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佛字灣 摩崖石刻為哪般 康熙書佛鎮風水


大同佛字灣 摩崖石刻為哪般 康熙書佛鎮風水


大同佛字灣 摩崖石刻為哪般 康熙書佛鎮風水

大同通往雲網石窟旅遊公路的北崖上,觀音堂向西約300米處,刻有一個大“佛”字,其背依武周山南臨十里河,被稱為佛字灣。

“佛”字原來距地面5米以上,因修建公路,地基加高,使得其現在距地面僅為1米。“佛”字右邊說明碑上刻有以下文字:字2米見方,為正楷字體。筆畫兩面突起,中間下回,書法剛直,蒼勁有力……

傳說當年康熙皇帝途經這裡,夜半聽到河對面李家墳地鼓樂絲竹聲不斷傳出,以為”真龍天子"將要出世,遂書“佛”字刻在此以鎮之,從而鎮住李家的風水,後來果然不再有音樂聲,此處也沒有出威脅清王朝的人物。還有說法是,這裡是觀音堂的遺址,觀音堂幾經戰亂,屢次遷址,後來遷址到東面,西側只留下了一處“佛”字。

石崖上除“佛”字外,未載年月,也沒有人名款識,究竟書於何時,出於何人之手,查遍大同史志典籍,均無文字可考。梁思成認為,“佛“字乃遼代遺蹟。至於為何在就雕刻“佛”字,學者姚斌稱,此路自古為交通要道,塞外少數民族各部落向中原王朝潮、互市,通商、和親都要經過。遼代戰亂頻仍,此咽喉要道常有劫匪。於是建觀音室又刻“佛”字,以規勸世人誠心面佛,惡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