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青年的婚姻關係發生了怎麼的變化?與新文化運動有何關係?

近代以來,中國大地不斷遭受外敵的侵擾,伴隨危機而來的是許多知識分子對過去和未來的思考。民國站在傳統與革新的節點上,新的觀念不斷衝擊著傳統的習慣。在民國初年,中國社會的婚姻習慣就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變化奠定了中國婚姻關係變革的基礎。

民國青年的婚姻關係發生了怎麼的變化?與新文化運動有何關係?

民國美女

在古時候的中國,人之間的婚姻關係最主要的特徵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這種婚姻模式下,有的男女雙方甚至連面都沒見過就完成了擇偶,訂婚,結婚的過程,這樣的婚姻習俗下也釀成了許多悲劇,《孔雀東南飛》正是傳統婚姻習俗下的悲劇產物。

民國青年的婚姻關係發生了怎麼的變化?與新文化運動有何關係?

傳統婚姻

自民國初年就興起了自由戀愛的風氣,尤其是在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領軍人物如李大釗,胡適等人的宣揚婚姻自主,戀愛自由的情況下,許多青年男女開始接受新思想,追求自由戀愛和自由結婚,這種新思潮的流行打破了嫁夫娶妻家長作主,子女不得反抗的傳統,也讓傳統婚姻更多為了傳宗接代,搭夥過日子有了更重要的含義,那就是因愛而結合,夫妻之間不僅是形體上在一起,而且精神上也是一體的。

民國青年的婚姻關係發生了怎麼的變化?與新文化運動有何關係?

新觀念下的婚姻

雖然現在戀愛自由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但是在當時(民國)尚處在新舊交替的時間節點上,新思潮的興起卻極大地激起了封建禮法的維護者們的反抗,他們反對新的婚姻觀念,攻擊其為“邪說”,是鼓勵青年脫離藩籬,任意放蕩,這種目無尊長,私相愛悅,名曰婚姻自由,實則破家庭,亂男女,盡棄中國數千年之禮教。

但是,歷史的車輪終究是滾滾向前的,走在潮頭的青年知識分子們用自己的行動打破了傳統婚姻習俗的桎梏。

民國青年的婚姻關係發生了怎麼的變化?與新文化運動有何關係?

因為新文化運動主力主要是知識分子,因此根據1929年《社會學界》雜誌有關知識女性婚姻狀況的調查結果顯示,已婚者40人中自由婚姻佔到了35%,未婚但訂婚的自由訂婚佔50%,未訂婚的120人中有75人贊成婚姻自主。從這份數據報告就可以看出,傳統的婚姻觀念已經在知識分子階層發生了重大改變。

民國青年的婚姻關係發生了怎麼的變化?與新文化運動有何關係?

仿民國婚姻

有人說過人生的四大喜事莫過於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由此可見結婚對人的一生是多麼的重要,民國時期掀起的婚姻觀念的變革無疑對中國自古的傳統婚姻觀念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其目的也是為了讓傳統婚姻中缺少的自由,兩情相悅得到重視,並傳播追求自然結合的戀愛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