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一副“潑墨圖”被187萬“撿漏”9年後轉手賣2.4億

張大千(Chang Dai-Chien,1899年5月10日—1983年4月2日),原名正權,後改名爰,字季爰,號大千,別號大千居士、下里港人,齋名大風堂。四川內江人,祖籍廣東省番禺,1899年5月10日出生於四川省內江市市中區城郊安良裡(現市中區公園灣半坡井“芭蕉井” )的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中國潑墨畫家,書法家。20 世紀50年代,張大千遊歷世界,獲得巨大的國際聲譽,被西方藝壇贊為“東方之筆”。他與二哥張善子昆仲創立“大風堂派”,是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潑墨畫工。特別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後旅居海外,畫風工寫結合,重彩、水墨融為一體,尤其是潑墨與潑彩,開創了新的藝術風格,因其詩、書、畫與齊白石、溥心畲齊名,故又並稱為“南張北齊”和“南張北溥”,名號多如牛毛。與黃君璧、溥心畲以“渡海三家”齊名。二十多歲便蓄著一把大鬍子,成為張大千日後的特有標誌。1983年4月2日逝世。他曾與齊白石、徐悲鴻、黃君璧、黃賓虹、溥儒、郎靜山等及西班牙抽象派畫家畢加索交流切磋。

張大千一副“潑墨圖”被187萬“撿漏”9年後轉手賣2.4億

張大千存世的作品有很多,比較有名的有《愛痕湖》、《長江萬里圖》、《四屏大荷花》等,但近些年最受關注的畫則是他的潑墨圖《桃源圖》,。《桃源圖》是張大千晚年時期的作品,當時他正居住在臺灣臺北郊外雙溪,因旁邊的房屋與遷入者增多,變得不再幽靜,於是張大千有感而發,畫下了這幅畫。這幅畫的整體內容是漫山遍野的桃花和大片翠綠的高山、巖洞和垂釣的漁翁。張大千利用散點透視的繪畫手法,畫下了一幅美麗的山澗畫卷,給人創造出一幅帶有神話色彩的畫作,令人如痴如醉。

張大千一副“潑墨圖”被187萬“撿漏”9年後轉手賣2.4億

愛痕湖

張大千一副“潑墨圖”被187萬“撿漏”9年後轉手賣2.4億

長江萬里圖

不僅如此張大千還為這幅畫題詩稱:“種梅結實雙溪上,總為年衰畏市喧;誰信阿超才到處,錯傳人境有桃源。”這首詩中體現出了張大千對居住環境變化的無奈,借詩畫發了一通人間桃園無處尋找的感慨。這幅畫自出世後就深受人們喜愛,多次拍賣出非常高的價格,在繪畫界內的地位也極高,是張大千眾多畫作中的極品。1983年1月2日,《桃源圖》被送往臺北歷史博物館內展出,後來到1987年時別送往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進行競拍,被收藏家撿漏拍走,創下了當年的拍賣成交記錄。但這並不是這幅畫的最終價格,9年後這幅畫再次被運送回國,並被送往拍賣會進行競拍。這幅畫剛出現在拍賣場上就起了場內的轟動,許多收藏家蠢蠢欲動,恨不得將這幅畫輸入囊中,競拍開始後場內競爭尤為激烈,經過一個小時的競拍後價格已經飆升上億,最終拍出了2.4億元的高價,直接成為當天晚上場內價格最高的名畫,成為張大千大師價格上億的畫作之一。


張大千一副“潑墨圖”被187萬“撿漏”9年後轉手賣2.4億

桃源圖

可能有人會覺得這些畫的價格實在是太貴了,但要知道的是繪畫是我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幅畫都代表了一段歷史的發展。而我國作為一個具有五千多年發展史的國家,自然會比較注重歷史,這些帶有不同歷史價值的古畫是無價的,所以價值高也是理所當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