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藝術博覽會|戴冠冕的侯爵和寫藝術史的侯爵夫人

在黑死病肆虐歐洲的三百年間,意大利人見慣了死神,戰爭,恐怖和殺戮——但他們中間仍然誕生了米開朗基羅,達芬奇,提香和文藝復興。而在尼德蘭,人們有著城市國家欣欣向榮對財富和貿易的追逐,以及五百年的民主與和平,那從他們中間又誕生了什麼呢?TEFAF馬斯特里赫斯歐洲藝術與古董博覽會。


歐洲藝術博覽會|戴冠冕的侯爵和寫藝術史的侯爵夫人

TEFAF,匯聚人類7000年文明藝術精品。每年三月荷蘭小城馬斯特里赫斯,全世界最頂級的畫廊和古董藝術,及古董珠寶商匯聚於此,如一場蔚為壯觀的外交盛宴,賣家和買家觥籌交錯謀斷而後定間談下一件件藝術品。

上週(3月5號),TEFAF在全球疫情蔓延,各種藝博會和博物館展覽紛紛延期,巨大的動盪與不安中按時開展。但很快壞消息傳來,一位意大利當代藝術參展商在回國後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陽性,迫使展會不得不在11日下午7點(當地時間)提前閉幕。

在開幕的幾天裡,TEFAF展示了大量令人驚歎的大師畫作,古典藝術品,以及現當代藝術,大師珠寶作品和古董珠寶。

歐洲藝術博覽會|戴冠冕的侯爵和寫藝術史的侯爵夫人


參加今年珠寶板塊的,除了我們熟悉的陳世英大師(Wallace Chan),趙心琦(Cindy Chao),還有TEFAF老面孔,德國慕尼黑第四代家族品牌慣用不尋常材料創造“當代藝術”珠寶的Hemmerle,地位類似於於“德國陳世英”的琺琅金工大師Otto Jakob,第一次參加TEFAF的印度當代珠寶師,India JAR ,Bhagat.


歐洲藝術博覽會|戴冠冕的侯爵和寫藝術史的侯爵夫人

陳世英大師(Wallace Chan)


歐洲藝術博覽會|戴冠冕的侯爵和寫藝術史的侯爵夫人

趙心琦(Cindy Chao)

歐洲藝術博覽會|戴冠冕的侯爵和寫藝術史的侯爵夫人

Hemmerle

歐洲藝術博覽會|戴冠冕的侯爵和寫藝術史的侯爵夫人

Otto Jakob

歐洲藝術博覽會|戴冠冕的侯爵和寫藝術史的侯爵夫人

Bhagat

古董珠寶商中,業界備受讚譽的Faberge(法貝熱),考古文藝復興和新藝術主義大師作品專家Wartski,和另一家倫敦知名古董珠寶行Hancocks,因一頂此次展會的亮點,英倫最”叛逆“侯爵的鑽冕(diamond tiara),共同講述一段純真年代的故事。

歐洲藝術博覽會|戴冠冕的侯爵和寫藝術史的侯爵夫人

歐洲藝術博覽會|戴冠冕的侯爵和寫藝術史的侯爵夫人


戴冠冕的侯爵


曾經,安格爾西冠冕(The Anglesey Tiara),屬於第五代安格爾西侯爵Henry Cyril Paget(暱稱Poppy)。

在鑲滿鑽石的冠冕背後,是一個愛德華時代荒誕不經的貴族少年,肆意揮霍財富,不切實際的幻想,清晰的熱望,失落的天真,沒有盡頭追逐的故事。


歐洲藝術博覽會|戴冠冕的侯爵和寫藝術史的侯爵夫人


這頂維多利亞晚期風格的鑽冕,可追溯到1890年。1898年,老侯爵去世,由Poppy繼承。


歐洲藝術博覽會|戴冠冕的侯爵和寫藝術史的侯爵夫人


同時,他獲得了家族頭銜,以及斯塔福德郡,多塞特郡,安格爾西島和德比郡的祖產,以及神話般的鉅額財富。

第四代侯爵給20歲出頭的獨子留下了價值53.5萬英鎊的遺產,相當於今天約6000萬英鎊。此外,這些房產和礦產,每年還帶來12萬英鎊(換算成現在1300萬英鎊)的進賬。


