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祸也是福,疫情恶化,可能成为欧美日一个科技颓势的转机

欧美日也有科技颓势?

欧美日可以说是当前发达国家的代名词,集中了全球最优秀的科技力量,但是欧美日一个重要科技领域却一直都处于“颓势”,这就是移动支付。

准确的说,欧美日发达国家并非在移动支付技术本身落后,相反,中国的移动技术本身很多都是从发达国家学习来,欧美日到目前为止在移动通信技术上仍然领先。

欧美日真正烦恼的,是移动支付的普及率。

是祸也是福,疫情恶化,可能成为欧美日一个科技颓势的转机

移动支付普及率,是移动互联网技术深入生活的重要指标,移动支付普及率越高,互联网对线上线下购物、线上金融、交通、服务等多个行业,都会产生很强的推动力。

中国移动支付比例目前已经达到86%以上,而欧美日移动支付比例和中国相差很远,而且想要提高几乎举步维艰。

欧美日移动支付普及率

先看看日本。早在2015年,中国移动支付比例已达到60%,而日本却只有18.4%。

为了提高移动支付比例,说日本几乎焦头烂额不为过。

日本经济产业省在2018年4月通过“无现金愿景”规划;2019年2月,还安排了首相安倍,在众目睽睽之下用平板电脑体验刷脸支付。最后安倍虽然支付成功,但还是掩饰不住慌张说:虽然有点紧张,但觉得老年人也可以适应这种简单的操作。

是祸也是福,疫情恶化,可能成为欧美日一个科技颓势的转机

安倍对移动支付的慌张,从侧面反应了大部分日本人对移动支付的态度。“无现金愿景”规划预计,2025年日本无现金支付(包含移动支付)比例的目标也只有40%。

再看看美国。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的规模已经达到美国的50倍;即便到了2018年,管理咨询公司贝恩公布统计数据显示:中国80%以上的消费者使用移动支付;而在美国,主要的移动支付应用程序的使用率不到10%。

英国移动支付发展速度就很快,可移动支付普及率还是很低。新思界行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英国支付行业发展研究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英国移动支付普及率只有2%;2018年翻了8倍,但也只有16%。

是祸也是福,疫情恶化,可能成为欧美日一个科技颓势的转机

德国普及移动支付普及率也不算高,《南德意志报》预计要到三年后的2023年,移动支付普及率才能达到59%。

总的来说,相比中国,欧美日在移动支付普及率上,几乎可以说深陷“颓势”。

疫情带来难得机遇

新冠病毒有两种主要传播途径,一种是飞沫传播;另外一种是直接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就意味着线下支付的时候,只要用手递送物品,都有可能传播病毒,而现金支付和信用卡支付正好就可以传播病毒。

是祸也是福,疫情恶化,可能成为欧美日一个科技颓势的转机

二维码支付曾被誉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之一,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既不需要用手递送物品,扫完即走,避免疫情传播,还可以省下找钱的功夫和时间,甚至是减少排队时间,是疫情下最好的支付方式。

这个时候在欧美日推行移动支付,正好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是个推广移动支付很好的机遇,如果推广得好,有可能帮助欧美日国家破局移动支付的颓势。

实际上,即便是移动支付比例已经比较高的中国,疫情下,也有望进一步提高移动支付比例。

指尖君的真实体会是,疫情期间,在市场这些地方,原本很少使用移动支付的老年人,也越来越多使用移动支付。

是祸也是福,疫情恶化,可能成为欧美日一个科技颓势的转机

为应对疫情,国内还出现了“无接触商业”的概念,包括无接触餐饮、无接触物流等等,这些领域的发展也需要基于较高的移动支付比例。

不过,随着欧美疫情进一步恶化,欧美多个领域可能陷入停滞,可能也加大了推动移动支付比例提高的难度。

参考文献:

01.《移动支付,日本落后了吗?》人民日报海外网

02.《中国使用移动支付比例高达86% 普及率全球第一》凤凰网

03.《英国移动支付比例相对较小但发展迅猛》新思界

04.《智能手机普及率如此之高,但为何美国的移动支付没能发展起来?》腾讯新闻

05.《外媒:论移动支付规模,去年中国是美国50倍》新浪科技

06.《日本移动支付栽了大跟头!且看移动支付在各国发展 》移动支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