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3.15消費者日要來了說說那些年靠山寨盜版的武俠“神書”

馬上又到3.15了,相信又會有一批“坑爹貨”現出原形。


在圖書市場,“李鬼”同樣不少,但在我看來,大致就是兩種套路。


一種是暗度陳倉的盜版,比如四拼一的漫畫、八合一的張愛玲全集……


另一種則高明得多,明目張膽,卻又讓人哭笑不得,那就是偽書。


2020年的3.15消費者日要來了說說那些年靠山寨盜版的武俠“神書”


01

真正的金庸迷,就是連“金庸新”都讀過


金庸筆下的第一高手是誰?有人會說掃地神僧,或者獨孤求敗、黃裳……要我說,這些人的確很強,但都不如一人,那就是段子羽。


九陰真經、九陽真經、獨孤九劍、六脈神劍……反正金庸小說中的武功絕學,就沒有這位段公子不會的。更奇葩的是,他已跳出“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14本書,而是出自“金庸新”著的《九陰九陽》。

2020年的3.15消費者日要來了說說那些年靠山寨盜版的武俠“神書”


如果你見識過8、90年代的地攤文學,那麼看到這個名字一定會會心一笑。

與這位“金庸新”齊名的,還有“全庸”、“金庸鉅著”、“金庸力作”、“金庸名著”。他們個個著作等身,《大俠風清揚》《劍聖風清揚》皆出自他們之手……

2020年的3.15消費者日要來了說說那些年靠山寨盜版的武俠“神書”


一個風清揚,就頂了盜版武俠書的半邊天。除此之外還有“古家四公子”,分別是古龍著、古龍名、古尤、佔龍。儘管古龍本人也在寫小李探花的外傳,但速度根本趕上不這些民間作家。


《小李快刀》《燕十三的劍》《飛刀前傳》……一個李尋歡,撐起了盜版武俠的另一半天


儘管這些看來十分搞笑,但在我們天真無知的年代,卻不知有多少人入了坑。

1994年出版的《九陰九陽》,發行量就超過400萬冊。《大俠風清揚》《劍聖風清揚》也曾賣出30萬冊,創下銷售奇蹟。

2020年的3.15消費者日要來了說說那些年靠山寨盜版的武俠“神書”


說來也巧,我曾有幸“拜讀”過《九陰九陽》。用今天的眼光來看,此書堪稱YY修仙小說的鼻祖,在文筆上能甩不少起點文好幾條街。

主角段子羽先是各種奇遇,把所有武功學了個遍。不過性格狂放的他從來不講什麼俠之大者,而是信奉能動手絕不嚷嚷。

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的作者絕對是一名“張無忌黑”。書中明教眾人都是經驗大禮包,張無忌也因為猶猶豫豫,被段子羽分分鐘教做人。

2020年的3.15消費者日要來了說說那些年靠山寨盜版的武俠“神書”


最後的結局也沒有什麼“四女同舟何所望”,段子羽把所有紅顏知己收入懷中,詮釋了什麼叫小孩子才做選擇,成年人全都要。


02

哈利·波特與一切


正當金庸新、古龍巨準備再創新作時,武俠小說的黃金時代卻悄然落幕了。但是日子還是要過,山寨書還是要出,於是就有人開始打起了書名的主意。

《誰動了我的奶酪》暢銷的時候,市面上就有《我的奶酪誰動了》《我動了誰的奶酪》,甚至還有《誰動了我的稀飯》《誰動了我的肉包子》,每天吃著饅頭蘸腐乳的我,其實更想知道奶酪到底是啥味?


2020年的3.15消費者日要來了說說那些年靠山寨盜版的武俠“神書”

《明朝那些事兒》出版後,造句大賽也開始了——《老北京那些事兒》《水滸那些事兒》《幼兒園那些事兒》……要麼你把你家那些事兒也寫寫?

