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呼保義宋江是否人如其名?為何有人評價他是小人?

清山雅舍


水滸中有108好漢,不可能全部都寫得很精髓,只有10來個人的事蹟寫得比較詳細。為了突出他們的義氣而把其他性格都統統給淡化了,有一個人還憑藉他的呆萌吸引了大批粉絲。

但是細細看來,這個人卻是整個水滸中最不講道理的,人如其名,他就是宋江的鐵桿跟班:李逵(理虧),我們來看看他出場時候的那些胡攪蠻纏吧。

1,借錢必須要借,他一出場就是找別人借錢,不管別人情況如何,就是必須借給他,不借給他就是不對,就要被打。

2,輸了銀子就要搶回來,搶回來不說,還要打別人,話說他直接去搶多好,還開始假模假樣的賭什麼?為的就是那種爽快感?

3,湯淋小二,他和宋江一起吃飯,要了點肉,小二說沒有牛肉(那時候牛肉是犯禁的),他就直接把魚湯淋了小二一身,這就跟現在你去餐館吃飯,要吃熊貓肉,餐館說沒有,你就把裡面人打一頓一樣,放現在早進班房幾年了吧。

4,強搶活魚,宋江故意說想吃魚,他身無分文也要冒頭去搶,結果遇到張順,分別打了對方一頓,如果是遇到其他人肯定就被他搶光了。

5,辣手摧花,後來吃酒時候,一個賣唱的不和他意,被他直接一手點倒,還破了相,放現在故意傷害罪都是輕的。

看看,光是一個出場,就幹了這麼多壞事。但是宋江最喜歡這種腦殘了,每次李逵幹了壞事,他都不阻止,還要請李逵喝酒,就算最後還給了李逵很多銀子,他想做什麼不言而喻,要的就是這種人,可以幫他做一些自己不方便的事,反正黑鍋李逵背,忠義他自己留。

不過上天給沒給他好過就是了,最後李逵死在了宋江的毒酒下,真是善惡終有報啊



回憶裡的影視


歷史上的宋江為鄆城官吏,但為收朝廷賦稅,四處掠奪,後起義梁山,並一度把朝廷的地方軍隊打得狼狽不堪。據水泊天險,易守難攻,後朝廷重視,由海州知州張叔組織人馬,在城市近郊設伏,又派幾千精兵藏在水邊,命人引誘出戰,結果宋江一夥中伏,大敗被擒投降,宋江在歷史上實為一個打家劫舍的土匪頭子。

他的“義”,有很多人認為他有義之名,無義之實:①替晁蓋通風報信,也不忘藉機邀功,提自己是冒死相救。②善待高俅。不為兄弟林沖報仇,後又讓斷臂的武松照顧中風的林沖。③保全名聲,不惜處死自家兄弟,徵遼前殺小牌手何成。後又毒殺李逵,包括對待唐牛的態度,都可以看出他的善於投機、虛情假意。

他骨子裡還有心狠手辣,利慾薰心的一面。招安本身是遲早的事,目的沒錯,但動機不純,為使自己做大官,犧牲了很多兄弟,心狠手辣體現更明顯,逼秦明上山,先擒秦明,派人冒充秦明殺遍青州,死傷不計其數,坑盧俊義上山,入監吃苦,導致家破人亡。忠國輕民,默許李逵殺光扈家老小。

另外他還自私陰險,有仇必報。他不顧別人安危騙秦明、盧俊義上山,讓晁蓋抓黃文炳為己報仇,死時拉李逵墊背,殘忍殺害劉高、妻子及一家老小,把黃文炳一家四五十口全殺掉。

宋江一生為了名聲而活,總想得到多數人或少數人的讚賞和認同。這也是他生命中最悲涼之處,但他不知道花朵的開放並不是為了讓人欣賞,只是為了植物自己生命的延續。正像花朵獨自幽然開放一樣,它們的燦爛並不因為有沒有人欣賞而增減,而宋江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一生追尋的始終是外在的認同。無怪乎金聖嘆說“宋江為下下人品”。


