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不是無中生有而來的?

隨緣72215


宇宙到底是無中生有還是一直都有?

♥按照英國傳奇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所說的觀點,宇宙是無中生有的。


●史蒂芬霍金他把量子力學理論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結合起來,試圖分析研究宇宙的產生。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物理學和天文學界一個比較經典的理論,它同量子理論不同,存在著本質的區別。量子力學沒有因果性質,就像人們有的人會問宇宙是從 無 中爆炸出來,那麼從量子理論來看,這種從 無 到 有 的過程是不需要原因的,而是事物發展的偶然。


●按照史蒂芬霍金的量子宇宙論,宇宙就像原子彈的嬗變,較重的原子核會變成較輕的原子核,同時釋放出不同種類的射線。而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看來,一個原子是否嬗變,什麼時候嬗變都有必然的原因,而且還可以預測到。但是事實上,我們並不能確定一個原子核它到底什麼時候嬗變,這個過程完全是隨機的。宇宙就像是這樣的一個原子核,而大爆炸則可以看成是它的嬗變。

●按照天文學家、物理學家目前觀點,當前理論認為 138 億年前宇宙誕生於一次量子漲落形成的。


●人們已經知道的宇宙是從 138 億年前的一場大爆炸中誕生的,而大爆炸的時候宇宙只比籃球大不了多少。也許大家會說,我不是 30年前或者 20 年前才出生的嗎?我們中國不是隻有 5000 多年的歷史嗎?我幹嗎要問 138 億年前的事呢?這跟我有什麼關係呢?太有關係了!為什麼?因為根據地球物理學家的研究,我們的地球存在只有 45 億長,整個太陽系也僅僅存在 45 億年到 50 億年之間。我們可以算一算45億年乘以3 會得到什麼結果呢?135 億年,跟宇宙的年齡差不多,這是一個巧合嗎?它不是一個巧合,它確確實實是有道理的。

至於大家關心的宇宙先天就有的,請關注現代地球人類還處於0.72級文明時代,若干年後,的宇宙究竟是怎麼回事將會有一個科學地回答,莫急喲。


知足常樂0724


這個問題在以前確實是個大問題,不僅實在科學上,哲學上,還是神學上,但是現在回頭來看“無中生有”這個詞,在物理學中,什麼是“無”?我們能否憑空得到一些東西?

在物理學中是可以的。

例如,你拿一個空盒子,並且把裡面的空氣也抽出來,這樣你就能得到一個完全真空的空間,理想的,完美的,空的真空。這就是我們以前定義的“無”!那麼科學告訴我們盒子裡到底有什麼?

你猜怎麼著?事實證明,空的空間並不是那麼空。

海森堡測不準原理的一個結果是:你不可能在有限的時間內精確地知道量子態的能量,這意味著當你在談論非常短的時間間隔時,系統的能量中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所以我們不能說真空中的能量為0。在足夠短的時間尺度內,能量足夠大,導致了粒子-反粒子對瞬間出現又以很快的速度湮滅,就是我們所說的量子漲落。

這個想法很難讓人接受,我們如何證明真空存在能量。科學家已經給出了證明。

取兩塊相同的、不帶電的平行金屬板,把它們放在一起。在平板外面的量子漲落能量密度較大,而在平板之間的量子漲落的密度較少,這種能量密度之間的差異,產生了講平板拉到一起的力量,這種力被稱為卡西米爾效應,在實驗中已經得到了證實。這不是引力,也不是電磁力,而是由於空間本身而產生的力。

這個實驗於1948年首次進行,也在許多條件下重複進行了許多次,取得了令人振奮的成果,也產生了許多直接、深遠的影響。

黑洞會衰變!

像其他空間一樣,在黑洞附近的空間也充滿了粒子-反粒子對,這些粒子被稱為虛擬粒子。但是空間在視界附近創建一對虛擬粒子的時候,其中一個會掉入事件視界以內!兩另一個在事件視界之外的粒子,就會從黑洞中帶走能量並逃逸,變為真實粒子。這些逃逸的粒子被稱為霍金輻射。

量子漲落為我們宇宙的所有結構提供了種子!

