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富的舍錢


勸富的舍錢

救亡圖存


在晚清的革命先驅陳天華的《警世鐘》中,列出了國民革命,救亡圖存的十個奉勸,其中,第五個是奉勸富人要捨得出錢,不要只顧眼前的利益,而最終身死錢消。有些話,到了今天,仍然是有意義的。

第五,勸富的舍錢。世間之上,最能做事業,最能得名譽的,莫過於家富的人。蓋沒有資本的人,隨便做什麼事,都是力不從心。譬如現在要拒洋人,槍炮少得很,如能獨捐鉅款,買槍炮千枝萬枝;或因軍餉不足,助軍餉捐,那功勞比什麼人都大幾倍。其餘開辦學堂,印送新書,以及演說會、體育會、禁纏足會、戒洋菸會、警察團練等事,都是沒錢不辦,有能出錢辦的其功德大得很。更有不要助捐,於自己有重息,於國家有大利的一樁事,如集資設立公司,修設輪船、鐵路、電線,及各種機器局、製造局、採煉各礦。這些事體,多有大利可得,為何不辦呢?把銀錢坐收在家,真是可惜。把這些錢會用了,就能取名得譽;不會用了,就能招災惹禍。你看自古換朝的時候,受盡苦楚的不是那富戶嗎?《揚州十日記》上所載,滿兵將到揚州,那些富戶一文錢不肯出;及城破了,爭出錢買命。一隊去了,一隊又來,有出過萬金,終不免於死的。我鄉父老,相傳明末的富戶被滿兵捉去,把竹絲所做的大籃盤,中穿一心,戴在頸上,周圍點火,要他說出金銀埋在何處,盡行說出,仍舊以為不至有此數,就活活燒死。

又某小說書所載:有一富翁積金百萬,不肯亂用一文,恐怕人偷去金銀,四布鐵菱角,因此人喊他叫做鐵菱角。滿兵一到,把騾馬裝運金銀,不上半天,就乾乾淨淨。那人見一世辛苦所積,一朝去了,遂立時氣死。滿洲入關的時候有什麼餉?偏偏有人替他積著。早若是拿出來打滿洲,滿洲哪裡還有今日呢?猶太人會積財,只因沒有國,所有的都被別人得去。英國佔印度,所有富戶的田租一概充公。於今印度每年有賦稅二萬八千萬兩(中國只有賦積八千萬兩),三分之一是從前富戶的田租。日本佔臺灣,有一個姓林的紳士有數千萬的家資,用他一家,也可敵住日本。私地向日本投降,獻銀數百萬,日本一入臺灣,他在臺灣的產業,日本一概查抄。現在臺灣的富戶,盡變了窮民,新出的財主,皆是日本人了。諸君當知國保了,家財自在,國若不保,家財斷不能保住的。列位此刻尚見不透,沒有日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