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獎之下,蘇州如何復產生豬,新增9家萬頭豬場,蘇北建域外基地

豬肉價格持續上漲,引發關注。為加快生豬復產,各級政府也紛紛出臺政策鼓勵生豬養殖。根據省政府2月26日發佈的《江蘇省進一步促進恢復生豬生產政策舉措》

重獎之下,蘇州如何復產生豬,新增9家萬頭豬場,蘇北建域外基地

(“新九條”),江蘇對年出欄商品肉豬萬頭以上的規模豬場給予重獎,出欄1萬頭商品肥豬,省財政給予100萬元獎勵,超過的有一頭獎一頭。對設區市前三名分別給予800萬元、600萬元、400萬元的獎勵。下達蘇州市恢復生豬生產2020年度目標任務為生豬出欄96萬頭、存欄56萬頭。

3月2日,蘇州市出臺獎勵政策,在省政府政策舉措上進一步加碼,對年出欄商品肥豬5000頭以上的規模豬場給予50萬元,超過5000頭的,據實獎勵。對年出欄500頭以上、5000頭以下的規模豬場,獲得省財政2%貼息貸款的,再給予1%的貼息。對新增種豬,每頭獎勵1000元,對完成任務的市(區)獎勵1000萬元。

養豬補貼發到飛起,重獎之下,蘇州的生豬復產情況如何?怎樣才能完成生豬出欄96萬頭、存欄56萬頭任務?

仔豬、種豬價格暴漲

不僅是豬肉價格上漲,仔豬、種豬價格都飛上了天。“2月22日,我到沭陽提了23只小豬,50斤一隻,每隻2000元,23只小豬4.6萬元,按仔豬肉40塊錢一斤買的。”吳中區金庭鎮蔣東村養豬戶張軍忠養了十幾年豬,從沒遇到這麼高的豬肉價格,也沒買過這麼貴的小豬。目前養豬利潤是前兩年的3倍,巨大賺錢效應吸引社會資本加速進入這一領域。僅根據上市公司公告,新希望2020年投資43.59億元,打造10個養豬基地,累計增產生豬308萬頭/年,天邦投資30億,2020年將在安徽滁州建造出欄500萬頭/年養豬場,牧原2019年年出欄量1025萬頭,2020年出欄量將提升到1750-2000萬頭。“大的上市公司、養殖企業,都在買小豬苗,價格水漲船高”。張軍忠說。

重獎之下,蘇州如何復產生豬,新增9家萬頭豬場,蘇北建域外基地

庭山村正風小橋頭三組的養豬大戶沈成寅向記者抱怨,他買的種豬70斤一隻,5500元,“豬婆30斤一隻,2500元,小豬玀30斤一隻1600元,生豬復產,養豬成本越來越高”,最貴的是公豬,一隻就要9000元。

新增9家萬頭養豬場

2020年,我省恢復生豬生產目標任務為存欄1044萬頭、生豬出欄1800萬頭。蘇州市農業農村局畜牧處朱凌雲處長介紹,蘇州市今年出欄任務96萬頭,存欄任務56萬頭,共152萬頭。蘇州養殖場規模比較大,總共27家2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集中在沿江三市張家港、常熟、太倉,目前存欄3.6萬頭,年產能近19萬頭,散養養豬戶存欄不到2000頭。

重獎之下,蘇州如何復產生豬,新增9家萬頭豬場,蘇北建域外基地

據朱凌雲介紹,蘇州的措施一是今年增加了9家萬頭規模以上養殖場,出欄可以達到40萬頭,二是恢復產能,根據省裡的“豬九條”,蘇州3月2日會議出臺的獎勵政策,最近蘇州市有關領導分頭到吳江、吳中、崑山等十個板塊督導。目前農業部門到各地買母豬,而八十九十斤的商品豬,養四個月就可以出欄。此外,蘇州推行了一個“非洲豬瘟撲殺保險”,如果萬一傳染了非洲豬瘟,豬瘟撲殺給予每頭1200元補償,能繁母豬加1000元,商品豬加500元,這兩天常熟等地開單了,為養殖戶增強保障措施。“這些,都大大增強刺激了養殖戶的信心。”

散養戶願意養但風險大

蘇州去年出欄20.33萬頭,目前存欄3.6萬頭,年產能近19萬頭,對照年度目標,還有不少距離。比如10個市(區)當中,吳中區一共只有400多頭,主要在甪直、東山、西山,其中能繁母豬不到100頭。吳中區2020年任務是存欄5.9萬頭,出欄10.1萬頭,總共16萬頭。該區甪直鎮4月份即將開建4萬頭規模養豬場。

重獎之下,蘇州如何復產生豬,新增9家萬頭豬場,蘇北建域外基地

蘇州主要措施是建設大的保供基地。生豬生產有個時間性,今年生豬根本來不及養,各部門動員起來,通過各種不同的途徑,扶貧機制、園區合作渠道,確保完成生豬生產任務,另外的辦法是,到域外蘇北主產區建域外基地,通過生態補償方式,爭取生豬指標。生豬產能的恢復,一是存量,將本地生豬產能恢復起來,二是增量,新建規模養殖基地,三是建域外基地。

“一旦染上非洲豬瘟,就會帶給養殖戶毀滅性的打擊,養殖戶很難承受。”朱凌雲提醒說,儘管散養戶希望養豬,但是風險非常大,所以,既不反對也不鼓勵。規模以下的具備養殖設施的可以養,但是東、西山規模養殖,就會有汙染,可以養,但不鼓勵,要有汙染治理設施,要有消納農田,要有雨汙分流。

太湖五公里一級保護區範圍不允許新建規模養殖場。吳江離太湖4.8公里處,原先準備建設一個萬頭規模養殖場,因不到五公里,最後放棄了。東、西山,臨湖,胥口不允許建規模養殖場。散養的可以養20頭存欄50頭出欄,有不少是政府出錢給養豬戶建了環保設施。

養豬賺大錢還有兩三年

沈成寅的合作社中有六七家在養豬,總共23只母豬,三隻公豬,小豬140只左右。他認為,養豬將有三年左右高利潤。

重獎之下,蘇州如何復產生豬,新增9家萬頭豬場,蘇北建域外基地

“全國豬肉缺口1145萬噸,母豬缺口2000萬頭,我這裡,從2016年、2017年每年生產500多頭,最起碼每天殺一頭,最多一天殺七八頭豬,供不應求,過年每天殺三四頭豬是很正常的。我現在只有2、30頭,如果要投入復養,恢復到原來狀況,至少要一年半的週期。因為小豬剛剛提來,二三十斤的豬,培養到母豬,五個半月可以配種,懷小豬要140天四個月,小豬要長成商品豬,需要六個月。要恢復到原來存欄量,最起碼一年半的時間。”張軍忠說,2021年隨著各地生豬產能的逐漸恢復,豬價應該有所走低,但豬價要進入明顯下跌週期估計在2022年。

張軍忠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頭30斤小豬苗1600元,按養到200斤飼料成本,四個月1100元,500頭豬,飼料成本40到50萬。一頭豬的成本2700元。按市場價18塊錢一斤,出欄價是3600元,可以賺九百元。養得順當一點,自己屠宰,一頭起碼賺1900元,500頭可以賺100萬。

“對於養豬戶,養三四年都賺錢,如果遇到政策性風險,或者非洲豬瘟,虧一年,也許就把賺的錢都賠進去了。”所以,儘管政策獎勵、豬價高企,張軍忠還是很謹慎,至今買了23頭小豬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