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侗族之鄉——三江侗族自治縣行政歷史沿革


廣西侗族之鄉——三江侗族自治縣行政歷史沿革

廣西,地處祖國南疆,自古就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古藉中的西甌,駱越等,在這裡廣為分佈!現在也是全國少數民族數量最多的幾個省份之一!據統計,算是廣西世居民族的,就有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12個!當然,這世居的定義,就是指經過漫長的歲月中,人們的流動沉積,在相對長的時間裡,定居在這片土地的人們!

自實行民族自治政策以來,幾十年中,廣西省也成為了廣西壯族自治區,而省內也成立了相當數量的民族自治縣,民族自治鄉,這些區域,其實也說明了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分佈範圍。

廣西侗族之鄉——三江侗族自治縣行政歷史沿革

全國現在有56個民族,分佈在祖國各地。從分佈上來說,現在北方,中原一帶少數民族之所以相對較少,也是因為千百年來,民族融合都貫穿中華民族的發展歷史,慢慢的被同化成一個民族了,少數民族都分佈在中原以外的地方,如祖國南方,西南方現在就保留很多的獨立的民族族群,也是因為這裡的地理環境所決定,歷史所決定!

侗族——就是其中的一個少數民族!侗族的主要就是分佈區域,就在廣西,貴州,湖南三省交界處。所以全國範圍的侗族自治區域也剛好集中在這一帶,如貴州的黔東南,湖南的通道,靖州等,廣西的三江

廣西侗族之鄉——三江侗族自治縣行政歷史沿革

廣西三江縣,位於廣西北部,是廣西侗族的主要集居地,也是廣西唯一的侗族自治縣!三江縣的“三江”之名,源於境內的三條大江,即榕江(現在叫融江)、潯江與苗江,而真正算起來,這三江縣境內大大小小的河川,可是多達七十幾條,而“三江”作為縣名的使用歷史,卻不長,源於1914年,但是,“三江”這個名稱,在此地出現,歷史卻有幾百年了!

如今的三江縣,轄6個鎮、9個鄉、9個社區和160個行政村,面積2454平方公里。但追尋現在三江縣縣境形成的歷史沿革,卻十分複雜,因為近千年的建置過程中,各時期的改廢不一,歷盡滄桑!

廣西侗族之鄉——三江侗族自治縣行政歷史沿革

在三江縣境內還沒有出現“縣”一級行政區域時,這裡部分屬於隋唐時融州的臨溪、文村、潯江、 融江四堡寨,部分為古州蠻荒地!直到宋寧四年(公元 1105 年)置懷遠郡,後改為平州,設置倚廓縣,名懷遠。縣治所在,就在現在的老堡,那時也有把這個地方叫做“王江口”,因為這也是在三大江的交匯處,所以也叫做“三江口”,這就是這地界最早設置的縣級行政區域!宋,元時期的懷遠縣有多大呢?東到現在龍勝,西到現在貴州從江,南到現在融安河村,北到現在湖南通道!

廣西侗族之鄉——三江侗族自治縣行政歷史沿革

宋元時的三江,縣城懷遠在紅點處,即現在的老堡

到了明代時期,明萬曆十九年(1591 年)以後,懷遠縣治搬到現在的丹洲村(也就是現在三江縣的最南端),縣境東西距122.5 公里,南北距126 公里。

東至洛袍村接融縣界 2.5 公里;西至梅林村,接貴州黎平永從縣120 公里;南至融縣(今融安)河 村 1 公里;北至大營峒,接湖廣直隸靖州綏寧界 125 公里;東南至融縣林峒村界 5 公里;東北至沙泥村(沙宜)接桂林府義寧縣(今龍勝)95 公 裡;西南至融縣大田村界 55 公里,西北至石碑接貴州黎平府永從縣 102.5 公里。

因為是少數民族聚居地區,所在,在這個地方的“郡縣制”設置有點不同, 的這個系列文章介紹過,到明清時,很多地方實行的“郡縣制”是“府州縣鄉都裡圖”等,但,懷遠這個地方設置卻是“鎮,寨,甲,裡,土舍,營,峒”等。當然了,名稱不一樣,但意思都差不多!

