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不落下一戶一人 ――龍州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 本報記者 農彩雲 鍾文芬

2018年8月,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龍州縣實現脫貧摘帽。由此,龍州縣正式退出國家貧困縣序列,成為廣西首個脫貧摘帽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此後,龍州一鼓作氣,因戶施策,全力攻堅,不斷鞏固和提升脫貧摘帽成果和質量。2019年,龍州縣貧困人口僅剩532人,全年實現脫貧人口995戶2511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25%。

曾經“老、少、邊、山、窮”的龍州,走出了一條擺脫貧困的康莊大道。

創新工作,攻堅克難

脫貧不是目的,小康才是目標。

2019年以來,龍州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壓實黨政各級扶貧責任,新增設置教育保障、醫療保障、住房保障、飲水安全、脫貧攻堅宣傳、社會扶貧、執紀監督等7個專責小組,奮力攻克脫貧攻堅最後的“硬骨頭”。

為更精準高效推進脫貧攻堅工作,龍州創新工作思路,把網格化管理運用到扶貧管理工作中。以屯為單位,由駐村第一書記和包村工作隊長、駐村工作隊員、村“兩委”幹部和屯長組成網格小組,每個網格小組負責包乾一個屯,對全屯所有貧困戶與非貧困戶進行細微管理,並以網格化開展“四個一遍”、貧困戶脫貧“雙認定”、脫貧勵志電視夜校等工作。

抓實貧困戶脫貧後幫扶政策落實,是龍州鞏固扶貧成果的一大舉措。全縣脫貧摘帽後,龍州根據本縣實際情況,先後有針對性出臺了精準幫扶“一戶一冊一卡”工作方案、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工作方案、極度貧困戶精準幫扶工作方案等一系列脫貧攻堅配套文件,多渠道促進貧困群眾穩定增收。

針對極度貧困戶,龍州專門開發落實公益性崗位。

針對易地搬遷戶,龍州縣創新基層黨建引領,在安置點設立基礎黨組織,分別在縣城城南、城北和水口共宜新區3個安置點成立社區居委會,把安置點基層組織建設打造成為鞏固脫貧成果、提高脫貧質量的堅強戰鬥堡壘,實現挪窮窩與換窮業並舉、安居與樂業並重、搬遷與脫貧同步的目標。

針對邊緣戶,龍州利用大數據平臺,以建檔立卡貧困戶為基礎,全面排查邊緣戶和脫貧監測戶,進行重點跟蹤監測,最終核准完成17971戶,脫貧戶“六看六鞏固”完成16816戶,排查出重點戶邊緣戶33戶、脫貧監測戶46戶。

產業為本,提升“造血”功能

龍州縣利用產業“以獎代補”政策,鼓勵貧困戶發展壯大“種、養、貿、遊、工”五大扶貧產業,幫扶貧困戶“輸血”和“造血”,確保貧困戶持續穩收增收。

大面積種植甘蔗、澳洲堅果、食用菌和特色水果,大規模發展雞鴨、牛羊、蜜蜂、鴿子等特色養殖,是龍州農業產業發展規劃的重點。 據統計,全縣共種植甘蔗50.6萬畝、澳洲堅果7萬畝。其中,1.12萬戶貧困戶種植甘蔗9萬畝,3189戶貧困戶種植澳洲堅果1.5萬畝,佔貧困戶22.75%。食用菌種植面積95萬平方米,產量0.8萬噸,總產值8000萬元。牛羊養殖產業覆蓋12個鄉鎮72個行政村,輻射帶動農戶1.85萬戶,涉及貧困戶1.003萬戶,戶均增收達2萬元。

發展邊貿,既是龍州的優勢也是龍州的特色。利用口岸資源優勢,龍州發動邊民組建邊貿互助組,帶動貧困農戶通過運輸、裝卸等途徑增加收入。據統計,龍州共組建了231個互助組,累計帶動貧困群眾8000多人就業增收。

紅色邊關、天琴古韻、巖畫瑰寶、秀美龍州是龍州縣旅遊的四張名片。龍州縣通過實施景區創A、鄉村旅遊等生態扶貧、生態旅遊系列工程,建成28家鄉村旅遊區,帶動貧困戶775戶2712人,人均年增收3000多元。“觀鳥經濟”生態扶貧,更是帶動166戶農戶均年增收15000元。

值得一提的是,龍州在粵桂扶貧協作上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與廣東鶴山市在人才交流、資金使用、產業合作、勞務協作等領域均獲得了深度合作。2019年引進粵桂扶貧協作企業6家,帶動1116名貧困人口增收;扶貧產品消費達922.3萬元,帶動貧困戶1000人以上,組織130名貧困人口到廣東就業。

此外,龍州縣還通過實施就業扶貧政策,幫助貧困群眾就業,水口扶貧產業園的堅果、中草藥、海產品等加工企業吸納了1200多名貧困人員就業,近兩年來建設的58個扶貧車間,共吸納2126人就業,其中貧困勞動力佔就業人數三分之一以上。

(小標三)持續發力,提升成果

成功實現脫貧摘帽後,龍州縣深入實施脫貧攻堅鞏固提升行動,多管齊下防止返貧,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下一戶一人。

建立精準的防貧長效機制,是龍州脫貧攻堅工作方法的升級版。

針對農村低收入戶和人均收入不高不穩的貧困戶兩類臨貧易貧重點人群,龍州縣聯合相關部門設立“精準防貧救助金”,安排經費386萬元,建立近貧預警、驟貧處置、脫貧保穩精準防貧機制,以此保障非貧低收入戶和非高標準脫貧戶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不低於防貧保障線,防止新增貧困人口或脫貧人口返貧。

為激發和提高群眾脫貧內生動力,龍州通過開辦新時代講習電視夜校,鼓勵群眾參與村屯社會公共事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深化“志智”雙扶力度;創辦扶貧愛心超市,鼓勵農戶通過參與脫貧攻堅、村級公益活動、整治村容村貌、參與基礎設施建設等活動,增強存在感、獲得感,激發群眾參與脫貧攻堅積極性。

同時,龍州縣圍繞“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目標,針對搬遷戶的就業、就學、就醫等問題,統籌謀劃,做好後續扶持工作。

通過出臺優惠政策、利用扶貧獎補政策等措施,龍州縣在城南、城北、水口三個安置點建設7個扶貧車間,企業以“訂單式”來料加工的形式,提供200-300個就業崗位,讓搬遷群眾實現就近就業。並有針對性地開展技術技能培訓,提升搬遷戶勞動力就業能力。

搬遷安置點的醫療設施和學校建設已陸續完成。城南、城北、水口三個大型安置點社區內已新建衛生醫療室,城南安置點配套建設了城南小學及附屬幼兒園,水口安置點配套建設了共和完小新校區、水口衛生院新院,其他搬遷安置點則充分利用轄區內的教育醫療設施,搬遷戶就醫、就學得到了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