非堂空間


該美稱恰到好處、人如其名;孝義黑三郎、及時雨、呼保義並非浪得虛名也。至於有人將其定性什麼小人,各人見解不同,不予評論。1、宋江在孝道方面,可謂人中典範。2、熱心助人、揮金如土、廣結英雄、接濟窮人,顧及時雨美名遠波也。3、晁蓋一干英豪犯下大案,官府集結兵力偷襲式拘拿;但凡此事躲避不贏,然宋江卻冒生命危險,打馬流星趕月通報,拯救於晁蓋危難。4、接濟閻婆惜,豈料狐狸精也,殺之純屬逼於無奈,事出有因。5、潯陽江“反詩”,微不足道小事一樁;豈料惡人黃文炳大做文章,唆使黃信“大牢”,“大刑”伺候屈打成招……引發石秀跳樓劫法場。充分印證宋江對現實不滿,具有豪氣沖天之抱負;最現實的英雄亦架不住酷刑;好人必有好報,晁蓋眾英雄報恩施救。6、號令三打祝家莊、曾頭市,不無顯示宋江,軍事才能與殺富濟貧之偉略。7、一心詔安,亦乃考慮終日打家劫舍,並非長久之計;況搶劫窮人,萬萬不可。實乃為眾英雄今後的前程著想,在那個朝代,又有誰能未卜先知;豈料高俅等奸賊,一心剿滅眾英雄,並非宋江所料也;綜上所述,宋江乃有血有肉,及時雨、呼保義當之無愧也。


覺醒207580216


首先,看過水滸的人都知道“呼保義”宋江,但有一部分人不知道“呼保義”是什意思?意思是所求必定達成,保證講義氣。義薄雲天!但我認為《水滸傳》中我最鄙視的就是宋江,他堪稱史上最損損友,和綽號形成鮮明對比。原因如下:

1、在宋江打仗遇挫時,總有晁蓋派的援兵到來,而晁蓋打仗遇挫時宋江卻不派援兵。宋江只救過晁蓋一次,而晁蓋救過宋江無數次。據我分析,晁蓋很可能是被宋江派花榮射死的。在書中找不到確切的證據,但有疑點。晁蓋是中了埋伏,亂箭射來,其中一箭射中晁蓋,箭上寫“史文恭”。但在書中找不到史文恭用箭、持箭的描寫。另,根據經驗,設伏時,指揮官是不會與士兵一起射箭的,指揮官是指揮放箭或者放第一箭。而晁蓋是被亂箭中的一箭射中,而箭卻是史文恭的箭,奇怪!

2、再說宋江與眾兄弟。宋江為功名想招安,但不是所有人都想招安。除了宋江還有什麼人想招安呢?原來做官的。除了寒心的林沖和修成正果的魯智深。原來生活在底層的如三阮、李逵、武松等都不願招安。但宋江逼著眾兄弟接受招安,結果不管原來是不是當官的,大部死在徵方臘中。多少兄弟為宋江的功名犧牲了!

3、再說宋江與李逵。李逵對宋江多忠心!宋江被賜毒酒,臨死前,把李逵騙來,讓李逵也喝了毒酒,說怕你造反,壞了忠義之名——我要死了,你也得死!

誰是宋江兄弟誰倒黴。呼保義,義都是小利,他要的是兄弟們的命。宋江必須當老大,誰是老大他整誰;功名與眾兄弟的命,宋江選擇前者,忠義之名與李逵的命,他也選擇前者。宋江字公明,要的也是功與名,妻子兄弟皆可犧牲。功與名誰都想要,但他沒有底線。





月光下的幸福


對“呼保義宋江”的評價,也有許多不同。但是,宋江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呢?有道是“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宋江從提反詩到上梁山,從“宋押司”到“梁山一把手”,從受招安到毒殺兄弟……一點一點的看出來,宋江就是個投降派,偽君子,與“呼保義”“及時雨”都名實不副。

曾經有人評說宋江接受招安是為了梁山兄弟們的前途著想,那麼,他用黃帝的毒藥毒死“兄弟”,還談什麼前途呢?


