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人生第一次》爆火:每一位母親和孩子,都是生死之交

紀錄片《人生第一次》爆火:每一位母親和孩子,都是生死之交

門外是新生的喜悅,門內是觸手可及的死亡。


生孩子,到底有多痛?

醫學上把疼痛分為12級,級別越高感受到的疼痛感就越大。

最低的疼痛感是第一級被蚊子叮咬,而第十二級就是母親分娩時的感覺。

“分娩的痛,就像有人從你的鼻孔裡擠出一個西瓜;


或者是有人用尖頭皮鞋不停踢你的肚子。”

這句出自紀錄片《人生第一次》中的臺詞,最近惹哭了不少人。

這部由秦博導演的紀錄片,通過展示了12個對中國人意義重大的人生斷面,用無數個“第一次”勾勒出人生的輪廓,以點帶面、見微知著,表達中國人生活觀和生存哲學。

它好像我們身邊的窺探器,追蹤了我們一生中眾多“第一次”的重要節點,拍攝、截取、串起在這12個主題內容中,組成我們成千上萬普通國人的日常縮影。

紀錄片《人生第一次》爆火:每一位母親和孩子,都是生死之交

而第一個故事,名為《出生》

第一集開頭,就對幾位體驗機器模擬分娩陣痛的男性進行特寫。

無一例外,模擬體驗開始後,男士們都臉色蒼白,冷汗直流,一邊捂著肚子,嗷嗷直叫,一邊忙不迭地擺手祈求停下:“可以了,真的可以了”。

紀錄片《人生第一次》爆火:每一位母親和孩子,都是生死之交

對於這些體驗的男性來講,這樣的痛隨時可以因為自己無法承受而停下來,但對於全天下的母親來說,這樣的撕心裂肺的痛,會持續十幾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而且沒有人可以逃跑和叫停。

透過丈夫的“哀求”、穿越搖搖晃晃的生門,我們彷彿真的讀懂:

一個女人在決定生育那一刻,有著怎樣的一腔蠻勇。


01

  • “第一次見,你還在哭,我卻笑了,也不疼了”

都說二胎比頭胎容易生,吳麗輝卻沒有這種感受。

打了催產素後,宮縮如潮水般不斷湧來,她一邊攥著手機勉強數著肚子發緊的節奏,一邊忍不住用力握住床欄,雙手骨節發白。

紀錄片《人生第一次》爆火:每一位母親和孩子,都是生死之交

“痛死了,痛死了!”

就是她兩個小時內唯一的感受。

她期盼著自己快點進入臨產狀態,這樣她就可以打無痛了。

“無痛麻醉”,聽起來很誘人,但它卻是分娩過程中最痛的一針。

無痛分娩所使用的針比一般醫用要粗,它會穿透孕婦腰部的脊椎孔,再將利用細小導管帶著麻藥沿針體進入硬膜外腔,實現麻醉。

紀錄片《人生第一次》爆火:每一位母親和孩子,都是生死之交

只是相比於分娩鎮痛,這樣的穿刺之疼更像被蚊子輕輕地叮了一口,吳麗輝終於發現自己能夠輕鬆地喘兩口氣,她笑著說,麻醉師就是人間的天使。

情況穩定後,她見到了前來陪產的丈夫,吳麗輝哽咽著說:“第一胎的時候你說不生二胎了。”

或許她還有一句話沒有說完:“可是帶這個生命來著世上,我不後悔。”

關於每一個新生命的降臨,似乎都離不開喜悅、淚水,卻忽略了那之前母親的疼痛。

認識一位不太幸運的母親,她的產後“直播”,讓我們一眾寶媽揪心不已:28小時,只開一指。

妊高症,宮頸囊腫等,讓她根本等不到麻醉劑發揮作用,只能剖腹。

一夜未眠,她全程不敢鬆一口氣、也不敢睡。

那種清醒著被剖開肚皮的感覺,是她這輩子都揮之不去的噩夢。

她說:“真的太疼了,整個人精氣神全沒了,但我感恩我的孩子好好的。”

想起一句話:每一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

每個孩子背後,都有一位母親曾豁出性命也要把自己的寶貝帶到這世上。

那個一生中最愛你的人,永遠只有母親。


02

  • “第一次與你有關的抉擇,我還是想給你最好的”

和吳麗輝一家的快樂氣氛不同。

周婷的丈夫,正在產房外焦急地等待。

36歲的周婷,已經在待產室躺了十幾個小時了,這是她第一次當媽媽。

和很多母親一樣,周婷更傾向於自然分娩,任憑家人和醫生怎麼勸說,她都想再試一試。

隨著陣痛地展開,周婷喃喃地說:“加油貝貝,再不努力的話,我們就要去挨一刀了。”

紀錄片《人生第一次》爆火:每一位母親和孩子,都是生死之交

吳婷的情況不算好,十幾個小時過去,宮口卻只開兩指。

催產素一打上,孩子的胎心就慢了下來。

而彼時,她高燒38度。

這時候發燒有多可怕?

