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明明很發達,發展的也很好,為什麼有些人感覺大連發展的不好了?

吾愛遼寧


對於這個問題,就看你站在啥角度看。大連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優越的自然環境,多彩的人文資源,中外朋友常把大連喻為世界東方的一位”富有魅力的少女”。在1945年以前大連的工業就比較發達,在舊中國那是鶴立雞群。從1945年起,歷經半個多世紀,大連人民創造性的勞動鑄就了令中外矚目的輝煌,大連的面貌日新月異。所以初次或很少來大連的人一定對大連讚不絕口,甚至如痴似醉。但是像我這樣土生土長的大連人或者經歷過大連前後幾十年變化的人卻沒有這種感覺。毛主席說得好,有比較才有鑑別。那麼咱們就比較一下。

1954年,大連機車車輛廠製造出中國第一臺蒸汽機車;1958年,大連造船廠建造的中國第一艘萬噸巨輪交工下水;1966年10月,亞洲最大的漁港——大連灣漁港建成,這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海洋漁業基地;1976年5月,中國最大的現代化油港——大連新港竣工投入使用;1984年,國務院決定把大連列為14個對外開放的沿海城市之一,之後,又將大連定位計劃單列市和付省級市;1993年8月,全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排出,大連居第8位。1993年大連港成為中國第二大港和最大的貿易口岸。總之,到本世紀初,經過幾十年建設,大連成為中國著名的港口、工業、旅遊城市,成為”蘋果之鄉”、”參貝之鄉”、”田徑之鄉”、”造船基地”、”航海搖籃”、”機車搖籃”、”軸承之都”、”足球名城”、”服裝名城”和”衛生城”。成為中國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成為帶動整個東北地區的對外開放”窗口”和”龍頭”。但是到了新世紀,大連就像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首先大連舉足輕重的機械製造業和電子工業輝煌不在甚至垮塌了。除了聞名遐邇的大連造船廠現在還行外,其他諸如很有名氣的瓦房店軸承廠、大連起重機廠、大連重型機器廠、大連機車車輛廠等都無足輕重了。不用說自行車、手錶、電視機、縫紉機廠,就連聲名顯赫的連江澤民、朱鎔基等都來視察過的大連華錄早就完了。至於大連鋼廠、大連化工廠等萬人大廠已經氣息奄奄。開發區曾經是大連一面鮮豔的旗幟,現在已經偃旗息鼓。在迎接大連建市百年時所創造的四張城市名片已經剩下不多了,像亞洲最大的星海廣場,沒有了華表還能成為大連的城市地標嗎?曾經足球全國N連冠的大連,已經多年沒有中超球隊了。服裝節早就沒有了萬人空巷的風采,剩下的女騎警早已不見了颯爽英姿。

夠了,我不願意多舉例了,從大連的物價、房價的增長像火箭而收入的增長像烏龜就是證明;從2008年奧運會,海上運動項目大連一個沒有,大部分都讓青島拿去了就是證明,以前大連可是甩青島好幾條街的,從那時起只能對青島望其項背;從大連城市面貌的變化,即特點逐漸消失就是證明;從以前黑龍江的有錢人到大連買房,而現在都跑到三亞買房了就是證明。一句話,大連從一線城市跌落到二線城市就是最好的證明。

俗語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從以上對比,懂行的人還能認為大連發展的好嗎?


徐新舂


發不發達,發沒發展,只有一直生活在大連的人,才最有感觸,最有發言權。

看看近十幾年能代表大連變化的標誌,地鐵、跨海大橋、雜亂的住宅建設以及開發長興島、成立普灣新區和金普新區,等等。但這些變化並不代表大連發達了、發展了,而恰恰反映出大連在城市定位方面模糊不清,在城市建設方面缺少連續、長期和統一性的規劃。

曾經的“不求最大,但求最佳”,造就了高速發展的大連,成就了大家公認的“北方明珠”。

後來的“大大連”和什麼這個中心和那個中心,以及掃除街頭攤販,關閉早夜市的衛生城,讓大連完全偏離了原有的發展方向。

如果地鐵代表發達,那平壤50年代就有地鐵怎麼算?一座亞洲曾經最大、最美的星海廣場變成了全球最大的廚房。明明可以通過改造舊城區就能解決交通問題,卻偏偏要修座成本高出幾倍,妨礙視線的跨海大橋,更準確地講應該叫順海大橋。普灣新區、金普新區剛建設幾個住宅區,規劃了幾個工業區,在基礎設施還沒完全配套,招商引資沒到位的情況下,又把自然環境優越的長興島給開發了。直到現在,都對得起新區這個名稱,新的不能再新了,連人都沒有!