在宇宙暴脹或指數膨脹(大爆炸之前)時,一開始緻密的量子漲落也會跟隨空間暴脹,這時宇宙空間的膨脹速度快到讓生成的虛擬粒子對來不及湮滅,已經看不到對方了,這些虛擬粒子在宇宙空間中蔓延。最重要的是量子漲落表現為能量略多(正漲落)或略少(負漲落)的區域。然後隨著宇宙年齡的增長形成結構(如星團、星系和恆星)和空洞。

所以宇宙從一個真空能量團開始,我們就能得到所有真實存在的物質和反物質對,創造出比反物質更多的物質,形成了我們今天的宇宙。

這就是我們宇宙從“無”到有的過程。但是有很多事情我們還不清楚,例如:無論是在實踐上還是理論上,我們不能違反電荷或能量守恆,減少宇宙的總熵,或者弄清楚我們最初膨脹的宇宙是從哪裡來的。

但量子場論告訴我們,真空能量可以從無到有創造所有東西。


量子科學論


如來宇宙直徑(7)

2018.5.6統計:

我們的宇宙----"如來宇宙"由於前階段非常努力地大力奪取許多個外宇宙精華,從而導致"如來宇宙"直徑己經爆漲到336421.6742億光年.

最初"如來宇宙"創造成功後的直徑僅有5000億光年.

我們宇宙裡存在的星系數量也就上漲達到64272761.56384189億個星系.

現今"如來宇宙"的自轉的轉速己達到96.38765萬億公里/分鐘.

最初"如來宇宙"的自轉的轉速達到7000億公里/分鐘.

2018.5.4起全天下共劃分有108x2N個宇宙.大多數宇宙直徑是5000億光年左右.

我們宇宙每400億年就是一次小輪迴,每6000億年就是一個大輪迴.我們現處於第三次大輪迴中的第15次小輪迴的第193億年時代.即還有207億年後這次大輪迴才結束而進入第四次大輪迴的第一次小輪迴的進化之中.

全天下共有108x2N個宇宙存在,均各自不斷輪迴進化之中.


宇宙時空聯盟


我們所目及的宇宙,是一個星球宇宙,這個宇宙裡有無數個星系,而每一個星系都有億萬個星球,各種各樣,有恆星,有行星,而每一個星系裡面又有許多小的星系,比如銀河系中的太陽系。

那麼我們這個星球宇宙外面是一個什麼樣的宇宙呢?人類還無法探知,我們可是放開想象力,這個無窮無盡的大宇宙裡,和大宇宙外,是一個怎樣的世界,我們可以追想億萬年,也無法追想到它們的盡頭,就是能夠追想到一個所謂的盡頭,那麼盡頭之外,還有無邊無際的空間,這裡的宇宙很恐怖。

我們可以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有)。那麼什麼叫(無)呢?我們許多人認知無限的黑暗的空間叫無,其實這個空間還是叫(有)因為它作為一種宇宙的因素存在著。這個空間有盡頭嗎?沒有!因為空間外面還是空間,無窮無盡。

有人說空間外面是什麼呢?其實還是空間,空間是不能創造的,也不能毀滅。也就告訴你空間不能從無到有,而本來就是(有)。

許多人總是想用從無到有來解釋宇宙,請問什麼叫(無)呢?空間叫(無)嗎?

有人說空間是永恆的,物質卻是從無到有。

那麼物質是怎樣來的呢?這個難題太難了,但是我們仔細想想,空間是怎樣產生能量的,空間無窮無盡,永遠無限,那麼中國的老祖宗講過太極。這就是說兩極會產生不同的勢,距離越遠差別越大,而且性質相反。相反的勢就會產生能量,就會岀現正與負。而這個正與負產生的能量,而能量的轉變就變成了物質。

物質能不能轉化成為能量呢?我們看見每一天都在轉化成能量的故事。兩個正負相反的電極碰到一起所產生的光和熱,磁與電,就是物質轉化成能量的故事。

那麼我們再來對宇宙的從無到有的剖析,發現了我們有了對宇宙新的認知。而我們看見上面所述說的見解,心中好像燃起了一盞明燈,這盞燈照亮了我們的未知世界。


雲天廣闊


我想,任何生命形式都應該有個孕育、誕生、成長變化的過程。從天體誕生、演變發展的過程來看,先是由微小飄散的物質經過漫長的運轉凝聚而遂步形成的。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說:“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體,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創造的。它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按規律燃燒著、按規律熄滅著的永恆的活火。”列寧評價說:“這是對辯證唯物主義原則的絕妙的說明。”

中國古代的五行說認為宇宙萬物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元素構成。

古希臘樸素唯物主義的最高成就是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學說。他認為萬物都是由極小的不可分的原子構成的,不同形狀、大小不同的原子,按不同秩序和位置運動組合。構成不同的事物。

據國外報道,黑洞象鍾一樣發出響聲顯示愛因斯坦的廣義論是正確的。“絕大多數的哲學家,包括所有的唯物主義者和比較徹底的唯心主義者都主張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認為世界是可以認識的。還有些哲學家否認認識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認徹底認識世界的可能性。這是不可知論。不可知論是違背事實的,駁斥不可知論最徹底的是實踐。

