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唐朝“鄧麗君”:女人有骨氣,才能有底氣

她是唐朝“鄧麗君”:女人有骨氣,才能有底氣

她是唐朝“鄧麗君”:女人有骨氣,才能有底氣

文 | 夢舒 · 主播 | 應猶

十點讀書邀約作者

很多年後,劉採春也曾後悔遇見元稹。

她以為是知己相逢,千古絕唱。

他不過是浪子游戲,花叢暫留。

他寫出“除卻巫山不是雲”,卻處處留情處處無情。

她唱盡人間怨婦離別之苦,卻一念之差,從此也成怨婦。

她是唐朝“邓丽君”:女人有骨气,才能有底气

全能女神名採春

遇到元稹之前,劉採春的人生是一部大女主的奮鬥史。

自幼貧苦,只能加入戲班操持賤役。她卻不甘認命,努力生活。

劉採春天賦極好,歌喉婉轉,而且創作能力極強。“朝成一詩,夕付管絃”。她把才能用到極致。

傳說她一生詞曲無數,流傳下來的有120多首。其中6首被收入《全唐詩》中,與李杜一起光耀千古。

她生在吳越之地,當地商業興盛。商人多外出,經年不歸。留下閨中婦人,一腔痴念。

她敏銳察覺到這個市場,自作閨怨詞無數,如“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載兒夫婿去,經歲又經年”。

詞義直白,十分動人。

她是唐朝“邓丽君”:女人有骨气,才能有底气

相傳在當時,只要響起劉採春的歌聲,“閨婦、行人莫不漣泣”。

影響力之大,流傳之廣,後人形容她為唐朝鄧麗君。

她極具開創性,與丈夫周季崇、小叔周季南組成家庭戲班,主演大唐相聲劇——參軍戲,並首先把歌唱加入其中,在當日風靡一時。

她更是時尚先鋒。“新妝巧樣畫雙蛾,謾裡常州透額羅”(元稹詩)。

劉採春每一次華衣美服的出場,都能引領起小小潮流。

明明出身寒微,漂泊江湖,她卻憑實力成為大唐的全能女神。

劉採春與薛濤、魚玄機、李冶被並稱為唐朝四大女詩人。她起點最低,卻最通透。

薛濤是大家閨秀,家道中落淪落青樓。雖與一干文人唱和風流,卻一生自傷身世。

李冶是書香門第,幼年被父親送入道觀,三段情緣三段情傷,一生譭譽參半。

魚玄機曾為豪門小妾,卻因大婦不容被趕出家門,索性乖張放縱,以詩為名墮落紅塵。

她是唐朝“邓丽君”:女人有骨气,才能有底气

耀眼的女詩人光環背後,掩不住三位弱質女子半生菟絲,一世悲涼。

劉採春卻不同。

身處市井,少了繁文縟節約束,她活得生機勃勃。

家世寒薄,無人可以遮風擋雨,她便成長為自己的大樹。

丈夫平庸,不能為她提供錦衣玉食。她便與丈夫在戲臺上互相搭檔,在戲臺下琴瑟和鳴。雖不能大富大貴,卻也平淡美滿。

這世界上,從來只有努力的人最好命。

家世厚重也許能好命一時,卻未必抵得住風雨侵襲。

他人垂憐也許能現時安穩,卻難保能一世幸福。

唯有掌握在自己手裡的人生,才是真正的好人生。

她是唐朝“邓丽君”:女人有骨气,才能有底气

一見元稹誤終身

若是人生車輪如此運轉下去,劉採春也許會如很多女明星一般,當紅幾年,悄然隱退。衣食無憂,平淡餘生,在歷史長河裡銷聲匿跡。

可是她遇到了元稹。

她是唐朝“邓丽君”:女人有骨气,才能有底气

元稹,是與白居易齊名的“新樂府”先鋒,是高高在上的越州刺史。也是著名的風流才子。

他為初戀寫過纏綿悱惻的《鶯鶯傳》,為髮妻韋叢寫下流傳千古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不久之前,他告別浣花溪畔紅袖添香的薛濤,許下他終會回來的諾言。

每個標籤都高貴深沉,每段情事都回腸蕩氣。足以讓每一個聽到傳說的女子都痴痴仰望

有一天,這個身在雲端的男子出現在劉採春的舞臺前。

他對她一見傾倒,寫下“言辭雅措風流足,舉止低迴秀媚多。更有惱人腸斷處,選詞能唱望夫歌”。

如此風雅旖旎,遠勝她那個大老粗老公周季崇。

他對她不吝讚賞,稱她“詩才雖不如(薛)濤,但容貌昳麗,非(薛)濤所能比也。”