如今的大連,工廠也停工了,人走了也少了,沒啥事幹交通堵不堵也無所謂了,沒有夜市和商販也不吵了。挺好,如今的大連真的適合養老了!


海闊天空67902


我覺得大連不是發展的不好,是和之前比起來差的太多,造成的反差太大。之前的大連可是號稱北方香港,可見開放程度之高,城市發展之快。當時候自然環境也好,建設的也美觀,引來了不少國內外的讚譽之聲。



後來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大連逐漸掉隊了。現在已經被青島等之前差不多的城市壓了一頭。究其原因可謂千變萬化,有的說發展的方向不正確沒有實體經濟支撐,光整房地產建設大大連了。有人說上級政策不支持,被整個東北經濟衰退拖了後腿。還有人說投資環境不好,制約了經濟的整體發展。這些看法都有自己理由能解釋,至於說的是否完全準確,我就不妄自評價了,我就說說我的觀點。


我覺得說大連不好了的情緒有兩種,一種是來自本地人恨鐵不成剛的惋惜感。這些老大連人經歷了曾經的輝煌面對現在的萎靡,充滿極強的挫敗感。然而這種情緒雖然是悲觀的,但並不是充滿惡意的詆譭,畢竟他們還是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本能的歸屬感還是有的。

第二種是在大連工作的人,面對不景氣和缺乏未來憧憬生活的失落感。我也很能理解這部分人的處境,來到了一個自認為很不錯的城市,想通過自己的打拼,試圖改變自己的命運。當事與願違,發現自己除了嘗試機械的工作養家餬口外,之前種種的設想都灰飛煙滅了,當然會怨恨與不滿,當然會抱怨和發洩。

與其感嘆前路難行,不如放手一搏。我相信大連這個孕育了這麼多奇蹟的地方,一切皆有可能。生活中不缺乏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大連情報站


因為我是大連瓦房店人,對大連感情很深,自然希望兒子留大連,因此一直關注大連發展。但是現在兒子已經面臨畢業找工作,我才感到十分糾結,我真的不知道到底讓兒子幹什麼好?

本來想讓兒子去鐵路,但是現在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真的就讓兒子在鐵路待一生嗎?

其它,其它幹什麼更好,大連現在到底什麼行業的發展更讓人感到心裡有底?

我從小到大,一直以大連而自豪,但是不管什麼原因,總之在國家蓬勃發展的近二十年,大連明顯的較原來的競爭對手青島落伍太多了,甚至連當初名不見經傳的煙臺都可以與大連平起平坐了!

這有內因,也有外因,相信大連人若不求上進,不吃苦耐勞,也不可能曾經在中國甚至世界都響噹噹,甚至叫北方香港。

我感覺重點在國家定位,國家政策,現在國家領導已經來東北視察,提出了很多務實發展的新指示,相信隨著國家的重視,大連在十年之內一定會有一個巨大的變化,二十年之內肯定可以再現當年雄風。

我期待,我也堅信,大連一定會好!


陳庚子


2001年來大連,親眼目睹了大連輝煌與近十年的止步不前。

1.作為一個南方人,在2001年到大連後,就喜歡上了這裡。那時,大連有老家沒有的國際品牌的大超市,大型傢俱中心,又四季分明,航空也很便利。

2.大約在2007/2008年左右,因工作性質到處出差,目睹了其它城市的高速發展,大連有的它們也有了,且更新更好。

3.大連的衰退其實我感覺就是從2007/2008年開始,身邊很多同行都撤出大連,去了北上廣深,還有天津與成都,個人分析,可能與中日關係趨冷有很大關係,大連對日本的經濟依賴我不想多言。我的直接感觸就是大連開始變的死氣沉沉,沒有活力。大連起步早,在別人追趕時,錯失了再次發展與轉型的良機。

