功利的,過於頻繁的相親也會讓青年男女失去慢慢了解一個人,發現一個人的耐性。

真正擁有獨立的人格需要生活的歷練,要經歷無數次的自我懷疑和質詢。另外,如果你把精神追求放在第一位,那麼硬性條件可能就要靠後,或者放寬。

也有人說,如果結婚反而讓物質生活更差了,那麼女人結婚圖什麼?

有人需要愛情,有人需要生活中的互相扶持,有人需要精神慰藉,有人需要傳宗接代,得到社會的認可,給家人一個交代。儒家文化中的婚姻,集中了太多的社會功能、家族期待,面臨著種種誘惑的現代人又想把情感需求寄託在婚姻中,這隻會讓結婚變得更難。所以在較為發達、進步的社會中,婚姻正在從一種必需品成為一種選擇。

不結婚的話,我們還可以多交朋友,發展事業或者第二職業,擴大生活圈,參與一些社團,或者專注於發展興趣愛好——把對完美婚姻/戀情的情感寄託分散在其他方面。人們都知道婚姻沒有辦法承載一個男性的所有追求,對於女人自然也是如此。

更多人選擇結婚,還是因為人終究是社會動物,需要同類的陪伴。有人說,“一個人的幸福最終取決於和他人的關係”,所以我們要先學習如何去愛,鍛鍊愛的能力,修復與家人的關係,而非期待著一腳踏入一種一勞永逸的親密關係。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都不能指望用婚姻和愛情解決自己人生的問題。期待著一個完美、強大的人來拯救自己或者無條件地包容自己是不現實的,婚戀只是讓兩個人攜手面對現實。

被人們歌頌的真愛更像是一場肉身渡劫。雖然不一定都那麼悲壯,但如果你是一個追求愛情,或者說真愛至上的人,就要學會接受失敗。向前一步,可能被接受,也可能被拒絕。能接受被拒絕,不害怕被傷害的人,才適合追求真愛。

在今日中國,擁有獨立人格依舊是一件奢侈的事情,這也是我更希望自己的伴侶能“西化一點”的原因。我始終相信,在有獨立人格的基礎上學會包容與合作,一個靈魂最終會吸引另一個靈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