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強調自己知足的人,內心真的知足嗎?

SmileyMaggie


總是強調自己知足的人,內心真的知足嗎?

這個問題問得好。是知足了,自己說,也常聽別人說,就是因為這個問題很有趣。

當別人說我是個知足的人,我知道這是在褒揚我,當別人說我是個不知足的人時,我知道這是在貶我。知恥近乎勇。所以我要知足,做個知足的人。人到無求品自高。無求也就是知足嘛,品德高尚的人,誰都喜歡。

“足”,這句話中是個量,是個度。是量是度,也就有了限,滿足了多少量多少度,多少才知足,則在各人。

為了這個量,為了這個度。我們就要去勞心又勞力。所以,為了自己的道德底線和身體,有的人非常清楚知足才能常樂。從內心知足的人是有的;

當然,也有一種人,嘴上強調自己知足,眼裡看到比自己好的可多了,心裡不平衡了。這樣就會言行不一致,“欲”無止境,貪得無厭,很容易出現道德上逾越底線,身體上虧心傷肝,結果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環溪吉峰


知足常樂。

我就是一個很知足的人,老天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很珍惜,其它一概不在乎。

小時候,在家排行老四,父母對我怎樣都不計較。大難不死之後,我終於上學了。我的心思都在上學上,父母怎麼譴責,我學習第一。

以後工作了,我不在乎別人怎麼看,做好自己本分的工作,但是,我自己覺得好像該給我的一樣沒有少,整天爭來爭去的,反倒得不到。

不知是老天對我的眷顧,還是不爭之人,自然有上天關照。

在經濟方面,婆家兄弟姐們爭來爭去,我一直不在乎,因為我覺得,公婆的是人家自己的,爭來也守不住,只有自己努力奮鬥,得到的才是自己的。

同事們都說我與世無爭,有位曾經的領導也說過:“別人鬥爭,你咋不爭。”

不是我沒有力氣爭,也不是我沒有能力爭,只是我覺得該是你的誰都搶不去,不該是你的爭不來。

我是很知足的人,知足常樂,所以,我有錢無錢,總是快樂的。

老天給我二次生命,我一定要珍惜每一天。


牽住夕陽的手


那都是騙鬼的話,世上哪個人做到真正的知足,人心不足是天性,人類若是懂的知足和四條腿走路的動物有什麼兩樣。人類若能知足現在肯定還是在原史社會。現在的🐔湯太多太多,但肯定洗不了人的大腦,那些寫🐔湯的無非是扁低別人來抬高自己。他們算什麼,都是狗屁,聰明的人不會被他們的謊話而改變初衷的,人心不足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動力,思想決定行為。相信只要張著嘴吃飯的都對這個感興趣,只是因為你擁有不了自己想爭取的層次,才自己投降了自己告訴我很知足,那是無可奈何地安慰自己。我也是自我安慰,最噁心說:錢多錢少開心就好這句話,你沒錢就別談幸福。裝給自己看吧!



蘭心惠靜1490407


是的,要強調知足,但是內心的未必知足,這就是人的本性。也有很多人呢,表面上很知足,其實內心他並不知足,他不知足也有他的好處,那就是有上進心,有拼搏的精神,不安於現狀可以去奮鬥,但也根據情況來說,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要不知足,超過自己的能力不知足的話。就只能走向深淵,所以知足是勸人的一句話,就是要善於滿足,就是我已經很努力了努力了,我已經得到一些擁有一些。不要跟自己過不過去。人的慾望總是無止境的,所以適當的知足是告訴人們有所為有所不為。該為的時候一定要為,不該為的時候一定不能為,所謂知足就是讓自己活得瀟灑一點,活得輕鬆一點。人生不過幾十年,不要讓自己活得太累,所以要學會知足。



點點螢光


人家知足不知足我不知道,反正我對它從來都沒知足過,(如下圖)而且老斷貨



家庭祥瑞


強調這個詞說明,他只是為了讓你覺得她是知足的。

我覺得正常的知足的狀態。應該是是一種正常合理的姿態去面對生活。感到知足的人,也應該是淡然和平和的。

在心理學中有這麼樣的一種典型,自己覺得本可以在生活中得到更高的地位或生活,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卻頻頻受挫,自己生活的自信被打破了。