如此推崇備至,大大滿足了她作為草根女星的虛榮心。

何況他地位崇高,在注重門閥的唐朝,這是她永遠跨不過的天塹。

何況他家資富貴,在為生活顛沛流離的日日夜夜,這是她朝思暮想的安定感。

她其實知道他大她三十二歲,他人生將暮,她芳華正好。

她也知道他是滎陽鄭氏的外孫,最重身份之別。妻族韋家勢大,行事難以任意。

她更知道元稹棄了崔鶯鶯,別了薛校書,與韋叢天人永隔。處處留情,處處無情。

她還是動了心。

可這段愛情,從一開始就不平等。

她是他偶然瞥見的獵物,公務繁忙之餘,享受紅袖添香,一枝梨花壓海棠。

他卻是她對權勢的敬畏,對才華的仰慕,對富貴的嚮往,和對真愛的渴求。

她押上青春,美貌,真心,還有家庭、名譽,和餘生。

她是唐朝“邓丽君”:女人有骨气,才能有底气

可惜直到七年之後,她才發現,她從一開始就愛錯了人。

愛情,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好,卻又最冒險的事情。

在某一刻,也許因為顏值,也許因為有趣,也許因為其他,兩個人一見鍾情,或者日久生情。

然而年輕的美貌總會老去,新鮮的歡樂總會溜走。

一切美麗幻象終將被生活磨舊,留下的只有華髮皺紋,和千瘡百孔。

唯一能支持相愛的人相守到老的,只有人品。

所以,在任何時候請擦亮眼睛,守住清明。

莫因光鮮外表放下心防,莫被甜言蜜語矇蔽靈臺。

看清愛人的人品,明白自己真正的渴求,才是愛情裡最大的底氣。

她是唐朝“邓丽君”:女人有骨气,才能有底气

桃花流水窅然去

相守的七年裡,劉採春究竟是以周季崇妻子的身份做了元稹的情人,還是拋下家庭做了元稹的妾室,歷史語焉不詳。

唯一能確定的是,他們郎才女貌,意洽情濃。

據說有次元稹酒後題詩:“因循未歸得,不是戀鱸魚。”

同僚看到後調侃:“君雖不為鱸魚,為好鏡湖春色耳!”

鏡湖春色,就是劉採春。

劉採春沉迷於他的富貴溫柔鄉里,心甘情願為他從江湖逍遙的夜鶯,變作籠中金絲雀。

她是唐朝“邓丽君”:女人有骨气,才能有底气

元稹卻志在廟堂。

短暫的溫柔攔不住他的野心,更拂不亂他的籌劃。

他的未來,只有勢力縱橫,利益博弈,從沒有出身低微沒有助力的她。

七年一到,元稹升遷入京,劉採春被留在江南,從此失去蹤跡。

有人說她悄然隱退,孤獨度過餘生。有人說她被丈夫所殺,為出軌付出代價。

我們只知道,很久以後,她的女兒周德華出現在元稹家鄉洛陽。

同樣歌喉婉轉,美貌動人,引得萬人空巷。

周德華的性格卻十分端嚴。

有人曾請她唱溫庭筠及裴郎中的詞,周德華因言辭浮豔,斷然拒絕。

她的《楊柳枝曲》更體現了不同於母親的冷靜性格。

清溪一曲柳千條,二十年前舊板橋。

曾與情人橋上別,更無消息到今朝。

不自憐,不哀嘆,愛便愛了,別便別了,灑脫而沉靜。

也許到了生命的後半程,劉採春終於看透了愛情,也看透了人生。

再絢爛的愛情,到最後終究是兩個人的相處。

也許會兩情相悅,也許會分道揚鑣。

她是唐朝“邓丽君”:女人有骨气,才能有底气

人生太長,風波無數。

將一生託付他人太過危險,女人唯一能做的,是任何時候都不迷失在愛情裡,任何時候都不放棄自己。

強大而冷靜的自己,才能始終把握人生。

有人說劉採春有幸遇見元稹,可以千古留名

有人說劉採春不幸遇見元稹,斷送一生幸福。

歸根到底,只是在錯誤的時候遇到錯誤的人,錯付一段情。

人活世上,誘惑太多,慾望太多。

一定要守得住真心,才能認得出真愛,握得住幸福。

長按識別二維碼,下載十點讀書App

搜索“陸小曼傳”離線免費聽

她是唐朝“邓丽君”:女人有骨气,才能有底气

-圖片來源-

《慶餘年》劇照

-作者-

夢舒,十點讀書邀約作者,80後職場寶媽,重度結論證患者,名著夾縫讀人生智慧,熱點背後聊意短情長。本文首發十點讀書(ID:duhaoshu),超2900萬人訂閱的國民讀書大號,轉載請在後臺回覆“轉載”。

10天陪你讀完·老舍《離婚》

對抗麻木無聊的醒腦良藥

☟下載十點讀書App,與1840萬人一起打卡共讀!

她是唐朝“邓丽君”:女人有骨气,才能有底气

你點的每個贊,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