母體高燒影響著宮內羊水的溫度,不僅會產生各種易感風險,甚至可能因為羊水渾濁導致胎兒窒息。

寶寶的平安重要過一切,周婷沒有再堅持順產。

生孩子,說是有的選,其實沒得選。

媽媽圈子裡,曾流傳著一條“生產鄙視鏈”:順產>順產用無痛>剖腹

如果我能承受十萬分的疼,絕不用無痛增加萬分之一對你的傷害;

如果我能夠與你共同體驗每一次產道壓迫,絕不用剖腹來增加你來到世間可能感受的任何風險;

雖然這樣的拳拳之心無關科學,卻無一不在說明:

如果讓我在任何痛苦與你之間作選擇,我的選擇將永遠是你啊。

曾看過一網友在微博上分享自己順產後的感受。

網友說:順產生了三天,疼了三天,因為自己用不上力,助產要壓肚子,生完孩子幾天肚子都是紫的,生完宮縮又疼了兩天,真的每時每刻都在哭。

紀錄片《人生第一次》爆火:每一位母親和孩子,都是生死之交

想起泰戈爾曾說過的一句話:

我們的生命是天賦的,我們只有獻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人生第一次與世界相見,必須經歷由大難到大喜的過程。

若沒有一個人的至痛,也就沒有另一個人的快樂。

正因為生命的降臨與成長這樣艱難與曲折,才值得我們一年又一年的慶祝。


03

  • “我願把唯一一次的生命給你,如果可以”

關於萬物之始,我們總是心存浪漫,然而,對於其中的艱難,有時我們卻無法預料。

27歲的向爽,因先天性心臟主動脈瓣二葉畸形,需要接受心臟外科手術。

只是她還是一個孕婦,懷的是雙胞胎。

紀錄片《人生第一次》爆火:每一位母親和孩子,都是生死之交

手術很複雜,小孩子的死亡風險大概在30%左右,保大人還是保孩子,是向爽的丈夫王翔這輩子面臨的最難的選擇題。

雙手握緊了又鬆開,王翔紅著眼睛,啞著嗓子囑託醫生:“以大人為主,麻煩你們了。”

用顫抖的雙手簽下手術風險承擔責任書後,王翔深呼吸幾口,調整心情後來到向爽的病房,給妻子加油打氣:

“明天你肯定沒事的,不操心不操心。”


“他們跟我講了很多,你就相信自己手術情況好,醫生嘛,有些東西肯定講最壞的。”

紀錄片《人生第一次》爆火:每一位母親和孩子,都是生死之交

向爽不擔心,為了孩子她什麼都不怕,她說:“我心裡有數。”

兩個寶寶的名字,向爽早就想好了,一個叫春和,一個叫景明。

這是她夢裡夢見的名字,也寄託著她對孩子的期望:春和景明,波瀾不驚。

手術如約而至,期間,向爽心臟三次停頓,這不僅意味著低氧、低血糖,高血鉀的風險也增大,每一項的危險都直指肚裡的孩子。

紀錄片《人生第一次》爆火:每一位母親和孩子,都是生死之交

所幸,向爽與她的孩子扛過這一劫,孩子們在媽媽肚子裡又呆了一個多月後,跌跌撞撞地來到了這世上。

一切都好,母子平安。

有句話說得好,冒險生子的母親,很難去說他們是母性的偉大,還是生命的賭博。

孕育恰是一道門,門外是新生的喜悅,門內是觸手可及的死亡。

許多時候,我們歌頌母愛,並不是綁架女性去冒險,而是真誠地希望所有蠻勇都被呵護,所有心願都被成全。

但請不要忘記,我們是一個女兒、是一個妻子,更是一個成年人,而這些身份都在“母親”之前。


04

美國2008年的一份生育後女性的盆底功能篩查數據顯示,69%的女性有產後損傷,其中20%為嚴重損傷。

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患病率從高到低依次為:

陰道鬆弛、尿失禁、子宮脫垂、陰道壁膨出、性功能障礙、尿頻、肌力下降、盆腔疼痛、恥骨聯合分離及尿瀦留。

紀錄片《人生第一次》爆火:每一位母親和孩子,都是生死之交

然而,即使面對如此之高的患病率,在中國,平均每天有五萬人來到這個世界,這些孩子中的大多數,是在全國21萬名產科醫師和18萬名助產士的幫助下來到世間。

有無數女人,依然堅定不移地選擇成為母親。

每一個看似無所不能的母親,都曾在背後咬牙忍下了多少心酸和疲憊。

不要再秉著“女人不生孩子人生就不完整”的愚昧觀念,把女性當成生育工具。

願意生孩子的女人,不是為了養兒防老,不是為了完成某個任務,更不會是為了所謂的傳宗接代,延續香火。

只是因為愛。

願每個母親都被心疼,被珍惜,也希望每個母親無論何時都能好好的愛自己。

因為她們,真的是這世上最偉大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