吉柳聖人


北宋的朝廷對百姓的經濟干涉相對少點,北宋的市場經濟發達,老百姓生活相對過得去,看《清明上河圖》。 小股土匪造反,沒有大量的老百姓響應,有飯吃,誰跟你去拼命?成不了大事,沒有出路。



犬擊手


宋江從青風寨走出來,原打算要上梁山的,可偏偏父親詐死把他弄了回來,書中沒寫宋太公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但我想能說動宋江的人一定是了不起的,想來可能是太公過多地給他講了一些盡忠報國的思想,盡忠無非是為帝王服務的思想,說道報國,當時宋朝已是危機四伏,有多少義軍好像都立了朝代了,加上宋江本來就是一個有理想的英雄,宋太公這一講就給他講出了野心,於是才有以後的‘潯陽樓’上的一首‘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四海漫嗟吁。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臨了,還在詞下注了明晃晃的‘鄆城宋江作’五字,從這首詞來看,這便是宋江的又一次性格突變的開始,這次的改變完全是突破了以往的空間,去掉了從前的小家子氣,因為他要幹大事,幹大事就要有謀略,從此他上了梁山並在山上坐上了第二把椅子,也就是說是樑上的第二把手。在梁山泊上,當時對他的理想形成最大阻礙的只托塔天王晁蓋一人,為使自己的實力得到鞏固,他必須要有一個自己的幫夥,對於當時天王身邊的人,他知道這些都不是可靠的,他要另拉人入夥,其實也是想在梁山另樹一幟,於是每次下山都是收得一些高強的將官,不但如此,還把當時遇到的江湖中義士勸上山來,把一夥身邊的人也都安排進來。比方說柴進,雷橫,戴宗,張橫,張順,李逵,武松,魯智深,孔明,孔亮,張青,孫二孃等等,這差不多都是同他患過難的弟兄,不聽他的還能聽晁蓋的嗎?後來一直到三山聚義,到了破高唐州,一直到把呼延灼弄上山來,天王已看出了宋江的陰謀,他知道這個他千方百計請上來的人原就是他的剋星殺手,特別是呼延灼的到來,你道怎的?那呼延灼跟別的並不全一樣,他是朝綱中親自點派下來的,宋江不殺呼延灼和別的也不同,等於是給上至皇帝下至高俅一個面子,也是一句暗示,是對朝廷表示並不謀反,只是不滿。於是天王站在自己親設的聚義廳下環視了一翻,終於明白滿目之下已沒了自己的人了,除了阮氏三雄,除了劉唐,就連吳用也看清了形勢,剩下一個入雲龍公孫勝卻又是一個不識人間煙火的,整天在外邊不知道忙些什麼?讓人不解地還是本身就是一個求仙成道的人,卻也貪圖財物,下了當年的那套‘生辰鋼’,於是天王不能不嘆,但又無力於抗衡,眼見得是引狼入室,卻又左右無援,只好狠下心腸決定從此落空宋江!好不容易得了個時機親征曾頭市,你道為何要親征,就是從此要下宋江的兵權。由於心中有氣,也不用吳用,只帶上林沖,應該說從整體分析講,身邊的兄弟可信的也只有林沖,阮氏三雄,劉唐,就連


梧燈說影


《水滸傳》作為國家的四大經典名著之一,不僅僅小說精彩,每一個版本的《水滸傳》也拍的精彩。但《水滸傳》的主人公人稱及時雨,呼保義的宋江很多人對其褒貶不一,是否名如其人,得看不同的角度了。從對好兄弟李逵阮氏兄弟等人來說他是及時雨,救人於危難,對李逵格外照顧,唯一一個讓接老母親上梁山的就是李逵,這就顯示宋江的仁義,孝順。在他上山之前他也在周圍及時救急鄰里,等等,在這一方面可以認為他名副其實,的卻是及時雨呼保義。

但另一個方面來說,他就是偽君子,偽善人了。1違背大哥晁蓋的遺言,奪取了本來屬於玉麒麟的大哥位置,2強行讓自己當官差的兩個兄弟上梁山,最後又去招安,擦,是不是偽君子?3 本來是朝廷將軍的呼延灼大刀關勝等等迫使他們上梁山是不是很過分?重要的是最後去招安,征討方臘送死?從這些方面來說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偽君子,小人,你們說是嗎?

