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如何才能控制博斯普魯斯海峽?歐美各國會袖手旁觀嗎?

普慈賢


俄羅斯不會傻到要去控制海峽。海峽是由兩岸有主權有實力的國家控制的。説到底是地頭蛇土耳其的勢力範疇。


一空11


如果不考慮北約因素,俄羅斯收拾土耳其如同探囊取物一樣方便!二戰結束後,土耳其於1952年加入了北約!這是北約邀請土耳其加入的,目的就是利用土耳其橫跨歐亞、縱深黑地海域的地理區位優勢,可以牢牢鉗制前蘇聯領導的華約組織。北約除了在土耳其領土上有各軍兵種的基地外,還把土耳其的三軍進行了大換裝,灌輸北約的軍事學說,制衡華約的策略和套路等完全空地海一體化的建設,使土耳其一舉變成了北約組織裡的第二軍事強國、地區第一大國。

土耳其在二戰期間仍然不忘對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進行軍事佔領的邪念,才使前蘇聯對土耳其有了打擊的念頭!比如:1941年8月,蘇聯以“伊朗境內德國間諜活動猖獗,並企圖挑動德黑蘭與莫斯科發動戰爭”為由,先後向伊朗派去17個師。此外,蘇聯出兵伊朗還有另一個原因:紅軍總參謀部情報局獲得的情報表明,土耳其在與蘇聯亞美尼亞共和國接壤地帶集結了近百萬兵力,企圖一舉攻佔蘇聯高加索地區。 原來,表面上保持中立的土耳其以為蘇聯行將崩潰,企圖入侵蘇聯的三個加盟共和國——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然而蘇軍意外入駐伊朗,讓土耳其領導人發熱的頭腦冷靜下來,他們打算等德軍攻下莫斯科再說。接著這一等,蘇聯再也沒有給土耳其任何機會了!

1945年5月,二戰的勝負已見分曉。這時,蘇共中央政治局一些成員還達成一個共識,就是要充分利用有利時機,收復1918年蘇俄誕生前後被土耳其強佔的大片亞美尼亞土地。這片疆土約是現代土耳其面積的三分之一。蘇聯領導人對土耳其當局的所作所為深感不滿。在二戰爆發之初,土耳其宣佈把黑海水域變為自己的內海,關閉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阻斷蘇聯艦船進出地中海的海上通道。但在整個二戰期間,法西斯德國的船隻卻可以在這些海峽裡暢通無阻。蘇聯領導人還準備一舉拿下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爾,並打算得手後讓其恢復歷史名稱“君士坦丁堡”。

………

土耳其加入北約後,一反常態的與蘇聯交惡,蘇聯制定了很多佔領和教訓土耳其的計劃,這些計劃至今都是高度機密,隨便抽出一個,就能讓土耳其脫去幾層皮!

(一戰戰敗後的土耳其,向蘇聯宣佈投降!)

歷史上,俄土已經打了最著名的“俄土十次戰爭”,俄七勝兩負一平。現今的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的80%的國土、90%的核裝備、70%的軍工和80%的軍事設施,對佔領伊斯坦布爾有著深厚的土壤和慾望。如何打下來、佔領它,都有一整套的方案!土耳其人心裡特別清楚!

的確,現在俄羅斯佔領君士坦丁堡有勝算,但會招來一群狼,這對於北極熊來說,是很難應付的。他們會一起撲上來撕咬肥碩的北極熊的身軀,然後食之貽盡!但是,北極熊會沒有反撲的能力嗎?一頭北極熊打敗一群狼的記錄比比皆是!它的策略就是直接死死咬住狼主不放,直至整𠆤狼群喪失戰鬥力。擒狼就是北極熊發明的,也知道狼群戰術,知道什麼時候對狼主下口,這就是北極熊始終能獨佔北極的原因!

比如,俄羅斯在敘利亞,始終對土耳其的挑釁不為所動,只備戰,不衝出,就是因為美國領導的狼群(北約)圍而不攻,作為俄羅斯,對付一個小小的土耳其簡直無需使用大殺器。普京說過:抗議一千次一萬次,不如戰略轟炸機飛一次;俄羅斯都沒有了,還要世界幹什麼?

俄土之間有《蒙特勒公約》在手,俄有進出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權利!一旦沒有了這個權利,就是戰爭狀態,處於戰爭狀態下的俄羅斯,將會對土進行戰略打擊!既先轟平其土,再佔其土!


