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會時,明明有材料,還拼命做筆記的人是什麼樣的心態?

農夫子170


開會時,明明有材料,還拼命做筆記。這種情況很常見,這種人也很多。主要是出於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一、體現對會議的重視。

如果開會時,大家都兩手空空去,連個筆記本也不拿,帶著兩個耳朵就去開會,對組織會議的領導來說,他們會以為是對會議重視不夠,是對領導的不尊重。

我見到過好幾個老闆,因為開會,有一些主管去開會,沒有帶筆記本,都被老闆給訓回去,等他們拿來筆記本再開會。開會時,見有的人光聽不記,就很生氣,責令要做好會議記錄,儘管材料上都有。

二、確實有做筆記的必要。

明明材料上有,感覺仔細看材料就可以了,沒必要做筆記。其實不然,光看材料,記憶的效果並不好;如果是別看材料邊做筆記的話,就能強化記憶,加深對會議內容、精神的理解。

還有,儘管材料上有會議內容;但在開會時,領導往往會現場發揮,會結合材料內容展開講一些自己的觀點;如果不做筆記的話,領導的觀點就容易被忘記、忽略。從這個角度來看,做筆記還是很有必要的。

三、的確有某些作秀的成分。

的確有些人開會時拼命做筆記,這並不是真正的為了增強學習效果,而是為了討好領導。覺得自己好好做筆記是對領導的尊重,是對會議的重視。

事實上,也的確有這樣的領導,他們在會議上很注意觀察與會人員做筆記的情況。在他們看來,能認真做筆記的人,是對會議態度端正認真的人,會博得他們的歡心。

員工為了討好領導,做筆記是做樣子給領導看的,並沒有實際效果。對那些不喜歡做筆記的,哪怕是人家認真聽,領導也會感到人家走神、開小差。

我記得,有一次公司開會時,老闆見其他與會人員都認真做筆記,唯獨有一名主管光聽不記,老闆就現場提問這名主管他所講話的內容,場面挺尷尬的。

總之,開會時,明明材料有,還拼命做筆記;這種現象,既有其必要性,也有作秀的成分,心態各異吧。

【歡迎關注@職言心語,專注職場問題,分享20年私企工作心得。謝謝!】

職言心語


我經常參加開會,也見過類似的情況,覺得有這麼幾種可能的心態,有的是我的親身體會。

1.認真,確實在記筆記,因為自己記下來的東西都是重點和要點,材料沒準用完要回收。

2.尊重,不管講的怎麼樣,別人都是經過精心準備的,認真記筆記是對別人勞動萬成果的尊重。

3.虛偽,做樣子給領導和同事看,不得不記筆記,裝著自己很認真。

4.害怕,開會沒事幹,不記筆記會犯困,強迫自己不睡覺怕睡著了挨批。

5.無聊,看著像記筆記,要不是幹私活,要不是亂寫亂畫,要不什麼也沒寫。

就這麼多吧!


宸安落定


講一個有趣案例:

前一段時間參加一次公司面試,參加公司面試的時候,跟我一起去面試的有兩個小夥伴。面試官問他任何問題,他都不說話,只是拿出筆、拿出本單純的記記記。

這一舉動徹底惹毛了面試官,面試官指著他的鼻子問:我在這裡問你問題呢,我問你叫什麼名字,你只能拿出筆和本,不停的記,是什麼意思呀?

然後那個小夥伴非常委屈的說:我也不想記啊,可是養成了習慣,在之前在一家企業當中工作的時候,公司領導就曾經要求過我們,只要領導說話,員工二話不說就得把領導說的話記下來。

領導說:今天吃的什麼?員工也要趕緊把公司領導這句話記下來,以至於他在那一家公司工作了三個月,買了26個筆記本。

當然最終的結果是這個小夥伴與面試無緣,並且灰頭土臉的離開了這家面試公司。

一、部分員工的確有這個毛病。

大家發現在一些企業工作的時候,的確有一部分員工他們不管公司領導說的是什麼,也不管當時那場合是什麼,只知道拿著筆和本子不停的記錄,以至於部分領導問:你們在記什麼的時候,他們兩眼一抹黑,直愣愣的看著公司領導說:我不知道呀。

