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年過去 重返插隊東昇村


何鈺培

闊別三十六 重返東昇村

2016-03-14 20:14:08

三十六年前的1975年,在新會縣外海公社東昇大隊插隊務農近七年後,我終於可以告別鄉親回到廣州。回城之後初初幾年,尚與隊上一些在鄉時關係較好的社員有過往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便疏於聯絡,之後更是失卻關係。但前幾個月我曾回鄉,並在網上寫了篇附圖日誌《外海行》,一個偶然的機會,讓當時東昇二隊社員惠如的兒子看到,拿著電腦給他媽媽看:可認識這個東昇知青何鈺培?惠如說認識。惠如與我老婆同一生產隊,那時同是青年婦女,五個女仔集體同宿一屋,關糸情同姐妹。憑著這條線,東昇的村民便很多也知道了我們,分別有不同的農友打電話找我們敘舊。半個月前,原三隊的阿倫,打電話給廣州知青阿意,說:九月二十八日東昇村委會將舉行迎國慶敬老會,邀請村內男60女55以上長者晚上圍席宴。村委會也想我們知青也回去參加。阿意問去否?我說,去,當然去啦,見見生產隊的老朋友,難得機會!

昨天,九月二十八日上午九時許,我開著〝逍客〞,接了阿意、阿貞〔我的三妹,三隊知青〕,帶上阿芬〔現在的老婆,二隊知青〕直奔鄉下而去。阿倫在東昇祠堂等著我們,帶到村委會。村幹部書記、主任等已在恭候多時。現在的幹部都是三十多歲,全都不認識,但坐下來慢慢說起,他們的父輩我們都認識。中午的飯就在村委會大廳用膳。飯後便在阿倫家中坐坐,飲茶話舊。阿倫是一個爽朗的女人,比我少五歲,她老公阿牛也是三隊的,彼此皆認識,阿倫還拿出一張71年與阿貞還有幾個姑娘的合照,四十年前她們還是少女情懷,今日個個是婆婆。話說當年,真是滔滔不絕。

下午,阿芬的四個同床共寢的姐妹也在另一處等候,於是又轉到二隊地頭惠如的家。惠如的家很大,看來家境不錯。三十六年重逢姐妹情深歡喜雀躍,也翻出一幅71年照的十個同隊女青年的照片,也是四十年的模樣,個個都是雙辮子,大襟衫,青春年少。昔日同床異夢姐妹情,今日共敘婆婆義。屋內天井樹下五姐妹留下今天開心的笑臉。接著看望了宗偉哥。

宗偉當年與我同隊,經常一同下田開工,工餘我們相交甚深,一直與他保持友情從未間斷。阿倫與宗偉帶我們重返大基圍之路,沿著昔日上工開田的田徑,到當年汗滴禾下土的地方。因為這條路走得實在太多了,這裡留下我們數不清的回憶,甜酸苦辣皆有之,我們的青春年華就在這條小路上不斷地耗去,所以這條小路對於我們來說,真的是有特殊意義。沿著大基圍是一條不知盡頭的河涌,水鄉上,那時的主要交通運輸工具便是竹篙加農艇。男青年必須學會撐竹篙,我也不例外。那時,割了禾,生產隊便將田劃分給每戶自行處理田上的禾草。那就要自己到田整理晾曬,待到干時借用隊上的農艇把禾草運回家,我與阿芬齊心合力,把禾草搬上船,她在岸上拉縴,我在船尾撐篙。要拉九公里之遙,方才到家,起水又要擔上幾百米才算完事。真個是〝妹妹在岸上,哥哥在船尾,一步一杆往前走,汗灑水滴運薪火〞。當年情景依然歷歷在目。只有這種親身經歷,才會在幾十年後也要來看著昔日的土地河涌。到達良埠〔田地之名〕,但見河涌依舊,景色依然,卻沒有萬頃良田翻細浪之景象,只有連片魚壙。想當年看眼前思緒萬千。

晚上近六時,東昇村的敬老宴正式開始。東昇村有人口約兩千,老人近四百。今晚開圍大概也有四十桌。據說是請專門搞酒席的公司帶齊東西就地製作。有乳豬燒雞燒鵝羊腩多寶魚魚球冬菰明蝦連藕等等九菜一湯。無分主賓,湊齊十人便開圍。場面十分熱鬧感人。我也見到不少當年生產隊的農民兄弟舶朋友,幾十年不見都很高興。當年的青壯勞動力,生產隊的主幹,現都是花甲之人,幾十年的變化實在太大了。我還見到當年的老隊長澤叔。年已過九十,卻依然神采亦亦、紅光滿面,頭腦清晰,精爽力健。我與他合照一幅留念。難得!村主任書記等幹部的熱情真使人感動,更有些老友要留我們過夜,真是盛情難卻,但為免增加主人麻煩,我們還是雖有不捨也得辭別。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