人們通過實踐認識了事物的性質,掌握了事物的規律,又通過實踐達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從而證明世界是可以認知的。“

“人類認識是發展的,迄今為止,許多事物、現象尚未被認識,但將來隨著實踐的發展是可以認識的。只有尚未認識之物,沒有不可認識之物。邏輯實證主義甚至根本否認哲學的基夲問題。但是,只要對他們的哲學認真分析就會發現,他們的哲學根夲沒有也不可能超越哲學基夲問題之外。人類一切活動,說到底,無非是兩件大事:一是認識世界,二是改造世界。認識世界是主觀反映客觀,改造世界是主觀通過實踐活動作用於客觀。“

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預測,黑洞是簡單的物體。

宇宙到底是無中生有,還是一直都有?千千有個頭,萬萬有個尾,任何物體都應該有個演變、起源、誕生的過程。我贊成無中生有。後者一直都有的說法夲來就是錯誤摸糊的,一直都有,那也得有個起點,什麼時候?哪怕再早,也是從無中演變誕生的。

關於宇宙科學的問題,我真正是個門外漢,在這裡只不過談談自已的看法,還是由天文學家們來作正確的解識吧!



用戶68063485589


宇宙是從宇球而來,宇球是從物質而來,物質是從數字和時間而來,數字和時間是從無到有而來。這樣一倒推你就該知道宇宙從何而來了。

任何事物的到來都會有個開始,沒有開始就沒有事物。時間也是如此,時間也有個開始,時間也有個起點,只不過是時間沒有終點而已。正是從無到有才有個開始,任何事物的開始都有時間的參入,沒有時間的參入不成為其任何事物。宇宙也罷,奇點也罷,黑洞也罷,它們都只是事物,它們都需要時間相伴才能成立。避開時間談它們就不成立,我為什麼要談時間呢?因為一切事物都是從時間開始的。時間就是生命,生命就要動。時間一動就有了數字,時間和數字動久了就產生了暗物質,暗物質運動久了就產生引力,引力大就產生吸引,不斷地吸引不斷地凝聚才形成了最早最大而且是唯一的宇球,宇球到最終發生了大爆炸。

是宇球大爆炸才產生了宇宙,宇球是明物質,只有明物質才能大爆炸。有人說是奇點大爆炸產生了宇宙,那奇點又不是明物質,它怎麼會大爆炸呢?那奇點不明不白沒有來歷,不合情理,那不是騙人嗎?


萬華4021


題主想找到一個物理的答案,但是現在還沒有這樣的物理學理論能解釋宇宙的起源。從哲學角度來說宇宙必須是無中生有但又不可能是無中生有。下面就嘮嘮如何解決這個矛盾。

自相矛盾的大前提

在討論宇宙起源的時候,必須要承認宇宙的起源是可以被認知的這個大前提。如果宇宙的起源無法被認知,任何討論都將失去意義。根據這個前提會有兩個自相矛盾的結論:

  • 宇宙的起源必須是存在,如果它不是存在的我們如何去認知呢?
  • 宇宙的起源必須是虛無,如果它是存在那麼這個存在又是從哪裡來的呢?這就變成了一個死循環,宇宙的起源也就不能被認知了。

宇宙起源的辯證法

從前面的分析我們看到,宇宙的起源既要是存在又得是虛無。難道還有存在於二者之間的東西嗎?從邏輯上說這個必須要有,否則無論什麼樣的理論都不可能自洽了。這個東西不能有任何具體的存在,但它一定有產生具體存在的規律。這樣的開端既可以被認知,又不會陷入認知的死循環。這樣的開端被稱為純存在。它區別於一般的存在也區別通常理解的虛無。這種起源在易經裡被稱為太極,被老子稱為常有和常無,佛教稱它是萬事皆空,基督教稱之為原始太初。

宇宙起源的物理推測

天體物理學推測宇宙的起源於137億年前的大爆炸。大爆炸之叫做奇點。從上面的分析我們知道這個奇點不能是一個存在的小點,它是一種完全的靜止狀態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可以說宇宙萬物跨越了奇點瞬間就產生了。奇點是一種奇怪的東西,它無處不在,但我們卻看不見它也摸不著它,只能通過時空出現的斷點才能發現它。有人想知道137億年前有什麼,我猜那是另一個宇宙。前一瞬間那個宇宙還在塌陷消亡但下一瞬間我們的宇宙便產生了,這中間完全沒有間隔,因為奇點是沒有時間的。由於奇點製造了時空的間斷,我們無法看到奇點之前的宇宙。