華正先生


在不使用核武器放情況下,俄羅斯沒有奪取博斯普魯斯海峽的能力。全世界也不會對這件事袖手旁觀。
(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

博斯普魯斯海峽是從黑海進入馬爾馬拉海的第一關,黑海方向的船隻必須從這裡一路向南,才能最終南下進入達達尼爾海峽進入地中海。如果俄羅斯與土耳其處於交戰狀態,俄羅斯打算控制博斯普魯斯海峽,就意味著俄羅斯一定要投入巨大的兵力和物資,打一場“第二次加里波里戰役”。

土耳其並不是一個軍力弱小的國家,土耳其好歹也是北約內部軍力僅次於美英法的第四號強國。土耳其的人口,國民生產總值,經濟實力相當於半個俄羅斯。別看土耳其現在只有一支60萬不到的美械化大軍,真要打起來,他們完全可以動員300萬至500萬左右的青年參加戰鬥。土耳其沒有還手之功,但還是有招架之力的。

一旦開戰,為了打通黑海和地中海之間的通道,俄羅斯不可能只用空中襲擊,導彈互射的方式奪取海峽控制權。對付土耳其這樣的國家,以及對地中海沿岸形成威懾,他們必須要部署至少50萬人甚至更多的部隊,俄西南部地區必須要全盤動員,黑海艦隊也得全力以赴。
(馬爾馬拉海一帶地圖)


博斯普魯斯海峽的航道本來就很狹窄,達達尼爾海峽也只是稍稍寬一點點而已。大型軍艦貿然進入兩個海峽以及馬爾馬拉海很容易遭到岸防導彈和炮火的打擊。現代化軍艦又對海域的面積廣度有很大的需求,讓一堆軍艦擠在馬爾馬拉海一帶完全發揮不出它們應有的戰鬥力。土軍只用在岸上架設火炮和導彈就可以讓俄海軍損失慘重。

更何況,俄羅斯能夠在這裡投入的海上力量是有限度。俄羅斯海軍的主力部隊在北冰洋和波羅的海,黑海艦隊缺乏足夠的投入,以中小型戰艦為主(軍艦太大也過不了博斯普魯斯海峽)。俄羅斯主要的造船廠也在北方,而不是黑海周邊。僅憑黑海艦隊現在的90艘軍艦,50多架戰機以及周邊落後的產能根本就無法奪取制海權。

部署在俄西南部以及北高加索的作戰飛機(第1空中司令部和第4空中司令部)數量與土耳其相比佔不了優勢,畢竟土耳其也是有900多架戰機,F-16數量僅次於美國的狠角色。俄羅斯是一個領土廣袤的全球性大國,它不可能把所有資源都傾斜到與土耳其的對抗中。而土耳其是地區性大國,其較小的體量很方便分配資源,集中力量對付外部入侵。


(土耳其軍艦)

更不用說土耳其部署在伊斯坦布爾,埃迪爾內,尼西亞,特拉布松,加克敦一帶的陸軍力量了。俄羅斯很難掌握制空權,也沒有辦法實施登陸戰。

土耳其是北約國家,其本身就有牽制俄羅斯進出黑海和地中海的戰略任務。俄羅斯想控制博斯普魯斯海峽就是在觸碰北約的核心利益。北約國家奉行集體自衛原則,只要對其中一國發起入侵,就意味著是對北約全體宣戰。博斯普魯斯海峽及周邊陸地是受國際社會承認的土耳其領土和領海,俄羅斯要是這樣做了,就是在對抗國際法,與當代國際秩序為敵。北約絕不會對此袖手旁觀。

考慮到伊斯坦布爾及周邊有上千萬平民,加上馬爾馬拉海在全球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加上出於人道主義的考慮,全世界不會有任何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國家支持俄羅斯的行為。
(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

俄羅斯雖大,但早已不是蘇聯。進入21世紀的俄羅斯軍隊已經把“打贏局部戰爭”視為重要目標,並向此轉型。俄羅斯早就不具備蘇聯時代那樣打總體戰,世界大戰的能力了。

俄土之間的戰爭並不可能讓俄羅斯盡全力,別看俄羅斯一個巨無霸,實際上俄羅斯能拿的出手於土耳其對抗的也就三個空中司令部,一支黑海艦隊而已。


朱興子


先說弟二個問題,我們在各種時間、事件中看到歐美對於俄羅斯的各種打壓,必欲置其死而後快。從前蘇聯到俄羅斯,歐美從未放棄對於俄羅斯的敵視,歐美怎麼會容許🇷🇺控制土耳其海峽,🇷🇺即使真控制了土耳其海峽,🇷🇺黑海艦隊進入地中海,也還有直布羅陀海峽、蘇伊士運河這兩大關只口!

前蘇聯在顛峰時期尚且沒能拿下土耳其海峽,以今天🇷🇺的國家實力,維護或者說鞏固🇷🇺周邊目前的態勢,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我認為俄羅斯現今的首要任務應以發展經濟、改變以能源出口型的經濟結構、大力改善民生以及基礎設施等工作。

當今世界都在艱難的發展經濟,對於土耳其海峽這種冷戰思維下的問題連,俄羅斯政府本身都不抱有幻想,這樣的問題就不值一駁了吧?


關山萬仞


現在的俄羅斯沒有能力同美爭霸了,但美歐希望俄羅斯這麼做,因為這是毀滅俄羅斯的機會。


千年蟲1672


沒有哪個國家能單獨控制海上交通要道。如有,必然引發戰爭!野心家就是這麼害死眾人的!


周方851


不會的,因為他們聽美國,霸權主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