4.因為經常飛來飛去,免不了訂機票,大家如果細心不難發現,攜程機票的熱門城市以前大家總在第七位到第九位,從2013年徹底從熱門城市中消失了。一是自己的經濟活力的缺失,二是國內二線城市的飛速崛起。

5.也許正在改變。從2017年開始,大連搞煙花晚會,大連的房價反彈等,感覺地方官也開始尋求政績了,對大連這座城市是好事兒。能走多遠,一起拭目而待!


chenlian1226


我是2000年左右開始去大連,那時候的大連真好,人不多,房子也不多,街頭乾淨整齊,不堵車。當時房價在北方是比較高的,由於喜歡這座城市,所以買了房子準備將來在大連養老。但是這幾年回大連,發現人太多了,到處是房子,堵車也開始了。總之找不到當年的那種感覺了。總感覺大連的地形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真不適合發展成特大城市,作為一個熱愛大連的外地人衷心地祝福大連的將來會越來越好,也希望大連人民也能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祝福你,大連。


永遠別管別人怎麼看你


我也在大連生活了 20多年了,市內的變化不大,反而比以前有一些退步了,以前引以為豪的綠化也在慢慢的少了,地鐵通了,交通反而越來越堵了,企業也黃了不少,人口也少了不少,夜市也沒有了,環境也沒有怎麼變化,周邊建設了不少,普灣新區,跨海大橋等等吧!以前的旅遊性城市在慢慢的減退,旅遊景點只有那幾個毫無創新,毫無更新感,給我的感覺還不如二十年前了,主題沒有了,沒有方向感!


孤獨的夢想


先說個不切實際的答案,如果大連變成首都,那麼大連會怎麼樣呢?房價會提高吧?工資是不是也長了?人也會變多吧。。很多東西都會改變吧?都會往更好的方向發展吧。那麼城市到那時會發展些什麼呢?我們從這之中挑取些我們能做的發展不就好了?所以無關乎地攤還是什麼。大連現在是慢下來了,怎麼說好呢,就是你坐著飛機在途中突然變成火車的感覺,所以讓你感覺好像蕭條了,慢下來了。前幾年發展的太快了,讓我們適應了這種高速前進的姿態,但是大部分老百姓還是跟不上啊,所有的物價房價飛漲,老百姓還是那些工資,也許工資上漲了1成到2成,但是還是比不過物價的成倍提升。錢賺的少花的快了,老百姓就會省,就會存。一個城市靠的是啥,我不大清楚,但是連最起碼日常用品買時都得精打細算,想來這個城市也不會有多大的前景吧?好高騖遠就是大連的現狀,萬丈高樓平地起,什麼gdp什麼大大連,還有全國先進城市。跟老百姓有很大關係麼?老百姓要的是啥?幾句話而已,漲個工資,買的起房,吃的起飯就行。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天讓彩虹遮了眼


現在的問題是市內沒有發現空間了,市內除了寫字樓就是住宅樓然後就是商業區,整個城市嚴格來說變成了一個大的住宅小區了。沒有崗位哪來的收入?關鍵是物價還高。城市不向外發展,市內交通崩潰,不說早晚高峰,稍微搞個活動封個路口馬上就能堵出兩裡地去,坐公交擠的不行,打車不一定能準時到,自己開車沒地方停,我一個本地人最近都在研究把房子賣了去內地住去


Anteras2


大連的問題其實就很簡單。

富裕的太早,有錢的太早,老百姓浪起來的太早。

這就好像打遊戲,前期以為自己優勢特別明顯,完虐對手啊。

大連以前的稱號是啥,地位是啥就能體現出早年的自我優越感:北方明珠。

東北第一城市,副省級,計劃單列市,全國最早的技術開發區等等。

後來,遊戲突然崩盤了,因為自己的隊友換人了,沒人帶著飛起來了。

這時候,優勢就沒了,就變成了放緩速度了。

比如說,以前地區增速每年10%,現在變成1%了,這時候最先受不了的就輸本來以為自己穩勝的百姓。

生活還在繼續,只是會有落差。

大連沒以前那麼好了,所以,大家努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