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快樂只是“投機”,真正的幸福需要像價值投資一樣持續投入


追求快樂只是“投機”,真正的幸福需要像價值投資一樣持續投入


她戴著大墨鏡,背倚奔馳越野座駕,站在故宮太和殿門前,冬日暖陽映照著滿面笑容。

在國人面前炫耀虛榮和特權,給她帶來了快樂;她“超級喜歡”的美國加州海景豪宅,當然更使她快樂(當地華人根據她發佈的照片找到了房子詳細信息)。

那麼,她幸福嗎?我的腦子裡瞬間浮現出各種豪門恩怨在外風光無限在家悽風冷雨的畫面……


追求快樂只是“投機”,真正的幸福需要像價值投資一樣持續投入

追求快樂只是“投機”,真正的幸福需要像價值投資一樣持續投入

也許在她看來,擁有足以亮瞎人眼的“快樂”就夠了;也許在她眼裡,特權、豪宅和奢靡的物質生活,就是“幸福”。

究竟什麼是幸福?與快樂有何分別?


追求快樂只是“投機”,真正的幸福需要像價值投資一樣持續投入

A

我們口口聲聲想要追求的幸福,或許,只是個“陷阱”。

美國心理學家斯蒂芬•哈里森曾以此觀點為題,寫了一本心理學科普讀物,他認為生命無法避免痛苦,我們都無法逃脫,“作為人類,遲早會變得衰弱,會生老病死;會因為拒絕、分離、死亡而失去重要的人;會遭遇危險、失敗,這意味著我們會以各種方式體驗到痛苦。”

我們心心念念地追求幸福,不僅錯把它與快樂相提並論,還把它當做事一種“頭銜”、“標籤”,不幸福、不快樂就會被認為是失敗和無能,陷入不安和自卑。


追求快樂只是“投機”,真正的幸福需要像價值投資一樣持續投入


B

作為西方近代文化的成果之一,幸福的歷史其實並不那麼長,把追求幸福當做人生的信條只是近幾百年才漸漸成為

一種明確而普遍存在的社會心理

美國人的先祖、17世紀開拓北美荒原的,是來自英國的清教徒,與他們一起在北美落地並開枝散葉的,是嚴苛到近乎苦修的生活方式。不過,這並不意味著這些人不幸福。當個體的價值觀與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相一致,沒有衝撞和撕裂導致的不安與焦慮,就是幸福得以生根發芽的良田沃土。

隨著資本主義機器大工業的發展,西方社會文化在重塑的過程之中實現了升級換代。

物質財富逐漸豐裕、閒暇時間日漸增多,“快樂”成了人們追逐的價值標杆——也許僅次於“自由”——以及新的社會風尚:美國設計師哈維•鮑爾發佈了著名的黃色笑臉,成為席捲全球的精神圖騰;笑聲的音效出現在脫口秀節目裡併成為標配;出現了以“讓人們快樂”為企業使命的公司,迪士尼;有人甚至把“幸福”和禪結合起來寫成書《禪與幸福的藝術》;人們拍照的表情都大為改觀,原來的一臉嚴肅不苟言笑統統換成了嘴角微微上提的“cheese”(傳到中國變成了“茄子”)。

美國在引領經濟全球化的同時,也向世界傳播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幸福”由此成為更多人的共同目標。

位於喜馬拉雅山麓的國家不丹,追求的是“國民幸福總值”而不是國民生產總值。聯合國從2012年開始,每年發佈“全球幸福指數排名”,綜合考量國內人均生產總值、健康壽命預期、選擇自由度、貪汙腐敗狀況等,以及各國人民自認為的幸福程度(非常幸福、相當幸福、不太幸福)。

有人戲稱,繼“經濟全球化”之後,現在是“幸福全球化”的時代。


追求快樂只是“投機”,真正的幸福需要像價值投資一樣持續投入

C

除了心理學家以外,經濟學家也參與到對“幸福”的研究中來,他們感興趣的問題是,為什麼當前大部分國家的民眾享有著前所未有的自由、財富和機會,卻沒有獲得預期的幸福?

經濟學教授理查德•伊斯特林寫了一本書名很長的著作——《經濟增長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人們的快樂》,他在這本書裡指出,通常而言,一個國家的富人的幸福感普遍高於窮人,但如果在不同國家之間進行比較,窮國的幸福水平與富國一樣高,這種有悖於常識的觀點被稱作“幸福悖論”,其核心解釋是現代社會對金錢的不懈追求加劇了貧富懸殊,由此帶來的不平等感和焦慮較之以往更為顯著。

英國“幸福經濟學家”理查德•萊亞德對此作了量化研究,他認為人均收入低於1.5萬美元的國家,經濟收入與幸福正相關;高於1.5萬美元的,收入與幸福之間的關係不大。也就是說,窮國實現經濟增長,對提升國民幸福感有促進作用,而經濟發達國家的人民更關注於物質財富以外的東西。

更重要的是,人們的幸福感不僅取決於經濟收入的“絕對數”,更依賴於通過比較得到的“相對數”,他們會把自己的收入與別人進行比較、也會對比自己過去的收入——他的收入“絕對數”不重要,只要比別人高、比過去高,他就會有明確的幸福感。不患寡而患不均。

