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現代眼光審視《寡人之於國也》,其思想和表達方面存在哪些問題?

趙昱斌


《寡人之於國也》一文,通過孟子與梁惠王的一段對話,表現出孟子"仁政"思想。用今天的眼光審視,我個人覺得孟子的仁政思想一點代面的舉例表達均具有一定侷限性。

孟子以舉例的方式反對戰爭

反對戰爭,善待國民。用今天的眼光來看,缺少國際的全局意識。發動戰爭必然殃及國民,不發動戰爭,但是必須保持強大的戰鬥力。只是一味的對內親民,不發展國防勢必沒有能力抵禦其他國家的侵犯與掠奪。

孟子列舉了做好幾項民生可實行仁政,以王道統一天下。

用現代的眼光審視,孟子的仁政不過是民生的一部分。孟子強調"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突出了只有實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天下。在那個時代,對於孟子所例舉的人生是小民生,做好國民的吃穿住行,就可以定位為仁政了。當今社會的民生是大民生。國民已經不是滿足簡單的衣食住行,追求更高更好的物質享受的同時,還向往精神享受。孟子所向往的仁政與現代的國家治理相比,就顯得尤為侷限了。

孟子對梁惠王提出了法制、賑濟、擔當,可贏天下。

“現在,豬狗吃的是人吃的事物而不知道設法制止,路上出現餓死的人而不知道賑濟饑民,人死了反而說‘與我無關,是年成不好的緣故’這和把人殺了反而說‘與我無干,是武器殺的’又有什麼不同呢?

在那個年代,孟子說的都是事實,也都是關鍵,對時政必然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但是,在今天看來,孟子所強調的還是表面現象,或者是局部問題。而沒有抓住問題的實質,或提出系統的解決辦法。

小結

觀點也好,決策也罷,都有一定的歷史背景或者說具體環境。孟子作為大思想家,在那個時代,他與梁惠王的對話是忠良明智的諫言,關鍵而前衛,對推動時政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俗人老李


 《寡人之於國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現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論述瞭如何實行“仁政”以“王道”統一天下的問題。“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為文章點睛之筆,突出了本文主旨:只有實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這種“保民而王”的主張,實際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體現。

  文章中表現出的孟子的思想與主張。

  一 孟子是反對諸侯間的無休無止的相互征戰的,一句“王好戰,請以戰喻”充分把這種思想表露了出來。

  二 孟子認為應該讓利於民,讓民眾有得以休養生息的機會,他認為梁惠王自認為的“用心”於民,做的是遠遠不夠的,這與其他國家不知滿足的一味向民征斂只是“百步”與“五十步”的區別。

  三 孟子向梁惠王表明了自己治民的理想,具體地說,就是讓民擁有“五畝之宅”、“百畝之田”、“雞豚狗彘之畜”。不僅如此,孟子還非常重視教化,提出了“謹庠序”的主張,他的最高理想是黎民“衣帛食肉”,“不飢不寒”。

  四 孟子在自己論證的基礎之上,進一步指出面對上層貴族奢靡浪費,黎民飢寒交迫的社會現實,作為最高統治者的梁惠王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正是在接觸、交談的過程中,孟子與梁惠王彼此有了進一步瞭解,於是有了《寡人之於國也》這篇傳誦千古的政事問答。

寡人之於國也中的“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這些其實和我們現代人關心的環境保護、生態平衡及可持續發展等問題是一樣的。

勸學“學不可以已”“鍥而不捨”至今仍未過時,荀況所堅持的學習要堅持不懈,要有良好的學習態度這些對於現代的我們來說影響甚遠。

“可持續發展”雖然是現代人提出的觀點,但在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早已蘊含著豐富的環境保護理念和樸素的可持續發展思想。孟子的《寡人之於國也》便是這樣一篇具有超前性和現代意義的篇章。孟子生活在戰國時代,諸侯國統治者窮兵黷武,人民流離失所,矛盾對立更加尖銳,百姓連最基本的生活都難以保障。針對這種情況,孟子向諸侯國君遊說,宣傳 仁政 思想,要求統治者給百姓以最低限度的生活保障。這些思想對當代社會仍有借鑑意義,當前扶貧工作,是黨和國家重大決策,要求^兩不愁"、"三保障”與孟子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注:兩不愁:吃、穿不愁。三保障:醫療保險、兒童入學、住房有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