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的定都之爭,讓伊犁差點成為首都,孫中山為何要在這裡定都?


5000年來西安也好、洛陽也好、南京也好,包括今天的北京也好,很多歷史名城都曾經成為過首都。

民國的定都之爭,讓伊犁差點成為首都,孫中山為何要在這裡定都?

今天北京是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而且明清兩代也一直都是首都,有著五六百年以上的歷史,可以說北京的首都地位是歷史所決定的。

當然也有別的人有不同的想法,比如革命先行者孫中山,他自己對於推翻滿清之後,首都到底定到哪裡就有不同的想法。

孫中山在革命還沒成功之前,就和他的好友章太炎有過多次的討論,大概成型的有兩種意見。

民國的定都之爭,讓伊犁差點成為首都,孫中山為何要在這裡定都?

第一種意見是一都四京說,在這種意見中,孫中山認為中國幅員遼闊,而且限於當時的交通、通訊條件,只做一個首都恐怕很難輻射全國,因此孫中山提出我們應當有一個首都、四個京城。

哪五個地方呢?首先首都孫中山認為最好定在武漢,因為武漢居全國之中九省通衢,而且後來辛亥革命還真的是武昌首義。

民國的定都之爭,讓伊犁差點成為首都,孫中山為何要在這裡定都?

而且除了首都之外還提出了四個京城,東西南北各一個。北面北京就是今天北京;南邊南京不能是今天的南京了,南方就定為廣州;西京就定為今天的重慶;東京就定為今天的南京。

當時可能上海的地位還沒有那麼突出,所以如果是今天考慮,可能孫中山就要考慮上海了,這是孫中山的一都四京構想。

當然除了這個構想之外,孫中山還有另外一層構想,就是三都說,這也是三個統治層次的說法。

民國的定都之爭,讓伊犁差點成為首都,孫中山為何要在這裡定都?

大家記得孫中山的革命口號嗎?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那個時候可能考慮到一次性把滿清全部推翻有難度,所以孫中山其實考慮的也可能會讓滿清退回到當年他的發源地。

就像明太祖朱元璋當時把元朝趕到北面,成為北元王朝一樣,有可能只能把滿清趕到東北去,那麼中國就恢復本部這十幾個省。

民國的定都之爭,讓伊犁差點成為首都,孫中山為何要在這裡定都?

如果是這樣的話,孫中山的提議是武漢作為首都,管理整個漢族人聚集的地區。而第二層次孫中山也考慮到了——謀本部則武昌,謀番福則西安。

不管是東北還是內外蒙還是新疆還是西藏,那都是中華民族的組成部分,為了管理好這樣一個多民族國家,所以孫中山的第二個想法是要把首都放在西安,這樣離少數民族地區近一些,更便於管理。

民國的定都之爭,讓伊犁差點成為首都,孫中山為何要在這裡定都?

當然孫中山還有更大的一個構想,在他心中的新中國不能只是作為一個偏安一隅的小國家,而是要作為整個亞洲的共主。

在歷史上我們也一直是東亞地區的共主,所以孫中山提出了他最高的構想——謀大洲澤伊犁。

民國的定都之爭,讓伊犁差點成為首都,孫中山為何要在這裡定都?

孫中山想,如果定都關中統治蒙古、新疆是夠了,但是有點狹窄。如果想成為亞洲的共主,甚至要對中亞地區有威懾,應當遷都伊犁,因為伊犁在地理位置上更靠近亞歐大陸的地理中心。

孫中山那個時候可能也考慮到了沙皇俄國對我國的威脅很大,所以要定都伊犁才能對俄國有很強大的威懾作用,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年來,網上一直有人說孫中山想定都伊犁的緣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