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哥哥一句話“威脅”,13歲姐妹躲山上4天3夜,帶了書本臺燈菜刀鍋爐大米

張家界13歲姐妹深夜回家了,躲山上4天3夜沒忘讀書

今日女報譚裡和工作室 首席記者 譚裡和

“剛才,我女兒和侄女自己回來了,感謝這幾天這麼多熱心人的關心!”3月12晚上11點半,家住張家界市永定區溫塘鎮羅塔坪鄉檳榔坪村六字坎組的麻女士給今日女報譚裡和工作室記者打來電話,離家四天三夜的13女兒小欣帶著小她半歲的堂妹小玲自己回來了。

據今日女報譚裡和工作室3月11日報道,3月9日早上8時許,13歲的小欣和堂妹小玲從家裡出走,當地警察以及村民數十人尋找三天兩夜未果。報道引發眾多網友關注的同時也讓人揪心。

在長沙紅星市場做水果生意的麻女士告訴記者,在其女兒和侄女失蹤當天,她已經從長沙動身回張家界老家接孩子。“因為現在的疫情,我們想帶孩子們來長沙住幾天。誰知,我剛到張家界市區就接到了老家來電,說孩子失蹤了。”麻女士說,“為了尋找女兒和侄女,這幾天我們很多人幾乎沒有閤眼。”


因哥哥一句話“威脅”,13歲姐妹躲山上4天3夜,帶了書本臺燈菜刀鍋爐大米

3月9日,孩子失蹤當天,當地發佈的尋人啟事。


兩個小女孩為什麼離家出走?

連日來,在麻女士和丈夫鄭先生的不斷追問下,其15歲的兒子小兵說了實話。

“孩子離家前一天,他們兄妹之間發生了一點小矛盾,哥哥開玩笑說要打她們,兩個妹妹當真了。”鄭先生說,他們一家和弟弟一家都在外面做小生意,他家的兩個孩子和弟弟家的兩個孩子都跟爺爺奶奶在張家界老家生活,“為了生計,我們2月初就來長沙了,因為疫情,孩子們都沒有開學,在家裡比較鬧騰,難免發生點小矛盾”。

3月12日下午,在尋找孩子四天三夜未果後,麻女士冷靜下來,仔細清理了孩子們的東西。

“清理的時候,發現我女兒有兩件羽絨服以及一件棉衣不見了,讀書的書包也沒有看見,我侄女平時背的小揹簍也不在家裡,另外,家裡的手電筒以及一盞上了電池的檯燈也不見了。”麻女士說,“婆婆清理家裡的鍋碗瓢盆以及一些吃的東西時,發現也少了一些,而每天和孩子們形影不離的小狗也失蹤了。”

“結合她們哥哥講的情況,我們猜測,兩姊妹離家出走是事先策劃好的。”麻女士非常擔心,孩子離家這麼久,年齡還這麼小,且現在外面疫情嚴重,一旦遇見壞人後果不堪設想。“找孩子的這些天,腳底都走麻木了,眼淚流乾了,但總覺得睡一覺孩子就會自己回來。”


因哥哥一句話“威脅”,13歲姐妹躲山上4天3夜,帶了書本臺燈菜刀鍋爐大米

離家出走時,兩姐妹從家裡帶走的生活工具、食品以及書本、作業本。


驚喜出現在3月12日晚上11點半。

“迷迷糊糊聽到有人敲門,爺爺打開門,發現兩個孩子站在門口,凍得渾身瑟瑟發抖。”麻女士說,家裡很快給孩子生起了火。

隨著對小欣和小玲的詢問,這四天三夜的疑惑也被解開。

小欣說,她們確實是為了“躲避”哥哥的“欺負”不得已離家的。但兩個小女孩也知道肺炎疫情很嚴重,不敢離家太遠,姐妹倆選擇了離家兩公里的一座山上。

為了能夠讓這次離家在生活上有保障,姐妹倆列出了生活必需品清單,帶了奶奶做的十多個餈粑,帶上了米、鍋碗瓢盆、打火機、手電筒、檯燈以及禦寒用的衣服。擔心在山上遇到下雨,她們還帶上了塑料布。

3月9日一早,趁爺爺出去放牛的時候,兩姐妹把準備好的東西裝在揹簍裡,背上書包,帶上家裡的小狗,直奔兩公里外的那座山。

來到山上,小欣和小玲用山上的木棍套上塑料布,支起了一個小帳篷,用帶來的羽絨服墊在地上當床,用棉衣當被子……


因哥哥一句話“威脅”,13歲姐妹躲山上4天3夜,帶了書本臺燈菜刀鍋爐大米

兩個13歲女孩在山上自己搭建的孝帳篷裡過了四天三夜。


“肚子不餓的時候,她們就看書寫作業,餓的時候,就生火烤幾個餈粑或煮點米飯,沒有菜,光吃飯。”麻女士說,3月12日當天晚上,她和家人到了那座山上,看到孩子們這幾天生活的情況,很是心疼。

3月13日上午,麻女士和丈夫把孩子們帶的東西做了清點,清單讓現場的人既心疼又佩服:書、作業本、考卷、菜刀、鐮刀、洗髮水、餈粑粑、米、檯燈、小箱子、火鍋爐、鐵錘、水果刀、鍋、肥皂、蠟燭,以及鋁盤若干個……兩個小女孩幾乎把野外生活的工具都帶上了。

“為了生活我們也是沒有辦法。”麻女士說,她們一家一直在外面忙,“孩子們從小就跟爺爺奶奶生活,我們不在孩子們身邊,有些矛盾沒有及時疏導,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很大。經過這次教訓,我們一定會多跟孩子們溝通。感謝這幾天這麼多熱心朋友的關心!”


思考:

小孩是否要帶在身邊?對於孩子之間的吵鬧如何引導?平時如何教育孩子面對“威脅”?如何培養孩子的野外生存能力?關於孩子的教育,你有什麼想說的,請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