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紀年研究有什麼新的進展嗎?

手機用戶52181386787


目前來看沒有什麼新的進展。1995年秋,當時的國家科委(今科技部)主任宋健邀請在北京的部分學者召開座談會,會上宋健提出並與大家討論建立夏商周斷代工程這一設想。1995年底國務院召開會議,成立了夏商周斷代工程的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由國家科委、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科學院、社科院、國家教委(今教育部)、國家文物局、中國科協共七個單位的領導組成,會議聘請了歷史學家李學勤、碳-14專家仇士華、考古學家李伯謙、天文學家席澤宗作為工程的首席科學家。

1996年春,夏商周斷代工程組織了一個由不同學科的21位專家形成的專家組,並擬定了夏商周斷代工程可行性論證報告。可行性論證報告在1996年5月得到了通過。1996年5月16日國務院召開了會議正式宣佈夏商周斷代工程開始啟動。這一科研項目,涉及歷史學、考古學、天文學、科技測年等學科,共分9個課題,44個專題,直接參與的專家學者達200人。

夏商周的目標是

  1. 以半信史時代(夏朝~西周共和元年前)的年代考據為目標:
  2. 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以前西周諸王,提出較準確的在位年代。
  3. 商代後期武丁以下各王,提出較準確的在位年代。
  4. 商代前期,提出較基本的年代框架。
  5. 夏代,提出基本的年代框架。

研究方法是以夏商周斷代工程對傳世的古代文獻和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等材料進行了蒐集、整理、鑑定和研究;對其中有關的天文現象和曆法記錄通過現代天文學給予計算從而推定其年代;同時對有典型意義的考古遺址和墓葬材料進行了整理和分期研究,並進行了必要的發掘,獲取樣品後進行碳-14測年。

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斷代工程正式公佈了《夏商周年表》。《夏商周年表》定夏朝約開始於前2070年,夏商分界大約在公元前1600年;盤庚遷都約在前1300年,商周分界(武王伐紂之年)定為前1046年。依據武王伐紂之年和懿王的元年的確立,建立了商王武丁以來的年表和西周諸王年表。如果該工程結論順利為學術界接納的話,將為研究中國古代文明的起源和發展提出一個全新的歷史新年表。

然而,在2003年8月底召開的討論《繁本》的專家會議上,不少與會學者採取了慎重的態度,他們要求對每個學術上有爭論的問題都應列出各種不同之意見,由於學者們的這一主張,已大致寫好的《繁本》未能獲得通過。不過以考古學的研究態度來說,學者們這樣的態度是合理而負責的要求,符合學術規範。今後會有更多的文物出現,支持或否定夏商周斷代工程的結論。

目前來說夏商周斷代工程處於停滯狀態,但是之前公佈的《夏商周年表》在之後的時期出版的歷史書籍中不斷被引用。2013年開始播放的紀錄片《中國通史》裡面夏商周的紀年也引用這個年表。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科技以及考古文物史料不斷髮掘,夏商周斷代研究工程會繼續下去的。


鄜延路節度使李


中國夏商周時,紀年的方法,以農曆計算、月亮圍繞地球自轉一週約為每月二十八日。白天觀測天象,以太陽為對象。晚間以整個天宮蒼穹為對象;這是因為月亮是以地球為中心,並沒有對應價值。月球每天經過一區(稱為“宿”或“舍”),二十八天環繞地球一週。

所謂紀年方法,是指人們計算年份的方法。古人很早就意識到日子不能稀裡糊塗過,特別是年份,要有先行後續的概念,以便我們“知遠近、較長短”,於是各種紀年方法就應運而生。紀年的關鍵,在於確定一個起始年份,然後累計。古代中國是紀年方法最豐富的國家,那麼都有哪些紀年方法呢?

比較早的是“王位紀年法”,即以君主即位那年為紀年起始,累計紀年,又叫君王即位年次紀年法。這種紀年方法多見於周朝,周王室以周王即位年次紀年,各諸侯國也用自己君主的即位年次紀年。比如《左傳》中的曹劌論戰篇,開頭第一句就是“十年春,齊師伐我”,這裡的“十年”指的是魯莊公十年。《左傳》是一部為《春秋》作註解的史書,而《春秋》是魯國的史書,所以《左傳》裡的紀年都是以魯國君主的即位年次紀年的。

中國歷史上最早有明確記載的紀年年份是“共和元年”,這就是一個王位紀年法。共和元年是公元前841年,那一年周厲王因統治無道被趕下了臺,共伯和攝政,代行天子事,於是那一年就紀年為“共和元年”。王位紀年法第一次被記載,居然是一個君主被趕下臺的年份,這實在頗具諷刺意味。從共和元年起,中國歷史的記載就從來沒有中斷過了,儘管紀年方法有很多種,但歷史一年接著一年地被記載下來,直到今天。近三千年的歷史記載,一年也未中斷,這是我們中華文明的驕傲!