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公司當中發揮怎樣的作用,也不知道自己在公司當中應該擁有怎樣的地位,他們只知道這個時候自己應該記錄了,只不過要記住什麼呢,誰也不知道。

遇到這一部分員工,沒有必要擔心,也沒有必要憂慮,反正人家都已經養成了習慣,只要這個習慣不會影響公司的任務進度就好。

二、部分員工是為了拍馬屁。

除了一部分員工他們是養成的毛病,或者他們本身就是為了記一些公司領導說過的話,希望向公司領導學習之外,還有一部分員工是我們無法忽視的,那就是為了拍馬屁。

這種情況在一些大公司裡面也常見,比如領導在上面說話的時候,一部分員工他們就拿著筆和本不停的記,然後公司領導看到之後還會表揚兩句:這個員工表現的非常不錯,最起碼公司領導說話的時候知道記錄,這就是尊重公司領導的態度。

可是這種態度十有八九是表面態度或者虛假的態度,一旦把這種態度帶入到職場,那既是對員工的不負責任,也是對公司的不負責任,更多的是對整個企業的不負責任。

所以如果員工一直在記錄,而且這一部分記錄單純的是為了給公司領導看,那麼離這樣的員工遠一點,因為雷劈到他的時候會連累到你。

作者:職場全能王,優質職場領域創作者,職場速成師,企業管理諮詢顧問,擅長職場問題指引和輔導。歡迎大家贊、轉、收、評,期待大家的關注~~~

職場全能王


職場人開會是學習進步、建立溝通、思維碰撞及尋求問題解決方案的一個重要途徑。無論是國企事業單位,還是民營企業,機構團體,會議都是日常管理與溝通的一種標配。

說到開會,我想起了我一個同事的故事。同事W,跟問題所描述的人一樣,無論大小會議,會議發不發資料,他都喜歡帶一本厚厚的筆記本去參加任何一場會議。每次會議下來,好幾頁紙,寫滿滿的筆記。不過他的字寫的工整漂亮,同事們都喜歡借閱他的筆記。特別是培訓會議筆記,大家都喜歡拿他開玩笑說,“W一直孜孜不倦的在為我們做知識搬運貢獻。”

這麼一看,其實這樣做的人,還真是有一定的價值。任何一件事都是有兩面性,我們要客觀辯證的看待這件事情。我們來具體分析:

一、開會拼命做筆記的利

1.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開會拼命做筆記的人,至少他們能用筆清楚的記下每場會議上講的大多數重點內容,便於會後學習、查閱。

2. 拼命做筆記,可以鍛鍊一個人的寫字能力,速寫能力,日積月累,能寫出一手漂亮的字,就如W同事一樣。“字如其人”,寫一手好字的人,一定是個細膩和有溫度的人。

3. 拼命做筆記,不但能訓練一手好字,還能提升一個人的概括總結及文字表達能力。他們能夠快速的把會議的主題內容,通過筆和短暫的思考,加工轉換成會議的重點。但是這樣的人極為少數。

4. 勤做筆記是一種勤勉學習和認真專注的態度,是一種值得大家學習的努力付出的敬業精神。但是如果能將這種精神、做法從“筆尖”變換成用“大腦思考和記憶”就是上上“筆記法”。

5. 拼命記筆記的人,是善於藉助思維導圖等工具的人,能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個人職場技能。

二、開會拼命做筆記的弊

1. 開會拼命做筆記的人,嚴重缺乏思考和吸收,雖然能把會議上是內容用筆記下來,但是未經深度思考的東西,不會變成自己的東西,導致會議效率低效。

2. 雷軍說過,“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我想這句話所要表達的意思就是對拼命做筆記的人最好的總結。拼命做筆記的人,總以為把所有知識和重點記下來,就會變成自己的,然而事實上,大部分拼命做筆記的人,在會後根本不去複習、回看和覆盤筆記。每次短暫的輸入,不能吸收和用於輸出,等於“白費力”和做了“無用功”。

3. 拼命做筆記的人,時間久了就成了基礎工具,不會深度思考和參加會議討論,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觀點,慢慢的成為職場最普通的人。