這類偽書中,最讓我一個“哈迷”印象深刻的還是《哈利·波特與豹走龍》,英譯名Harry Potter And Leopard Walk Up To Dragon。

2020年的3.15消費者日要來了說說那些年靠山寨盜版的武俠“神書”


還記得當時我是在一個書攤邂逅此神書,回家後就廢寢忘食地讀了起來。故事剛開始還沒跑偏,但沒多久哈利就和他的朋友們被一場酸雨淋成了小矮人,主線也從魔法變成了尋寶,還亂入了一名叫幹達爾夫的巫師。

當時還年幼的我看得半信半疑,直到有一天讀了《霍比特人》,才發現這分明就是在word裡查找替換,把比爾博換成了哈利·波特。至於幹達爾夫,就是走錯片場的甘道夫。

“豹走龍”被打敗後,哈利的冒險卻沒有結束。性急的中國作家又替羅琳寫出了《哈利·波特與黃金甲》《哈利·波特與大漏斗》……故事也不僅限於魔法,甚至還加入了中國傳統章回小說的元素。

比如《哈利·波特與避水珠》中的對話,讓人很懷疑是不是下一秒孫悟空就要來救場。

2020年的3.15消費者日要來了說說那些年靠山寨盜版的武俠“神書”


這時,一個聲音劃空而來:“蛛王!你這醜八怪休得猖狂,我哈利·波特來了!”

……

虎王道:“蒙你不殺之恩,我焉會撒謊。”

不過話說回來,這些書雖然質量欠佳,但只流通於盜版書攤。有時讀者明知是偽作,但依然會心甘情願地入坑,最後再把膝蓋獻給這些想象力豐富的“大神”們。


2020年的3.15消費者日要來了說說那些年靠山寨盜版的武俠“神書”

然而,有一類偽書卻打著正規出版的旗號,書名也完全照搬暢銷書,內容卻是東拼西湊,明目張膽地碰瓷。

譬如前幾年很火的《人類簡史》,當時網上就有一本包裝精美的偽書。乍看之下書名相同、封面設計也十分相似,但作者名字卻是不土不洋的“亞特伍德”。

2020年的3.15消費者日要來了說說那些年靠山寨盜版的武俠“神書”


書中內容更是乾脆照搬百度百科,科普程度甚至都不如《十萬個為什麼》。

待讀者發現李鬼真面目後,那些出版商早就賺得盆滿缽滿,不知去向了。


03

是腰封,還是妖風?


如果說《人類簡史》還是照貓畫虎,那麼“校訓系列”完全就是以訛傳訛了。

哈佛校訓的段子走紅的時候,一大批諸如《哈佛凌晨四點半》《哈佛校訓的24個啟示》《哈佛校訓20條人生箴言》等書就出版了,問題是哈佛大學都說過“這些校訓都是假的”。

2020年的3.15消費者日要來了說說那些年靠山寨盜版的武俠“神書”


最諷刺的是,這些書還有腰封,上面普遍寫著比爾·蓋茨、巴菲特推薦,西點軍校師生必讀,總之看了他們的推薦語,我覺得這些大佬們每天不幹別的,就是推薦書了。

再比如劉震雲的《一句頂一萬句》,書雖然是好書,但腰封上卻赫然印著“中國人的千年孤獨”,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牛不牛,咱比人家多孤獨十倍!

2020年的3.15消費者日要來了說說那些年靠山寨盜版的武俠“神書”


事實上,這些華而不實、誇大其辭、背棄閱讀靈魂的腰封盛行氾濫,也是我們讀書越來越浮躁的寫照。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讀書越來越急。沒有時間選書,就被那些寫著名人推薦的腰封牽著鼻子走。

書買到家後,不是束之高閣,就是囫圇吞棗地讀完。甚至有時我們連讀都省了,直接選擇聽書,20分鐘就能“吃透”一本書。相應的,那些偽書也少了,畢竟直接盜版翻印,省時又省力。

看著琳琅滿目的“名家推薦”“銷量超過聖經”……我突然懷念起從前,那時的書沒有精美的包裝,用紙也沒有那麼考究,配上簡單粗暴的字體,但即便是《九陰九陽》,也能讓我“寒夜讀書忘卻眠”。


2020年的3.15消費者日要來了說說那些年靠山寨盜版的武俠“神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