這意味著,社會比較和習慣控制著人們的主觀感受,它們都來源於根深蒂固的人性。所以,單純的經濟增長並不能提升幸福感。


追求快樂只是“投機”,真正的幸福需要像價值投資一樣持續投入

D

更進一步來說,收入增加帶來的幸福感並不能持久。有人對彩票中獎者做了跟蹤調查,結果發現,那些突發橫財的人在一年後的幸福感,重新回到了中獎以前的水平。這種“

幸福的適應性”,在生活中的其它方面也可見到,比如加薪、結婚、喬遷,以及老友重逢、論文發表、評上職稱等等,當時幸福感爆棚,完全是傑克登上泰坦尼克船舷高喊“我是世界之王”的翻版。

遺憾的是,正像傑克不可能一直待在船舷上當他的世界之王,加薪、結婚等等帶來的幸福感也維持不了幾天,一旦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模式中,幸福感就會迴歸到“基線水平”。

心理學家認為,“基線水平”的幸福感是與生俱來的,就像裝了水的杯子,這部分大概佔總體幸福感的50%。另外,收入、工作、婚姻、教育等後天因素佔10%,剩下的40%則是人生際遇,造化使然。

上面提及的那些“喜事”,會在短時間內將幸福感提升至基線水平以上,但是幸福感會像沙漏裡的沙子,慢慢流失。不論你當時收穫了多少幸福感,還是很快會降至你的出廠設置、回到基線水平。

所以,儘管人們都希望找到提升幸福感的靈丹妙藥,但是就像存在地心引力一樣,幸福感上去多少,就會回落多少,不論是中了超級大樂透,還是換了更大的房子、更好的工作,它們帶來的快樂,會像漲潮般很快退去,人們依舊需要面對各種煩惱、焦躁、沮喪。

我們每個人都無法一直處於人生巔峰。


追求快樂只是“投機”,真正的幸福需要像價值投資一樣持續投入

E

如此看來,除了50%的先天因素(我們無法改變)、10%的後天因素(佔比太少)之外,另外的40%對提高幸福度有極大的“開發價值”,不過,這40%到底是什麼呢?

根據美國心理學教授桑亞•柳博米爾斯基的分析,這剩下的一部分,與個人的主觀行為密切相關,即為了抵抗“幸福適應性”的向下拉力,人們往往需要採取積極的心理干預方法、行動方案

國際積極心理學會對幸福的人群進行了研究,發現前10%最幸福的人所經歷的痛苦,並不少於其它人群、包括最不幸福的10%的人,他們與別人最大的區別在於,能以不同的自我詮釋而快速復原,不幸福的人通常表現出不善於自我調控,導致在不良情緒中沉浸相當長的時間難以自拔。

很多事情的發生不受我們控制,重要的是之後我們如何評估它們、對待它們。我們的評估方式非常重要,這實際上是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不論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我們在潛意識裡會相信這些預言,由此產生了不同的幸福感受。

從這個角度來說,幸福的人之所以幸福,並不是因為他們事事順遂、心想事成,而是因為他們更善於(主動地)從正面、積極的角度看待問題,通過諸如“這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之類的心理暗示(即上面講的自我實現式預言),使他們能更快地從消沉、萎靡中振作起來。


追求快樂只是“投機”,真正的幸福需要像價值投資一樣持續投入

F

所以,幸福是自己實現、是自己爭取來的,而不是外界給予的。在我們身外的世界裡,不存在所謂“幸福”這種東西,它只存在於我們的內心裡。我們只能向“內”探尋。

為了驗證自己的判斷,柳博米爾斯基進行了長期的跟蹤研究,希望找到一種能夠把幸福感始終保持在基線水平以上的有效方式,她發現,這種方式與運動員的刻意訓練非常相似。運動員通過長期地科學鍛鍊和飲食,能夠將體重、心率等生理指標維持在遺傳水平以下,同時將競技狀態維持在較高水平。幸福感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實現。

具體來說,我們需要超越短期的感官刺激型快樂,將注意力放在能夠持續引發幸福感的事情上面,比如陪伴家人、全心投入工作、培養一項興趣愛好,以及從更高的目標中尋求意義

比如,很多人會從做善事中感到滿足和快樂(助人為樂),要維持這種快樂,就要將做善事變成日常的習慣、持之以恆,將一朝一夕的快樂積累、沉澱下來,久而久之,就能轉化成醇厚濃郁的幸福,像陳年老窖的芳香,長久而悠然。

一次性的動作或結果,只能帶來短暫的快樂。只有能夠持續投入的事物,才能真正帶來幸福。

快樂就像是“短線投機”,幸福則需要長期不間斷地投入,更像是價值投資。

所以,對於追求幸福人生的人而言,不妨學一學巴菲特的投資理念,把目光聚焦在需要長期經營的事情上,比如家庭朋友事業,或者有助於自我實現的,比如愛好、創作、助人等等。

追求快樂只是“投機”,真正的幸福需要像價值投資一樣持續投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