4. 拼命做筆記不是為了給到被人借鑑和借閱,而應該是積極參與討論學習,當場吸收會議精髓,才能快速的提升參會效率,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5. 拼命做筆記的人,容易錯失良機和重要信息,職場不通暢的人,職場進階“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三、總結

綜上所述,會議上,拼命做筆記的人是一個不愛思考的人,不善於學習和提升自己的人。每次會議只能從會議上用筆記住一些枝枝蔓蔓,而不能深刻理解參與到會議中來。或者說通過會議,找到和提升自己,獲取更重要的信息或機會。

從長遠來看,我們不需要埋頭苦幹的“拼命記筆記”的蠻幹勁,是需要“會做筆記的人”。

對於會議來說,參與和給出方案,快速輸入輸出觀點是最重要的,所以拼命做筆記是弊大於利的行為。

我們要杜絕“蠻幹的做筆記法”,學會“善做巧做筆記”。發揮自己在每一場會議中的價值才是最重要的。


逢言職場


這種現象我們會經常看到,一般有兩種情況。代表著兩種不同的心態。

第一、做樣子給領導看。這做心態佔大多數,倒不是因為這個人愛表現,多數情況下,是環境逼迫,你不得不這樣。

記得,我剛上班的時候,又一次去開會,傻乎乎的什麼都沒有帶,就去了,結果,全體人員就我一個人,沒有本子沒有筆,大家都忙著記錄,我一個人在哪手足無措,異常尷尬。

其實,也沒有什麼可記的東西,後來,我的領導給我說,不論什麼會議,那本子記錄不一定是真要記東西,就是做樣子,但是,這也絕不是虛偽,而是,對發言人的一種尊重。後來無論什麼會議,就是領導隨便叫去說過事情,我也會帶好本子和筆。

第二、還有一種人,做事認真,喜歡分析思考,是從心底裡真的在認真做筆記。這種人比較少,記筆記本來就是一個強化記憶的過程。就是材料上有,誰能保證能有全部記下來,而通過記筆記,歸納重點,會加深記憶。

我有一個同事,無論開什麼會都非常認真的做筆記,起初我以為他和我一樣做樣子,後來我看了他的筆記才知道,人家的記錄方法完全不同。

他是按照思維導圖的方式來記錄。其中加入了許多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會後所有的內容他都記得很清楚,而且對每個觀點都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這位同事能力提升非常快,現在已經是公司技術總監了。

所以,無論是以上那種心態,我們都要理性對待,裝樣子也不是壞事,並不能簡單的認為,這個人就是愛表現。而第二種認真的記筆記的人,更值得我們去尊敬和學習。


職場墨子


痕跡。知道嗎?現在不管是行政、事業、企業還是私營,本單位都有群。群裡發領導者證明我佈置了,看你落實不落實。管理者我領會了,要推進下去,也給有關科室車間強調了,出了事責任不在我,我佈置了的。到科員及工人這兒我認真的聽也認真的落實,不出事皆大歡喜,出了事再一級級追查,看是那個環節有問題。於是,查文件,調視頻,查記錄,追責任,看誰疏忽了。


高國鵬3


理性分析,細緻闡述的職場達人熊小妹為您解答!職場處處是學問,仔細觀察有收穫。會議中留意每個人的舉動,一幅生動熱鬧的職場群像就會呈現在眼前。每個人的性格特點、工作狀態一覽無餘。在會議中,即便工作人員已經提前下發好了會議內容材料,你還是會發現有很多人在會上奮筆疾書。據熊小妹多年觀察和分析,記筆記的主要有以下幾類人:

一、加深印象黨

有句話叫做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很多員工,尤其是上了一定年紀的員工,都會把做筆記當做加深印象的一種方式。把領導講的重要的地方聽抄下來,自己動手寫一遍,殘存在大腦中的印象會多一些。

二、裝模作樣黨

持這種心態做筆記的兄弟也大有人在,或是為了表現對領導的尊重,或是給領導留個好印象,或是為了溜鬚拍馬,目的不同但結果一致,那就是他們記錄的東西或是未經提煉,或是太潦草,甚至就是隨意塗鴉,根本就對工作起不到任何幫助的作用。勸君千萬莫要採取這種形式,投機取巧做樣子只能夠騙取領導一時的歡心,裝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真正能為公司創造價值才能受到老闆的信任。

