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38.5億美元收購Rockstar,能量飲料的“曲線救國”

繼收購中國休閒零食公司百草味後,百事公司戰略投資再落一子。

本週三,百事公司對外宣佈已達成協議,將以38.5億美元(合人民幣約268億)的價格收購美國功能飲料品牌 Rockstar Energy Beverages(以下簡稱“Rockstar”)。

百事公司董事長兼CEO拉蒙·拉古塔(Ramon laguta)在百事官方公告中稱,“公司在需求不斷增長的功能性飲料領域注資,這項有戰略意義的收購將利用百事的資源,既加速Rockstar的業績表現,又能釋放現有品牌(如Mountain Dew)在該領域的擴張能力。”如果監管機構批准,該交易將於2020年上半年完成。

Rockstar 成立於2001年,旨在為那些引領運動生活方式的消費者提供飲料,目前品牌在30多個國家有售(尚未進入中國市場),產品口味也很豐富,有30多種。

值得注意的是,百事自2009年起就與Rockstar簽訂了北美地區的分銷協議。除了Rockstar,百事公司在能量飲料領域的品牌還包括1964年收購的 Mountain Dew(激浪),該品牌旗下除了激浪,還有Kickstart(含有果汁的能量飲料)、GameFuel(含有茶氨酸和咖啡因,是一款為遊戲玩家設計的功能性飲料,於2019年初上市) 和 AMP。

那麼,百事為什麼要收購Rockstar,後者是個好標的嗎?以及更重要的問題或許是,持續的收購本身是否說明百事自身的產品競爭力在消退?

焦点分析 | 百事38.5亿美元收购Rockstar,能量饮料的“曲线救国”

Rockstar 部分產品,圖片來自官網

落後的百事

一個大的潮流是,人們對健康的擔憂,讓含糖飲料不再像以前那樣受消費者青睞了。零糖產品、能量飲料才是新寵。

可口可樂從原有經典可樂中分出“零糖”系列的生產線,公司在最近一季度表示,Coke Zero系列去年的銷售額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

零糖之外,能量飲料也成為新的業務增長點。能量飲料是指經過改變飲料中天然營養素的成分和所含量比例,達到在某種程度上調節機體功能的目的,以適應一些特殊人群營養需要的飲品。咖啡因是能量飲料的主要成分,有時也會含有瓜拉納、糖、牛磺酸、維生素等成分。

能量飲料在中國市場常和提神醒腦的“功能性飲料”聯繫,比如紅牛、東鵬特飲。而美國市場對能量飲料的定義則更寬泛,屬於軟飲料類別,一些功能性的果蔬汁、即飲茶、即飲咖啡,也屬於能量飲料。可口可樂咖啡和茶飲領域的銷售額也在2019年Q4增長了4%(由於收購了Costa)。

如今美國人的汽水消耗量和1986年持平,與此同時,能量飲料的銷售卻在增長迅速。根據Mintel的數據,美國的能量飲品總銷售額從2013年到2018年增長了近30%。

大勢之外,百事在能量飲料領域再出手,更直接的競爭壓力來自老對手可口可樂。

百事和可樂兩家巨頭一直在推動能量飲料的發展。但在這個細分領域,Monster Beverage(魔爪)在能量飲料市場已經處於絕對的領先地位。2015年可口可樂以 21.5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該公司 16.7% 的股份,並將旗下能量飲料業務併入Monster,同時成為魔爪的全球優先渠道合作商。

2019年,Monster Beverage 的營收達到42億美元,淨利潤11億美金。根據Beverage Digest的數據,Monster的銷售額佔到整個市場的 43%。同時,可口可樂在2019年的股價也上漲了15%。

相比之下,百事旗下的能量飲料品牌 Mountain Dew 2018年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只有6.4%。

焦点分析 | 百事38.5亿美元收购Rockstar,能量饮料的“曲线救国”

Mountain Dew 圖片來自官網

另外,在百事公司披露的文件中,公司稱自2009年起就與Rockstar簽訂了北美地區的分銷協議。這份協議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百事公司在能量飲料領域的其他動作。百事首席財務官休約翰斯頓(Hugh Johnston)如果交易結束,百事將能夠有機會與其他能量飲料製造商結成合作夥伴關係。

