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裁辭職、市場體制改革,接下來的中國聯通會怎麼走?

前兩天,中國聯通發公告通知總裁李國華辭職。按理說,李總算是年齡到了,不再任職退居二線只算是個正常的人事變動。但有兩點卻非常讓人費解:

1、中國聯通居然沒有任命新總裁,現在這麼重要的崗位空缺;

2、“辭職”這個詞,在中國聯通這種大型國資委央企,60歲左右的集團總裁級領導從沒發生過。按之前的舊聞,這個級別的領導,是可以從電信調任聯通,再由聯通調任移動,在三大運營商這種“競爭”對手間調來調去的。

總裁辭職、市場體制改革,接下來的中國聯通會怎麼走?

總裁,按互聯網公司的稱呼,就是CEO,科技公司要是缺了CEO,可能因為扁平化架構及產品力,還能在董事長、COO等其他高管帶領下正常運轉,但像聯通這種一年營收在3000億人民幣級別的大型通信運營商,CEO不僅是戰略方向的旗手,更是平衡各種前後端部門資源博弈的裁判長,沒有了總裁,各方勢力會如何混亂可想而知,對業務運營當然會帶來深遠的負面影響。

總裁辭職、市場體制改革,接下來的中國聯通會怎麼走?

此次中國聯通總裁空缺真是留下非常多的想象空間。

中國聯通這個品牌,實際上一開始只是一個區域性的固定電話運營商,後來也只是通過CDMA移動網勉強進入全國,在2008年前,網絡資源和實力都和做通信全業務的中國電信和只做移動手機業務的中國移動遠不是一個量級。因為政治原因工信部在2008年將電信長江以北的網絡資源分拆組了新聯通,才算是讓中國聯通有了開展通信全業務的能力,從而真正讓中國聯通開始大發展。

但從技術上看,在信息時代,信息網絡的基礎設施就像是人的血管和靜脈,強行一分兩半,其不良效果可想而知。這就不再提。

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濟新增長點越來越難挖掘,大多數商品供大於求的趨勢已經出現,通過簡單的製造、貿易也已基本見頂,只有通過像5G之類的新技術將社會運營速度提升,加快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運轉速度,從而創造出更新的新消費、新經濟和新服務模式。然而,分而治之,顯然會分散資源比如基站的重複建設,而影響到創新規模或造成浪費。

或許,把拳頭捏起來,可以形成更大的力量,以獲得技術上的突破和新生。

結合最近兩年,中國聯通不算太成功的混改,以及2019年宣佈和電信合建5G網絡,中國聯通這次的人事變動,是給電信聯通再次重新併成一家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嗎?

總裁辭職、市場體制改革,接下來的中國聯通會怎麼走?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可能因為疫情的原因,大家不會太關注這個消息。但如果稍微冷靜下來,在如今的信息化時代,互聯網基礎設施已經成為大家的生活必須品,基礎網絡運營商作為信息社會架構的基石,這個行業的大變革會向蝴蝶效應一樣傳遞給每個使用通信產品的普通人。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但願再通信行業的亂世中,能產生出新的行業英雄。

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