三、順帶練字黨

之前熊小妹在設計公司裡上班時有一位資深的設計師同事,他國學功底深厚,精通國畫書法,他那本筆記就好像行書作品一樣,一眼望去賞心悅目、歎為觀止。後來一次私下裡交流時,他說,會議是形式大於內容的,可以邊寫筆記邊練書法。感覺這哥們已經到一定境界了~

四、提神防困黨

有些會議冗長沉悶,一堆人坐在那裡一動不動,再加上內容單調無聊,很容易犯困。有的員工為了防止自己打瞌睡,便會奮筆疾書,在紙上隨意劃拉劃拉,提神醒腦。

五、模擬講話黨

這種類型的員工是最有特點的,不知道能代表多少人的心態,我只在前前前公司中見過一位,後來聽說這哥們順利提職成為中層管理者了,每天都風風火火的。不得不承認,很多人對開會多少有點反感,但也有些人對開會樂此不疲,甚至達到了上癮的程度,這哥們便是其中的重度成癮者,他對會議體文章有著蜜汁喜好。開會比備戰高考上課都認真,開會全程比不離手。平時說起套話來條條是道,滔滔不絕,雖然畫風與眾不同,但也算是在職場中找到了自己的樂趣。

同樣是開會記筆記,每個人的目的和心態都不同,其實職場很多現象拿來分析不進有用也很挺有意思的~


職場達人熊小妹


【大大的人兒說】開會時,明明有資料,還拼命做筆記的人,是因為他們很重視會議內容,做筆記既是一種良好的工作習慣,也能幫助我們集中注意力,收穫更多的內容和信息。

開會對於職場人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一項工作,每一次的會議都有一些重要的內容需要記錄,比如工作安排,重要的工作內容,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問題等等。尤其是一些重要的行業交流會議、座談會等,會涉及很多領域最前沿的內容和信息,而這些都是材料和書本中沒有的,就需要認真做好筆記,積累寶貴的學習資料。

俗話說:“眼過千遍,不如手寫一遍。”雖然有會議材料,但是內容相對而言是比較分散的,而且會議中涉及的很多重點內容和信息,材料中是沒有的,做筆記能夠記錄下來這部分內容,幫助會後及時做覆盤總結。

一、開會記筆記是一個良好的工作習慣

很多人開會時都是兩手空空,覺得有相關材料,而且內容大致都差不多,完全沒有必要做筆記。這其實是不太好的工作習慣,職場高手無論什麼時候,手邊都會放一個筆記本,以便隨時記錄一些重要內容、靈感,或者相關的思考。

開會的時候,看似很多時候都是領導在講,員工是傾聽者和參與者,但我們也是獨立的思考著,針對別人的講話內容,我們會有自己的思考和不同的觀點,如果把這些內容記錄下來,之後進行總結覆盤,不但有助於個人的快速成長,還能不斷提升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很多會議都會準備相關的材料,但同樣需要我們標註出一些重點內容,尤其是材料中沒有的重點內容,就更需要記錄下來。我們往往都會高估自身的能力,覺得我們的記憶力足夠好,但如果往大腦中塞入太多零散的內容,大腦的承受的負荷過大,很多內容就很難記住。而且我們每天需要處理各種各樣的事情,如果不把重要的內容記錄下來,很有可能開完會以後,一些內容早已記不起來了。

開會做筆記是一種良好的工作習慣,每次會議都會有新的內容,無論是行業的動態,還是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這些都是我們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及時將它們記錄下來,就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開展工作,取得更快速的成長。

二、開會記筆記有助於集中注意力

經常有人開會時開小差,聽著聽著思路就跑遠了,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完全不知道會議講了什麼內容,但如果認真做記錄,就能避免這種現象的出現。

很多人開始的時候注意力非常集中,但是過一會就發現很難專注到會議內容中,這是因為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隨著會議的進行,精力會逐漸消耗,專注力也會下降。如果不懂得如何管理精力,就需要借用“外力”把注意力拉回來,而做筆記就是一個很好的外力。

為什麼上課的時候,老師會要求我們記筆記?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夠有效避免開小差,讓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緊跟著老師的思路走,達到高效學習的目的。

