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口罩被日本人痛罵的孫正義,曾靠"時間機器"成為日本首富

日本前首富孫正義,最近比較鬱悶。

為啥?因為他幹了一件好事,卻被日本人痛罵!

怎麼回事?

1

3月11日晚,孫正義在推特上發文表示:願意為抗擊疫情提供幫助,首批將捐贈100萬份簡易PCR檢測試劑。

捐口罩被日本人痛罵的孫正義,曾靠

(孫正義的推特)

但讓孫正義萬萬沒想到的是,自己這一舉措非但沒有人感激,反而引起了眾怒。

日本網友一擁而上,集體炮轟孫正義。

面對鋪天蓋地的罵聲,孫正義不得不放棄捐贈試劑盒計劃。

2天后,執著的孫正義,又在推特上表示,願意向養老機構和醫院捐贈100萬個口罩。

捐口罩被日本人痛罵的孫正義,曾靠

(孫正義的推特)

不過這次,日本網友又是指責聲一片。

好人難做,說的就是孫正義。

問題來了,為什麼"好人難做"呢?

其一,好人做好事,他人未必認可。

孫正義捐贈試劑盒之所以被罵,是因為很多日本網友認為,這會引發更大的混亂。

其邏輯是,放開檢測,會導致患者蜂擁到醫院,擠兌醫療資源。

捐口罩被日本人痛罵的孫正義,曾靠

(日本網友評論)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在部分日本網友看來,試劑盒是定時炸彈,沒有試劑盒,就沒有炸彈了。不檢測,就沒有病毒了。

其二,好人做好事,他人可能會要求做得更多。

孫正義好不容易從海外買來一批口罩,日本網友擔心擠佔醫療機構資源,這個可以理解,但要求孫正義自己製造口罩就太過分了吧。

捐口罩被日本人痛罵的孫正義,曾靠

捐口罩被日本人痛罵的孫正義,曾靠

(日本網友評論)

不過,我們不能簡單地把這些日本網民歸為"噴子"。

實事求是,他們的反對之聲,也並非全無道理。

2

其實談到孫正義,就不得不提他投資馬雲的事。

20多年前,阿里巴巴還是默默無聞的小公司。

當時馬雲為了擴大經營,接連見了32個投資人,其中就包括我們非常熟悉的雷軍、柳傳志等大佬。

但當時,大佬們普遍不看好,他們認為馬雲描繪的藍圖,並沒有那麼大價值,風險極大。因此,馬雲一分錢沒拿到。

這時候,日本軟銀的老總孫正義,投了馬雲2000萬美元。據說,孫正義接見馬雲就談了10分鐘,原本想投5000萬。

但就是這2000萬,給孫正義帶來了將近3000倍的收益,五六百億的財富。

雖然軟銀後來不行了,但因為投資了阿里,孫正義仍然一度位列日本首富。

捐口罩被日本人痛罵的孫正義,曾靠

我們知道,孫正義這個人呢非常厲害,他從18歲開始白手起家,現在個人資產220億美金,在全球富豪榜排名第43位。

他能在別的投資人都不看好馬雲的時候,果斷下注,這就體現了他非同一般的見識。

所以,在這裡,不得不提一下讓孫正義自創的"時間機器"理論。

3

在孫正義的投資哲學中有一條是著名的"時間機器理論"

所謂"時間機器",就是指美國、日本、中國這些國家的IT行業發展階段不同。

在日本、中國這些國家的發展還不成熟時,先在比較發達的市場如美國開展業務,然後等時機成熟後再殺回日本,進軍中國、印度,就彷彿坐上了時間機器,回到幾年前的美國。

國際上的實際案例也有很多,隨便上幾張圖:

捐口罩被日本人痛罵的孫正義,曾靠

捐口罩被日本人痛罵的孫正義,曾靠

捐口罩被日本人痛罵的孫正義,曾靠

正是靠著這個理論,孫正義投資了一批優秀的互聯網企業,自身身價也是水漲船高。

捐口罩被日本人痛罵的孫正義,曾靠

很顯然,"時間機器"理論也可以用在我們做生意、經營上面。

就比如,很多的新興行業、新興項目,都是先從沿海城市或者一線城市開始的。

然後再到二、三線城市,然後再到四、五線城市,最後再到鄉鎮。

這就給我們一個啟示:

不要跟著日本人群嘲孫正義這樣的商業大佬。多看看他們的投資哲學,越是最前沿的城市、地區,越是要去聽、去看、去學,才能更容易發現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