明代時,全縣主要在在沿河交通樞紐的商埠設鎮,共設4個鎮。

宜良鎮,在石眼口,又名古泥鎮、古宜鎮。

潯江鎮,在白石寨,即宋的潯江堡,與宜良鎮隔江相望。

萬石鎮,在梅寨(現稱梅林),宋屬安寨,崇寧四年(1105 年)置百萬寨,尋改萬安寨。

丹陽鎮,在丹洲村,明萬曆十九年懷遠縣城搬到這裡,丹陽鎮成為了附郭城,所以鎮的建置也就廢了。

:在縣城(三江口,今老堡)周圍居住的漢人,編為三個甲,時稱“三甲民”。

:縣城三廂居民,按戶組編成八個裡。

從這看來,其實縣以下的“鄉都裡圖”這種行政區域劃分名稱,主要是用於當時漢人比較多的地域!而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則另外使用名稱而已,這也是和當時的文化環境有關,甚至是當時的民族歧視政策有關,畢竟那個時候,對少數民族的稱為蠻族,稱謂的書寫還用“犭”旁,如猺,獞,獠,狼,狑,狪,山子,蜑,犽等等。關於這些少數民族的一些瞭解,可以點擊:


土舍:在苗、瑤、侗、壯等少數民族聚居的諸營峒內,(土舍就等同於現在的鄉,營,峒就等同於現在的村),屯由民眾推舉 6 名首領,官府配給每人一把刀,和袍帶,封為土官,為土舍長官,有殺生權等。其實,這也一種土官制度,也算是區域民族自治方式在那個時代的表現!

廣西侗族之鄉——三江侗族自治縣行政歷史沿革

明清時的三江大概範圍,縣城懷遠即現在的丹洲

清代時期,這種“郡縣制”的區域制度在懷遠縣的體現就更為複雜了,行政區的名稱都不一樣,估計很少人聽說過!這地域除了三個鎮保留以外,還設了冬、甲、峒、 龍、江、裡、寨等行政區名稱,這些名稱其實都是同等級的行政,相當於現在鄉一級行政區劃。

不過,在歷史中間,三鎮也有所廢改,在清乾隆四十三年在古宜設置分縣,這也是後來再遷主縣城的基礎,而潯江鎮、萬石鎮則在清末的時候廢置。

全縣除三鎮外,全境有:3 冬、6 甲、6 峒、2 龍、2 江、1裡,1寨,共轄 209 個村寨。

廣西侗族之鄉——三江侗族自治縣行政歷史沿革


到了民國,基本上沿襲了清代時的範圍,但還擴大了一點,在民國3年(1914年),撤府改縣,懷遠正式改名為三江縣!此時三江縣境最長闊處南北距122.5 公里,東西距約115 公里。土地面積 4199.5平方公里,這也是三江縣歷史上面積最大的時候!到了民國21年(1932年),又搬縣城了,搬到古宜鎮(也叫古泥),也就是現在三江縣縣城所在地。

東至高基鄉弓江村之九坪山接龍勝縣大羅鄉雙江界 45 公里;南至丹州 接融縣界 60 公里;西至梅林鄉石碑村接貴州從江縣 97.5 公里(若由縣治至獨峒鄉高定村之麻 石坳接貴州黎平縣壘寨村界,亦僅 45 公里);北至橫嶺鄉黃土村,接湖南省綏寧縣雙江界 52.5 公里;東北至福安鄉沙宜村石門接龍勝界、沙宜村之青龍界腳接綏寧縣之甘溪,均 37.5 公里: 東南至合水鄉喇平村接融縣拉吧界 60 公界;西南至平卯鄉廣雄村接貴州從江縣及舊古州界 85 公里;西北至獨峒鄉幹衝村背之三省坡(又名三省界,即湘、黔、桂三省之界山)東北接湘之 通道縣,西接黔之黎平縣界 45 公里。

民國前期,廣西行政區域劃分,實行的是區治,區下設團,團下設甲等等,這也是廣西當時的一種特殊行政區劃,一定程度上,引出了後來的“民團制度”,這個制度在後來抗戰時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當然,這是後話了, 另外有一個抗戰系列文章講述這個!