最後開個腦洞,在我們的宇宙中或許有無數個奇點,小宇宙的消亡和誕生也許每時每刻都在發生,如果我們能找到時空的斷點或許我們就找到了奇點。


日衝信息 黃


無中生有的說法是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的,按我個人理解老子的想法是,樹木在地裡生長,如果樹木是靠土地變成樹的,土地一定會減少,但人們經常砍柴,樹枝被砍了之後又生出新枝,但土地一點都沒減少,想不通,只能用無中生有來解釋,木柴燒成灰,再稱一下留下的柴灰,整屋的木柴也留下不了多少灰,這大至可認為是從有到無的過程。使用這個思維去理解,人的出生就是從無到有的過程,人的死亡就是從有到無的過程,以此類推,宇宙萬物都是從無到有的過程,最終又會發展到從有變無的過程,這些都是能觀察到身邊發生的事情,我能觀察到,古代的老孑也能觀察到,所以我個人認為,老子就是觀察身邊發生的這些事情後得出,天地是從無變有,最終也會從有變無的。我再拿柴來解釋,柴是碳氫化合物,碳來自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氫來自水,所以樹木生長要靠水,是靠吸收水中的氫和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發生化學反應變成樹木(碳氫化合物),並釋放氧氣的,這個化學反應過程老子看不見,所以無法理解,但當今科學已經解釋清楚,樹木所謂的從無到有實際沒有發生,從有到無也沒發生,在這些化學變化過程中,碳分子和氫分子及氧分子的數量一直沒有變化,變化的只是,從無變有過程只是二氧化碳和水經化學反應變成樹木(碳氫化合物)以及氧氣,從有變無過程(燒木柴)只是碳氫化合物(柴)與氧氣發生化學反應變回二氧化碳及水蒸汽,由此得出物質不滅定律,並否定了老子的有從無中來,最後有也會變成無的認識,所以宇宙物質和能量一直是有的。


龍一歐


如題,題目錯誤的認為無中生有的無是暗物質與暗能量,其實不然,之所以暗是因為以目前人類的科學手段還無法觀測到它,因為它不參與人類已知的各種相互作用,但暗物質是有質量的,暗能量也是一種詭異的能量,它在這個宇宙中幾乎無處不在。所以無論是暗能量還是暗物質都不是無,而是實實在在的有。

我們知道大爆炸宇宙論可以很好的解釋大爆炸之後的各個階段的演化步驟,核合成階段、電離再電離階段等等,描述的是這樣的一個由熱到冷、由密到疏的宇宙,但宇宙的起點——奇點,物理學還無法解釋它,所以要想搞明白奇點之前是什麼,恕現今的科學發展程度還無能為力。

所以現今形象的將宇宙的起源描述成為“無中生有”,但“無”並不是真正的“無”,科學是一點點發展的,就好比在牛頓時代,人們將牛頓的絕對時空觀奉為圭臬,但二百年之後就被後世的科學家修正了過來。我們現在無法理解不代表以後一直無法理解,也許五千年之後,這些我們認為非常複雜的問題只是那時候小學生的家庭作業呢。

對此你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探討。我是科幻船塢,感謝大家的閱讀與關注

本文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


科學船塢


按照目前人類對宇宙的理解,加上一些哲學思想,宇宙的誕生只能有兩種情況:無中生有或者一直就有無始無終!不會存在第三種情況。那麼宇宙到底是如何誕生的?

首先,這種問題沒有所謂的“正確與否”,只有“是否合理”“是否有說服力”,因為宇宙起源本身就是一個宇宙奧秘,我們不可能有一個能讓所有人滿意的答案!

目前的主流觀點認為宇宙誕生於一場偶然的大爆炸,所謂的“宇宙大爆炸”,大約發生於138億面前,體積無限小溫度密度無限高的奇點突然急劇膨脹,宇宙大爆炸發生了!

宇宙大爆炸表明宇宙誕生於“無中生有”,也就是“無”誕生了“有”,這看起來不太符合我們對宇宙的認知,畢竟在我們傳統思維裡,不可能無緣無故誕生出來點什麼!

那麼,“無”到底是如何誕生“有”的呢?這涉及到你對“無”的認知,“無”並不是“什麼都沒有”,它也是一種存在狀態,那裡充滿著量子起伏,各種虛粒子隨機出現然後瞬間消失,看起來非常熱鬧!

這就是“無中生有”的含義,大自然似乎刻意阻止“真真空的”出現,故意製造出來點什麼!這種死亡頗具哲學味道,“無”與“有”是辯證統一的,它們必須同時存在!我國古代的《道德經》也有“無中生有”的哲學思想: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