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一線的最美身影」駐村幹部張新華:戰“疫”要拿下戰“貧”不落下

“我作為一名包駐村幹部,不僅脫貧攻堅要衝在一線,抗擊疫情更要衝在‘疫’線。”

“守護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就是在守護家鄉父老鄉親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就是在守護脫貧成果,提升脫貧質量。”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防控攻堅戰打響後,周口市沈丘縣周營鎮駐村幹部張新華積極響應,緊急動員,第一時間趕赴所包駐村——歐營村,組織村“三委”班子成員,在主要路口設立監測值勤卡點,搭建臨時指揮棚,迅速進入戰鬥角色,帶領駐地黨員幹部投入到戰“疫”工作之中。

堅守在“疫”線的40多天裡,他每天吃住都在村監測卡點,負責對來往車輛與人員登記、測量體溫、消毒,並一次次提醒村民“減少外出、勤洗手、戴口罩,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帶領村“三委”幹部,入村宣傳、排查、走訪,一個都沒落下。

入村走訪排查疫區返鄉人員,再危險都要上。為了澄清重點區域返鄉人員底子,他率先深入村組排查疫區返鄉人員,向群眾宣傳防疫防護知識,每一次都是與重點區域返鄉人員“最近距離的接觸”,面臨被感染的風險,但他從不畏懼。

疫情防控不忘經濟發展。隨著近期疫情防控向利好趨勢發展,張新華便利用在村疫情監測路口執勤的時間,又把年前村裡“敲定”的發展優質林果種植計劃,重新提上了議事日程。“原來這個項目,春節前就跟省農科院達成了合作意向。計劃前期規模流轉土地發展150畝果園基地,基地內新栽植冬棗,車釐子,杏樹,無花果,蘋果,李子等優質果樹。由於新栽樹齡小,前三年果樹基本不結果,要麼結果很少。我們決定在樹下套種紅薯、花生等經濟農作物,每年一畝地可淨收3000元左右。待果樹結果後,初果期每畝年收入在2萬元左右,到了盛果期,經濟效益更可觀。”張新華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產。張新華介紹,眼下麥田管理、大棚西瓜移栽已告一段落;果樹移栽、中藥材種植等項目正在實施。這樣以來,歐營村就可以在原有扶貧產業項目的基礎上形成一個產業鏈或者產業片,將對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提升脫貧攻堅質量有了可靠保證。“疫情終將被戰勝,鄉村振興的美好前景就在眼前!”

警報不解除堅決不離崗,戰鬥不全勝決不收兵。張新華勇於擔當作為、擔當有為,努力實際踐行初心和使命,彰顯共產黨員模範先鋒本色,並贏得了駐村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的熱情“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