“激進”的百事

2020年2月,百事發布的2019Q4財報顯示,公司的有機收入增長了4.3%,收益和收入均高於華爾街預期,國際部門顯示出強勁的增長趨勢。然而對於2020年的評估,百事的表現低於分析師的預期,股價在盤前交易中漲幅不到1%。

對Rockstar的收購是近一個月百事公司的第二起收購交易。前不久,百事公司以50億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了國產零食品牌“百草味”。2019年7月,百事擬以1.31億美元收購五穀磨房26%的股份;2019年2月,百事花4.65億美元收購了肉製品公司荷美爾(Hormel)旗下的 CytoSport 業務(NBA球星庫裡曾為該品牌代言,品牌擁有植物蛋白奶昔、蛋白粉和蛋白棒系列產品)。

從投資策略上來看,百事在收購方面的策略一直是激進的,這與其競爭對手可口可樂不同。可樂的收購仍然專注在飲料行業,比如Monster Beverage、FUZE Beverages、Vitamin Water、Minute Maid Brands,而百事的業務除了飲料還包括零食和其他食品,比如樂事、桂格、Tropicana、SodaStream、Naked、Sabra等。

這麼做的好處在於能更早地淘汰、甚至是消化潛在的競爭對手,同時實現產品的多樣化。但持續的收購也拋出一個問題,百事自己的產品競爭力是不是在消退?

焦点分析 | 百事38.5亿美元收购Rockstar,能量饮料的“曲线救国”

Rockstar 部分產品,圖片來自官網

“必須擁有”的Rockstar?

在品牌初期,Rockstar 創始人Weiner發現紅牛進入美國很多酒吧,並且常見於和伏特加做混合酒飲,他看到機會來了。

和競爭對手相比,Rockstar因為同價格更大的罐體容量而被大家認可。舉例來說,原來以紅牛為代表的能量飲料多是8盎司的易拉罐,售價2美元,Rockstar 以同樣的零售價格(也是2美元),但罐身的容量幾乎是紅牛的兩倍,採用了啤酒常見的大號易拉罐,16盎司。後來Rockstar的競爭對手Monster 也推出了大號的能量罐,16盎司的飲料價格和紅牛 8.4 盎司的產品同價。

口味也是Rockstar的特點之一,目前Rockstar有37種口味,除了常見的檸檬、草莓、橙子、櫻桃等味道,Rockstar還有棉花糖這種獵奇口味。品牌還推出了一個“有機飲品”系列,從咖啡豆到糖的所有原料都是有機的。

在YouGov rating 的網站調研顯示,Rockstar 受到千禧一代消費者的歡迎(34%),粉絲用這些詞來形容Rockstar: 必須擁有、現代、高品質、無處不在、罪惡的快感。

焦点分析 | 百事38.5亿美元收购Rockstar,能量饮料的“曲线救国”

紅牛 圖片來源pexels

如果看美國整體的能量飲料市場份額,排第一名的是Monster、Red Bull(紅牛)緊隨其後,Rockstar則位列第三,三者的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分別是43%、25%和10%(Rockstar是2013年數據),而紅牛在國際市場的表現要好於Monster。

因為Rockstar一直是私有,福布斯2014年10月的採訪中提到,其2013年在美國的銷售額是8.21億美元,收入是6.7億美元。而美國網站Owler對Rockstar 2019年銷售額的推測大約是20億美元。

雖然在規模和市佔率方面,Rockstar都不如 Monster 和紅牛,但成熟的品牌、有辨識度的風格,於百事來說仍然不失為一次大膽的嘗試。百事自己未能在這個領域推出自有品牌產品,那這次收購則意味著百事階段性放棄自建產品,以另一種方式在該領域繼續擴大版圖。若前景良好,則是給百事增添了與可口可樂競爭的重要砝碼。

中國被認為是繼美國之後的第二大能量飲料市場。事實上,在這個領域國內也有不少創業項目:從幾年前做果蔬汁的Heyjuice、斐素、到做氣泡水和茶飲的“元気森林”,有復古國潮的氣泡果汁“漢口二廠”、中式氣泡飲“望山楂”、功能飲料F6、以及即飲咖啡品牌“nevercoffee”等。此外,更多細分領域的功能性飲料也有不錯的市場反饋,比如針對睡眠問題的飲料“晚安水”、以美容目的的口服產品(膠原蛋白、酵素等)、針對健身人群的蛋白水等。

獨立品牌被巨頭收購是一種信號,很可能鼓勵更多潛在的創業者入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