歐洲藝術博覽會|戴冠冕的侯爵和寫藝術史的侯爵夫人

僅僅六年,年輕的侯爵給英國上流社會一個棒喝,宣佈破產,在蒙特卡洛死於肺結核。

1905年3月,泰晤士報給這位貴族“叛逆”的訃告是“浪費掉的生命”。


歐洲藝術博覽會|戴冠冕的侯爵和寫藝術史的侯爵夫人


但如果世間所有人想要的都一樣,這世界該多無趣。


歐洲藝術博覽會|戴冠冕的侯爵和寫藝術史的侯爵夫人


Poppy迷戀所有閃閃發光的東西,1898年1月,按照上流社會慣例,和表妹莉蓮·切特溫(Lillian Chetwynd)結婚。他買空了一家巴黎珠寶店來裝扮自己的新娘。


他們最親密的儀式,是Poppy讓侯爵夫人穿戴全套的珠寶入睡,而他則靜靜欣賞,猶如渴望著“完美”的自己。

他把家族禮拜堂,改建成一座有著150個座位的小劇場。聘請了一家專業戲劇公司,並著手製作啞劇和戲劇,請所有人免費觀看。


歐洲藝術博覽會|戴冠冕的侯爵和寫藝術史的侯爵夫人


Poppy在每場演出中都扮演舞臺中心的角色,滑動著蛇形舞步,上演“蝴蝶舞”。舞臺服造價數百萬英鎊,因為他並不瞭解人造寶石的概念,以為所有戲劇珠寶都是真的。


歐洲藝術博覽會|戴冠冕的侯爵和寫藝術史的侯爵夫人


伯納斯勳爵在回憶錄《德累斯頓》中寫Poppy在德國音樂廳舞臺上的表演。“鼓聲滾滾,大幕垂落,安格爾西侯爵,身穿白色絲綢上衣,頭上戴著巨大的鑽石頭飾,閃閃發光的項鍊,胸針,手鐲和戒指。他站在那裡一動不動。”


歐洲藝術博覽會|戴冠冕的侯爵和寫藝術史的侯爵夫人

鑲滿鑽石的阿拉丁戲服至少值100萬英鎊,隨意落在更衣室裡,貴過那一整棟房子。


一位侯爵,追求職業理想,是破壞社會生態。


1901年,法國男僕因為偷竊價值200萬英鎊的珠寶被判入獄。


第二年,英國偵探在巴黎一家咖啡館逮捕了一個盜竊團伙,正試圖出售一批贓物,其中一顆侯爵的梨形海水珍珠,價值120萬鎊。

揮霍清單還在不斷增加。


購置一輛豪華汽車,仿照火車頭等包廂改裝,配有可旋轉的扶手椅,桌子,櫥櫃,全套純銀配件,讓汽車尾氣散發玫瑰香水的氣息。


歐洲藝術博覽會|戴冠冕的侯爵和寫藝術史的侯爵夫人

Poppy想要一件綠色外套,於是找了倫敦知名古董珠寶商Wartski,用真正的祖母綠著色。


1904年夏季和秋季,針對Poppy的破產程序開始了。他的債務高達56萬英鎊(現今6000萬英鎊)。欠Wartski 26651鎊(摺合1300萬英鎊),差點把這家知名珠寶店拖垮。法院派出委託人清點財產,然後開始長達40天的拍賣,出售過去五年中的收藏。


歐洲藝術博覽會|戴冠冕的侯爵和寫藝術史的侯爵夫人


他對一位法國新聞記者說:“六年來,我經歷了那麼多時光,只是無法告訴你。我用金線編織的牙套,皮帶扣也是金的。”


