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S耳機供應鏈及其主流方案


TWS耳機供應鏈及其主流方案

TWS耳機供應鏈及其主流方案


高中低端三大陣營激戰,安卓市場生態複雜

據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數據,2020年TWS藍牙耳機的全球出貨量將達到2.3億副,同比增長91.6%。同時,2019年至2022年的年複合增長率將維持在80%,呈井噴式發展。

在TWS耳機市場成倍增長的這幾年,下游終端廠商蜂擁而至,同時也為上游芯片廠商帶來了巨大的藍牙芯片需求,引得一眾玩家紛紛入局。

據國盛證券2019年市場研究報告數據,截止2019年4月,全球已有包括高通、絡達、瑞昱、恆玄和炬芯等在內的8大芯片廠商,共推出了18款TWS藍牙芯片解決方案。

從系統角度看,TWS藍牙芯片主要分為兩個市場,一個是手握W系列和H系列的蘋果自成一派,毫無懸念地拿下市場半壁江山;另一派則是生態複雜,對兼容度需求高的安卓市場。

從市場角度看,在2018年之前,蘋果AirPods系列佔據著7成以上的市場份額,雖然2019年隨著更多玩家的加入,蘋果份額被稀釋,但仍然佔據半數以上的市場。

TWS耳機藍牙芯片無疑是個香餑餑,引得國內外芯片廠商紛紛落子、相互博弈。但由於國內外始終存在著技術差距,因此藍牙芯片解決方案從面向市場定位來看,又可以分為三股勢力。

中高端市場:蘋果、高通、華為海思等

中低端市場:絡達、恆玄、瑞昱、原相、紫光展銳等

低端市場:傑理、中科藍訊、炬芯等

從高中低端的藍牙芯片市場佈局來看,不難發現,中高端市場大部分已被蘋果、高通、博通和賽普拉斯等國外企業所瓜分,而中低端市場主要分佈了絡達、瑞昱和原相等中國臺灣地區的公司,低端市場則幾乎是中國大陸企業的身影,如傑理、中科藍汛和炬芯等廠商。

這也形成了一些業內人士常常比喻的“歐美企業吃肉、臺灣地區企業喝湯、大陸企業啃骨頭”的藍牙芯片市場局面。


TWS藍牙芯片的三大競爭焦點

TWS藍牙耳機作為一個“老樹發新芽”的市場,一定程度上是在藍牙傳輸技術創新,以及IoT市場發展的風口下,迎來新的發展階段。

但從技術角度看,目前TWS藍牙芯片仍存在不少問題需要解決。其中,藍牙芯片的功耗、傳輸、延時、降噪和高清音頻編解碼技術等方面,仍是下一代突破的重要技術節點。

1、降低功耗

雖然高通、絡達和恆玄等廠商已經推出了不少低功耗芯片,但目前TWS耳機的續航性能仍然是一個需要加強問題。

一方面,TWS耳機作為可穿戴設備需要進行獨立供電;另一方面,它還需要與智能手機配對連接使用。因此,藍牙芯片的低功耗則是TWS耳機能廣泛應用的基本性能需求之一。

與此同時,隨著用戶在TWS耳機上進行視頻影音、AI語音喚醒等更多應用,以及廠商在耳機內部集成的降噪芯片、傳感器等電子元件的增加,從而也對藍牙芯片的低功耗性能有著更加嚴格需求。

2、提升傳輸效率

在傳輸方面,目前市場上主流的傳輸技術主要為蘋果的“監聽式”和安卓的“轉發式”。

簡單地說,“監聽式”主要指兩個耳機在提前進行一對一鏈接的基礎上,能夠分別解碼藍牙發出的加密信號,並自動傳輸音頻和激活麥克風。這一方式能夠減少數據中轉的時間,進一步提高傳輸效率。

而“轉發式”則需要主耳機接收到數據後,再傳輸給另一個耳機,這與“監聽式”相比,不僅中轉時間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延遲和高功耗問題,同時還容易出現左右耳不同步的現象。

但由於專利問題,廠商們都無法使用蘋果的“監聽式”方案。因此,如何解決二次轉發造成的傳輸問題,則成為許多廠商需要突破的一個技術方向。

目前,包括高通、華為、絡達等中高端廠商已經通過雙路傳輸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一問題。

3、降低延時

從應用方面看,除了會議電話外,TWS耳機也常用於用戶的音樂、視頻和遊戲等娛樂場景,而這就對芯片的連接和延時等性能有了更高需求。

蘋果的H1芯片在這一方面則表現的相對突出,與搭載W1的初代AirPods相比,其第二代AirPods耳機能夠實現2倍的設備切換速度、1.5倍的通話連接速度,以及超過30%的遊戲音頻延時。

除此之外,還有華為A1、高通QCC5126和瑞昱RTL8763B等藍牙芯片,在延時方面實現了優化。但對於廠商們來說,這仍是一個需要長期攻克和提升的技術。

如今,也有蘋果、華為、谷歌等手機廠商開始在TWS耳機上開發更豐富的語音助理、AI翻譯、骨聲紋ID識別、健康追蹤等技術,將更多的性能和體驗集成在耳機中,使得TWS耳機的平臺化趨勢逐漸明顯。

而這一趨勢也進一步刺激了藍牙芯片技術的創新與發展,意味著藍牙芯片所需面臨的技術挑戰,遠不止於此。

總之,未來隨著蘋果TWS耳機的推陳出新,以及安卓市場的進一步開拓,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成為TWS耳機的用戶。發展勢不可擋的TWS耳機市場背後,藍牙芯片也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和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