但是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和虛榮感。他會讓你覺得他對一些權利,或慾望完全不在意。

如果不經意間得到了權利或者成功,讓你覺得他好像沒怎麼努力就成功了。

從而覺得他很了不起,因為別人用雙手完成的事情,他只用單手去完成了。

但這只是一種案例,但是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


驚小蟄


人類就是不斷髮展不斷創造,要說知足也不太現實。國家發展創造又從何而來。每個人都想不勞而獲,那是不結合實際,不付出點大與小的代價,不可能得到回報。每個人性格知識特點觀點認識分析都不太一樣,各有各的看法和認為。

知足兩字用處很廣範,他是與成功和失敗、得到與失去的、窮與富、有和沒有、健康與疾病等等……都是人與人之間的衡量相比、才能得到知足的根本原因。事實證明,知足常樂;是人人都想得到的健康、人人都想得到富有,人人都想活到長命百歲,這是人類不可爭論的事實。不知足者為了創造更多財富,他們奮勤忘食,有些人得到了成功,有些人得到的是失望!成功了無法可說,一旦失敗家庭會說你、你這回可滿意了吧!知足了吧!人又不趕進家,家又不像個家。這就是普通人看到了結果的比較,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大多數人不敢冒險的理由之一。以求過個平談生活以自我滿足,就是人們經常說的平安快樂,知足常樂的道理。


唐文清


知足是指知道滿足,滿足於已經得到的。

《道德經》認為“禍莫大於不知足”,不知滿足,進而追求,定招災禍。知其足,不追求,安於所得,無為無德,反而常常滿足。知足才能避免災禍,才能全生保身。

《老子》:“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由此看來,“知足”是一種心態。這種心態不是你想知足就知足了,這需要人們在人生閱歷中修煉、磨礪、學習,感悟,長期形成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外在表現,是你的一言一行所表現出來的,而不是說出來的。所以“總是強調自己知足的”,往往是一種不自信、虛偽的表現。真正知足的人,不用說,別人也能感受到你的心態。有道是“有其心,必有其言行”。你認為小編的觀點對嗎?歡迎關注點評分享。



石頭世景


總是強調自己很知足的人,他是對自己未曾達到的心願,感覺到很無奈。並以此來掩飾自己內心的渴望,既然有些目標是很難實現的。沒有辦法,只能說自己對自己的現實很滿足。

所有人心中都有一個生活的目標,有的人離目標很近,有的人已經實現了目標,還有的人正在奮鬥實現目標,當在拼搏進取當中發現自己的目標定的太高了,太遠了,想要真的實現這個目標不太可能了,於是他就會告訴所有的人,他對自己的現實生活很滿足,不想再去奮鬥,不想再去拼搏了,他對自己的現在,是很無奈的一種心情表述,也是一種自嘲的無奈。


雨化晨露


總強調自己知足的人,是在減輕自身的壓力。為自己減少一些煩惱與痛苦,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自己快樂。其實知足是世上勸人和安慰人的一句口頭彈,人要學會滿足。學會知足,才會快樂。得不到的,不要勉為其難。學會放下,身心才會輕鬆健康。

其實人生一世,真正能做到知足的能有幾人。像看破紅塵之人,可算知足之人。不為名利金錢,潛心向佛。

凡世間,真正能做到知足之人。很難能夠找到,曲指算算能有幾人。

(一)人要是知足常樂了,就會安於現狀。

(二)人要是知足了,就會失去上進心。

(三)人要是知足了,就會沒了鬥志。

(四)人要是知足了,就會沒了拚搏的精神。

(五)人要是知足了,就會失去前進的目標。

(六)人要是知足了,就會沒了希望和前進的動力。

(七)知足的人,往往碌碌無為。

(八)知足的人,就會失去追求。

如果有真正能做到知足的人,那他或她的閱歷和修養是很清高的。他們對價值觀看得比較輕。她們把金錢和物質看的很淡,知足的人。心態好,快樂也多。一生過的舒坦清貧,卻瀟灑自如。懂得人生的真正含義,不強求。有得有失,人生一世知足常樂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