借用文豪伊夫林沃《風雨故園後》的形容,“這地方真適合埋金子,我要在每一個讓我覺得快樂的地方,都埋上一件寶貝。這樣等到我又老又醜,滿心絕望時,就可以回來,挖出寶貝,想起那些好時光。”

然而他這樣純真熱望的生命,只屬於青春。

1905年3月14日,Poppy在蒙特卡洛,死於肺結核,29歲。

“他是迷人的,帶著女性美,這是一種極端年輕的美,高唱著情歌,遇到頭一陣寒風就凋謝了。”

此後,幾乎所有Poppy曾是第五代安格爾西侯爵的痕跡都消失了。他在安格爾西城堡(Anglesey Castle)鍾愛的劇院被拆除,再次成為小教堂。關於他的信件,日記和報紙都被銷燬。


寫藝術史的侯爵夫人


唯有這頂安格爾西冠冕,Poppy宣佈破產後少數沒有拍賣的珠寶,留在家族傳承。


“安格爾西侯爵”的頭銜與祖產由堂兄Charles Paget繼承。第六代侯爵同樣畢業於伊頓,如先祖一般從軍,曾效力皇家騎兵隊,經過聯姻以及兩次世界大戰中建立功勳,重建家族的榮光。


歐洲藝術博覽會|戴冠冕的侯爵和寫藝術史的侯爵夫人


第六代安格爾西侯爵夫人,Lady Victoria Marjorie Manners,出身公爵之家(The Duke of Rutland),英國近代史中赫赫有名的Manners三姐妹,以文藝氣質,美貌和才華著稱。亦如唐頓莊園中三姐妹般,經歷過大時代的考驗,不斷被打磨,覺醒的內心,各自有精彩的作品傳世。


歐洲藝術博覽會|戴冠冕的侯爵和寫藝術史的侯爵夫人

歐洲藝術博覽會|戴冠冕的侯爵和寫藝術史的侯爵夫人

歐洲藝術博覽會|戴冠冕的侯爵和寫藝術史的侯爵夫人

Lady Victoria Marjorie Manners,是一位藝術史作家,如唐頓莊園中二小姐獨自在倫敦追逐的文藝人生,為“鑑賞家雜誌”寫稿,與藝術史專家合著,寫出深入研究新古典主義代表人物之一Johan Joseph Zoffany和皇家美術學院創始人,女畫家Angelica Kauffamnn的專著。


歐洲藝術博覽會|戴冠冕的侯爵和寫藝術史的侯爵夫人

在TEFAF傳回的影訊中,看到這張傳奇時尚攝影師Cecil Beaton為Lady Victoria Marjorie Manners拍攝的照片。正是1937年,英王喬治六世加冕禮,侯爵夫人戴著這頂“安格爾西冠冕”留影。


凝望著歷史定格中的神態,如Lady Victoria Marjorie Manners自己筆下的新古典主義肖像,想到時間恰好過了115年,跨越一個世紀的安格爾西冠冕,靜默不語,彷佛帶我們走入一次懷舊之旅。


古董珠寶中保存的魅力,不完美的人生,受傷的靈魂,時移事忘的滄桑,像是吸納了人世間所有的繁華,卻又暗自神傷。


TEFAF歐洲藝術基金會主席Nanne Dekking在關於閉幕的聲明中說:“我們意識到新型冠狀病毒在各個參展商的祖國和我們周邊肆虐的情況引起許多焦慮,不再認為按照計劃繼續舉辦展會是一件合時宜的事情。”


儘管展會較往年普遍冷清,但有展商表示,人們開始更關注古典與嚴肅題材,浮華不好,矯情也不好。正如500年前黑死病,對死亡從恐懼轉向戰勝,文藝復興的現實和人文主義精神迅速發展了起來,藝術大師們也如群星般紛至沓來。


人類的宿命,或許是不可知和不可避免的災難;也是萬物皆有裂隙,那是光進來的地方——光從鑽冕的空隙中流出,那是神給予啟示的地方。當所有的抵抗都消失了,恩典就會如潮水般湧來。


歐洲藝術博覽會|戴冠冕的侯爵和寫藝術史的侯爵夫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