古代最常用的紀年方法是“皇帝年號紀年法”。它與王位紀年法的區別在於:每個皇帝都有一個專門用於紀年的年號,以年號啟用那年為開始,累計紀年。這種紀年方法始於漢武帝建元元年,即公元前140年。開始的時候,一個皇帝在位期間並非只有一個年號,用幾年可能就換一個年號,這叫“改元”。老皇帝死了,新皇帝即位,又會啟用新的年號,但這不叫“改元”,而叫“建元”。古代發生重大意義的事件時就會改元,以示紀念。比如漢武帝的“元狩”年號,是因為漢武帝在狩獵時獲得了一隻珍奇異獸,所以改元。衛青和霍去病北擊匈奴大獲全勝,這件事就發生在元狩四年,即公元前119年。

今天我們中國仍在使用一種古代紀年法——“干支紀年法”。干支紀年法是利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排列組合來排序紀年,又名“天干地支紀年”。相傳,天干和地支創立於黃帝時,最初用於祭祀與占卜。天干地支紀年使用的時候,先用第一個天干分別與12個地支順次組合,然後再用第二個天干分別與12個地支順次組合,以此類推排序紀年。天干有10個,地支有12個,10與12的最小公倍數是60,所以每60年天干地支就會輪迴一遍。因為每個輪迴中的第一個年份都是甲子年,所以古代又將60年稱為一“甲子”。

中國古代使用農曆,今天一般也稱為陰曆。這種稱法並不嚴謹,確切地說,農曆不是陰曆,而是“陰陽曆”。陰曆是以月亮繞地球的運行週期為基礎制定的歷法。月亮一個陰晴圓缺週期是一個月,又叫朔望月。一個朔望月的精確時間為29日12小時44分2.8秒。陰曆將12個朔望月定為一年,所以陰曆一年是354天多一點。陽曆則是以地球繞太陽的運行週期為基礎制定的歷法,所以又叫太陽曆。地球公轉一週即一個春夏秋冬輪迴是一年,又叫一個迴歸年。一個迴歸年的精確時間為365天6時9分10秒。陽曆將一年劃分成12個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2月28天。

簡單說,陰曆以月亮為參照,先有月,後有年;陽曆以太陽為參照,先有年,後有月。用陰曆可以看月亮的陰晴圓缺,用陽曆可以看季節的春夏秋冬。早期人類文明大多采用陰曆,比如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古希臘、古羅馬。因為月亮比較容易觀測,30天左右就能觀測一個輪迴。不像太陽,365天才能觀測一個輪迴。心疼古代那些陽曆的制定者,一年不用幹別的,就觀測太陽了。

中國古代最初也用陰曆。但陰曆有一個問題:12個朔望月是354天,比一個迴歸年的365天少了11天。這樣的話,每過一個陰曆年,時間就會提前11天。月份就會越來越提前,和季節對應不上。不過這難不倒聰明的中國古人,他們將陰曆與陽曆相結合——用朔望月來確定月,也用迴歸年確定年,二者差的天數通過設置閏月的方式補齊。比如說我們用農曆時會出現“閏四月”的情況,就是過完了四月又再過一個閏四月。這個臨時加入的閏四月,就是為了湊齊陰曆與陽曆差的天數。

中國古代的各種傳統曆法都屬於農曆的範疇,其原理基本一致。但是,古代我們並不稱這些曆法為農曆。直到20世紀60年代,“農曆”的名稱才出現,因其歷史上長期指導農業生產而得名。農曆結合了陰曆和陽曆的優點,實際上是一種陰陽合曆。歷朝歷代有很多版本的農曆,現行農曆是沿用了清朝的《西洋新法曆書》,它是四百多年前的歐洲耶穌會傳教士湯若望和中國天主教徒合力編撰的。

中國古代的元旦就是按照農曆確定的,農曆新年第一天為元旦。秦朝時的農曆,以十月定為一年首月,所以十月初一是元旦。漢武帝時,使用新的農曆,將正月定為首月,正月初一就是元旦。此後的二千年,我們的元旦實際上就是農曆的大年初一。

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後改用公曆,公曆1月1日成為元旦,沿用至今。公曆是西方曆法,由羅馬教皇於1582年頒行,所以又叫西曆或西元。




Genswell


可能最大的研究成果:證明華夏曆史也就3000年。

夏的存在不僅未被證明,反而確認商是迥異於現代華夏族群的通古斯遊牧族群。

華夏意識始於周代,華夏族群成於春秋末期。

周之前的文化,屬於史前異族文化。


莪就不懂了


對於夏商周年代的研究,其實在民間從未停滯過。本人現已經排定了西周年表。

此表可以糾正該領域的諸多疑難質疑,很多觀點屬於首次提出。

現文稿正在整理過程中,不久將會發表,與世人見面。

我自信地認為,該年表可以平息西周年代研究的爭論了!


15053348832


😄👉:當時紀年研究對《易經》的充實、豐富,發展;後天八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揭示了當時社會的狀況及發展趨勢有重要意義!


慕學聖


這個斷代工程標準的豆腐渣,別說老外了連咱們自己很多人都經不起推敲。還是等將來吧,年輕的一輩多出點人才、考古再多發現點時再搞吧。


小緒7782


夏商周記年的持點是確定每一年分二十四個節氣。非常準確!現在去研究,不會有什麼進展!


於澤洋8


即使算上夏朝,中國歷史也還是不夠5000年,還應該再往前找,把虞朝也找出來


老貓1954


去問相關學術研究機構專家吧!你來此問這個問題,是為了表明你就是專家學者身份嗎?


烏蘭朵娜仁


沒有進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