但是史書都是勝利者書寫的,在我們平常人看來,從電視劇看來,宋江大仁大義,可你不能深思熟慮,你不能去細細品味,所以說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的看法,角度都有不同的想法,所有有了大仁大義,偽君子等等的對宋江的評論,你們認同我說的嘛?歡迎你們留言討論,謝謝大家。







金典影視君


作為四大名著中的經典人物之一,宋江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歷來對於他的評價也是眾說紛紜,各有千秋,頗有一番值得探究的意味。

那麼,呼保義宋江是否人如其名呢?個人認為基本還是名副其實的。至於為何有人評價他是小人,這就需要從他的經歷著手,並且以不同的角度去解讀他的性格和行為。

“呼保義”的由來

宋江的外號主要有三個:及時雨、呼保義、孝義黑三郎。“及時雨”是形容他仗義疏財,總是在他人有困難之際,及時地伸出援手,名聲極好;“孝義黑三郎”是說宋江長得黑矮,但為人孝順忠義;而“呼保義”這個綽號歷來有多種解釋,個人傾向把它解釋成“被稱呼為秉持忠義之人”,應該與實際意思相差不大。

由此不難看出,宋江這三個綽號都反映了他的一個顯著特點:講義氣而極具聲望。

從某種程度上說,宋江堪稱是一個養望高手。

但是,不論他仗義疏財是出於怎麼樣的原因,畢竟在表面上看,他做得很到位,並且著實幫到了很多人,這其中也包括了一些窮苦的百姓。所以說,宋江這“呼保義”的稱號還是基本名副其實的。

小人之說

宋江原本是鄆城縣押司,押司不是官名,而是吏名,是指宋代縣衙裡的文吏。但是不要以為文吏便應該是一副文弱的形象,大家都應該聽說過古代文吏的另一個稱呼——刀筆吏,說的就是這些小吏往往都是狡詐老道,精於鑽營。而宋江作為鄆城縣排位第一的押司,如果沒有點兒過人的心機和手段,那明顯是不現實的。

而從事實來看,也的確沒有冤枉他。宋江每每與人交往,那是逢人便拜,自我稱呼不是“小吏”就是“罪人”,姿態擺得極低,拉攏人心的手段用得十足。因而也被沙彌懷林評價是“假道學真強盜”,說白了算是一種小人嘴臉。

再者,宋江上梁山的起因是殺了自己的小妾閻婆惜,從此不得不踏上逃亡之路。雖說閻婆惜拿晁蓋的書信威脅宋江,但是宋江作為一個黑白兩道都吃得開的老油條,明明有的是手段對付一個弱女子,但卻直接殺了她來解決問題。也許他有難言之隱,但無論是殺妾室還是殺女人都絕非君子所為,都絕對是小人行徑。

因而從上述兩個角度來看,有些人評宋江為小人也無可厚非。

最後,我認為像宋江這樣的複雜人物,其性格本身就具有著多面性和矛盾性。因而,對其評價也應該客觀多角度地去展開而不是片面地進行蓋棺定論。總體來看,宋江算是一個孝義之人,也算是一個合格的領袖,換作其他人在他的位置上,未必能及得上他。