就行政區劃來說,民國的三江縣除了三鎮外,全縣行政區劃為甲乙丙丁4 區,共 48 團。

甲為丹陽區,轄旱九塘及城廂附郭等團,區治丹洲;

乙為潯江區,轄六甲三峒地方,區治古宜;

丙為平江區,轄林溪、武洛江、苗江三流域,區治馬胖;

丁為溶江區,轄溶江十塘地方,區治富祿。

廣西侗族之鄉——三江侗族自治縣行政歷史沿革

民國中期,24年(1935年),廣西進行了新一次的區域行政制度改革,撤掉“區團制”,改為“區鄉村甲制”,三江縣劃分為 32 鄉,308 村街(後改為 287 個),2839 甲。

丹陽區轄7個鄉,區治在丹洲。

潯江區轄7個鄉,區治在古宜。

平江區轄9個鄉,區治在馬胖。

溶江區轄9個鄉,區治在富祿。

在當時,“鄉村甲”的設定是有規定的,如多少甲為一村,多少村為一鄉等等,也就是基於這個原因,就在當年8月,時任縣長吳廷瑞召集地方人士討論,認為這32個鄉的設置,所轄的村甲戶口不完全符合編制規定,決定編併為 18 鄉,200 個行政村。

但是他的這個區劃實行不久,就遭到民間的強烈反對,要知道,三江就是少數民族聚居區比較多的地方,除了侗族外,還有苗,瑤,漢等族雜居,相鄰的村與村,甲與甲之間的民族成份不同,習慣就會不同,地理民情的不同也就引發各鄉村間糾紛不斷,嚴重影響地方的治安,不得已,第二年,只好仍照原議,將全縣定為 32 鄉。

廣西侗族之鄉——三江侗族自治縣行政歷史沿革

解放後,三江縣人民政府成立,縣域襲民國三江縣,只是全縣劃為6區33鄉,1951年5月又改為9區34鄉!這些改變,也是根據解放初的政策有關係,但這時候,三江縣範圍還沒有變化!

最大的變化,就是1952年12月了,這一年,融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簡單來說,就是一分為二,從融縣分出一個大苗山縣(現融水)!大苗山縣以原來融縣中區為主,再從周邊相鄰的縣拆劃一部分鄉域,組成一個新的縣!

當時的三江縣的邦陽、大浪、白雲、大灣、平卯5鄉就劃給了新設置的大苗山縣!1953 年春,又劃出高培小鄉歸大苗山縣。經過一系列的撤併,1953年底,三江縣也就只設置有119個鄉鎮了。

廣西侗族之鄉——三江侗族自治縣行政歷史沿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1949年至1952年7月融縣隸屬柳州專區。此間,1951年7月,融縣人民政府從融水鎮遷至長安鎮,於次年9月成立融安縣;1952年11月,以原融縣中區為主,先後從羅城縣、融安縣、三江縣和貴州省的從江縣各劃出一部分地區,成立了大苗山苗族自治區(縣級),屬宜山專區;1955年,大苗山苗族自治區更名為“大苗山苗族自治縣”,至1958年改屬柳州地區;1966年,大苗山苗族自治縣改名為“融水苗族自治縣”

廣西侗族之鄉——三江侗族自治縣行政歷史沿革

細看地圖,實際上從地理上來說,1952年三江縣劃給大苗山縣的邦陽、大浪、白雲、大灣、平卯5鄉,正好就是現在融水縣北部的整個白雲河流域!此後,三江縣成立侗族自治縣,也就形成現在的樣子了,三江的西,南兩方向,像觸角一樣,遠遠伸出百餘里!

在後來幾十年間,境內的各鄉鎮的並併合合,也就是自家的事情了,縣城所在古宜鎮,也經歷了幾十年的建設,不瞭解的人一般都叫三江縣城了,而轄地的部分鄉,村的名字也一度改變,最後也就成為現在的樣子!

廣西侗族之鄉——三江侗族自治縣行政歷史沿革

現在的三江縣,是全國七個侗族自治縣中,侗族人口最多的一個縣,也就是因為這樣,侗族文化還是很濃厚,全縣集中分佈著很多是典型侗家民族風格建築——鼓樓與風雨橋,以及眾多的民居建築群!

侗家的鼓樓與風雨橋與其他民族的不一樣,自有特點,據資料顯示,境內有近110座風雨樓,160座鼓樓,是體驗侗家民族風情的好去處!如果你喜歡攝影,如果你喜歡山水,不妨可以去看看!

而很可惜, 沒有去過,也只能空口說說而已了!

廣西侗族之鄉——三江侗族自治縣行政歷史沿革

我在桂平,我是。如果你喜歡,可以關注我,或長按此二維碼!給你講述這片土地更多的過往!

謝謝閱讀關注!


廣西更多縣市的人文地理歷史知識,可以直接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輸入:“廣西各地縣市的行政歷史沿革”查詢

廣西侗族之鄉——三江侗族自治縣行政歷史沿革


廣西侗族之鄉——三江侗族自治縣行政歷史沿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