開會其實也一樣,尤其是一些專業性的會議,時間會比較長,雖然有非常詳細的材料,但如果只是一味地聽,很容易犯困或者想做其他事情。記筆記能夠讓自己的思路緊跟著會議內容,既不會感到枯燥,也不容易走神,全身心地投入到會議內容中。

記筆記不僅僅是記錄重點內容,更是一種提升專注力的有效方法。

三、開會是很好的學習機會

很多職場人都很排斥開會,覺得是在浪費時間,其實開會也是思維碰撞的過程,雖然普通員工很少有發言的機會,但是能夠學習領導的處事方法,學習他們面對問題時,是如何高效解決問題的等等。

尤其是一些討論會、覆盤會,大家暢所欲言,我們能從中學習別人的思維方式,同樣的問題,能夠從不同的人身上,看到不同的切入角度和解決辦法,同時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經過很多人的思維碰撞,我們會發現原來一個問題可以有很多種解決辦法,只是自己的思維受到了限制而已。

將一些好的觀點、看法記錄下來,有利於我們進行更深入地覆盤總結,學習他人地優勢和長處,不斷彌補自身地短板,能夠幫助自己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快速成長。

總結

開會拼命做筆記的人,都是有良好工作習慣的人,他們習慣隨時記錄一些重要的內容,並且讓這些內容指導自己的工作,這有利於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長。

做筆記是一個很好的習慣,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筆記不但記錄的是重點內容,而且也見證了我們的成長和思考過程,用最原始的方式,將很多精華內容保存了下來,不斷激勵我們在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大大的人兒D


在職場中工作的人都知道,除了平常的正常搬磚,開會是免不了的,而一旦開會肯定都是人手一個筆記本,不管會議的內容是什麼,有沒有重點,大家都會在本子上寫寫畫畫。

我認為喜歡開會的時候拼命做筆記主要由一下幾個原因:

1.顯得工作認真,對會議重視

開會最主要的狀態就是大家坐在一起,然後就是領導發言說一下會議內容,有時候也會讓員工互相發言,這時候做筆記的話能夠表明自己對工作的認真,同時也是對會議的重視,能夠給領導留下一個好的印象。

2.打發無聊的時間,轉移注意力

有時候開會就純屬是領導個人的意願,本身沒有什麼特別重要的事情,所以這種會議一般是比較無聊和無趣的,但是又不能玩手機顯得太過隨便,這時候記筆記的話能夠幫自己轉移一下注意力,不讓自己太過無聊。

3.單純喜歡記筆記,幫助自己梳理工作

碰到一些規格比較高,內容比較重要的會議,記筆記會幫助自己更好的理清領導開會的意圖,同時也能及時記錄下會議內容,這樣在會議結束後也方便自己總結和梳理,從而更好的開展下面的工作。

總之,我覺得開會的時候拼命做筆記本身不是一個值得吐槽的槽點,而且每個人的工作習慣不一樣,只要不影響別人和會議的開展,記筆記還是值得提倡的一件事情。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我是@馮阿元 ,分享溫暖、有料、走心的文字給大家,關注我,一起遇見更好的自己。


馮阿元


我是一個過來人,大會小會記筆記的本子不下10幾本,因為工作了20多年,按說很正常。

但回過頭來回答有材料為什麼還要記筆記的問題,我給個肯定答案是形式主義佔主導地位。

我之所以記了10多本是因為很多會並沒有材料,這樣的領導講話肯定得記。但是,筆記是記了,記了也就記了,百分之九十的筆記並沒有再翻開看過。因為關鍵東西聽領導講後很快要落實,腦子裡也儲備了足夠的信息。而絕大部分內容都是鋪墊的廢話,聽聽也就過去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輔助作用就是學領導講話的思路和條理,這對進取心強的人有點用,以便等自己當了領導後應付自如。

針對題主所問是什麼心態,歸納為:一,中國式會議習慣決定,體現與會者嚴謹認真,貫徹會議精神態度端正。二,迎合領導喜好,體現與會者尊重自已。三,避免聽會者在長達一、兩個小時的開會時間內枯燥乏味,手頭比劃著做點事也不至於犯困。綜上所述,開會做筆記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形式主義主導實用主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