三味翁童


宋江之人,小義而大惡,算不得好漢

宋江之人,在江湖上素以仗義聞名,

賙人之急,扶人之困。就像他的外號“呼保義、及時雨”說的那樣:“但有人來投奔他,若高若低,無有不納……若要起身,盡力資助……人問他求錢物,亦不推託。

正是宋江的仗義疏財,幫助了很多江湖中人,這些江湖好漢到處宣揚宋江的好處,宋江才得以在江湖中聞名遐邇。凡江湖好漢見到宋江,無不納頭便拜

▲及時雨宋江(影視作品)

宋江本是鄆城縣一個押司,能在江湖有如此地位,實屬不易,靠的就是一個字。但宋江也並不像江湖好漢稱頌的那樣,真正的宋江是小義而大惡,算不得英雄好漢。

一、宋江的小義

1、宋江捨命救晁蓋

晁蓋在劫得生辰綱財物後,本打算在東溪村安穩的過日子。但官府已經查明案情,並派官軍到鄆城縣捉拿晁蓋等人。

恰好當日宋江在縣衙值守,碰到了前來通報案情的軍官首領。獲悉案情的宋江不顧個人安危,騎上快馬冒死到東溪村給晁蓋送信。晁蓋因此才逃得一命。

晁蓋(影視作品)

宋江為救晁蓋等人,竟冒著殺頭的危險給晁蓋報信,不可謂不義。但宋江身為朝廷吏官,為朝廷盡忠才是他的本職。宋江為了救晁蓋,捨棄朝廷大義而追求個人小義,實為不妥。這就好比為個芝麻丟個西瓜一般。(此處暫不討論生辰綱財物的屬性,因為即使晁蓋等搶奪的是良民財物,宋江一樣會去報信。)

2、宋江與武松結義

宋江在殺死閻婆惜後,逃到橫海郡柴進處避難,恰好遇到了也在此避難的武松。由於此時武松還沒有打死老虎,所以在江湖上沒有什麼名氣。再加上武松在柴進處經常喝醉酒打人,所以從柴進到僕人沒有喜歡武松的,武松很不招人待見。

宋江看武松一表人才,便拉著武松到屋裡與柴進一同吃飯,藉以抬高武松身價。同時,宋江又拿出銀兩來給武松做新衣裳,並與武松一同居住十幾日。在武松要回老家時,更是慷慨解囊,贈給武松銀兩,並多次遠送武松久久不忍離去。

宋江如此作為,深深的感動了武松,武松主動與宋江結拜為兄弟。宋江與武松同為逃犯,一個是殺人的,一個是酒後鬧事逃逸,宋江對武松的仗義不過是兩個逃犯之情,也只是小義。

二、宋江的惡

宋江投到青州清風鎮花榮處暫住,不想被清風寨劉知寨逮捕,準備押往青州。中途幸得清風山土匪鄭天壽、王矮虎、燕順等解救,一起逃往清風山。

青州慕容知府知曉後,派青州指揮使兵馬統制秦明點五百軍卒前往清風山徵繳宋江部。不想秦明中了宋江、花榮計策,被俘虜。宋江看秦明功夫了得,為了讓秦明為我所用,設計了一條毒計。

▲霹靂火秦明(影視作品)

宋江命人拿走秦明頭盔、衣甲,並讓人騎上秦明馬匹冒充秦明。夜間假秦明指揮土匪到青州城裡殺死大量百姓,燒燬大量房屋,就連秦明一家老小都盡屠戮。青州知府得知後,上奏朝廷,要將秦明碎屍萬段。

宋江為一己之私不惜殺害大量百姓,燒燬百姓房屋,甚至連秦明家眷都不放過,實屬十惡不赦。宋江害的秦明有家不能回,有國不能報,用秦明自己的話說:“你們弟兄雖是好意要留秦明,只是害得我忒毒些個,斷送了我妻兒一家人口。”

然而,宋江竟厚顏無恥的對秦明說:“先絕了總管的後路,因此殺人放火。

宋江之做為,視百姓死活不顧,為一己之私就殘忍屠戮,實為大惡之徒。

所以說,宋江其人小義而大惡,算不得英雄好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