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火》透过作家与崇拜者,细分爱和崇拜的关系,论文字的力量

在开篇之前,咱们先说说“粉丝”。粉丝可分为铁粉、普粉、和黑粉。

铁粉:一般情况下不因偶像的某个事件发生为转移,也就是说无论发生什么事,偶像在铁粉面前的形象不容易转变。

普粉:基本属于路人甲,随时关注,随时取关。

黑粉:极尽破坏之能是……

还有一种属于崇拜者,可能不在粉丝之列,但是对起偶像来基本超越一切粉丝,达到崇拜的程度,对于偶像任何情况发生的变故都会无懈可击,毫不动摇。

而崇拜和爱有时候仅仅只是一步之遥,那么怎么区分崇拜和爱之间的关系呢?

在《心火》这部剧中,文字又带给人怎样的力量呢?

《心火》透过作家与崇拜者,细分爱和崇拜的关系,论文字的力量

心火沈冰剧照

01.开场

被意外破坏的新书发布会

《心火》这部剧观看的大多数群体是八零后以前的人,九零后占比并不多。而该剧中对于悲惨遭遇的漂亮女作家沈冰来说,能够使她走出沼泽的关键人物还正是一个崇拜者。如果没有他,沈冰的命运将彻底被改写,也许直接达到了剧终的地步,这个人就是从监狱呆了五年被释放的左赫。

他与沈冰的相识始于一场新书《心中的曼陀罗》的发布会,这场发布会因左赫追逐心仪的女孩意外破坏而解散。善良的女作家并没有怪罪于他,还为他开脱求情。

凭着作家的敏感,这个男孩一定有着奇妙的故事,她决定采访这个男孩。而男孩提出要求——收费。这并没有使沈冰退缩,她答应了他的要求。

和很多小说中的情节一样,他的出场方式以糟糕的方式出现。

《心火》透过作家与崇拜者,细分爱和崇拜的关系,论文字的力量

02.间断的采访,心灵的共鸣是崇拜的前提

进行几次采访后,这个大男孩突然之间要求终止合作,沈冰几次探析是什么原因导致还是没有答案。无奈正想放弃采访时,男孩出现了。

原来男孩追逐的那个女孩因吸毒过量去世,就在男孩颓废时,他翻看了发布会上带回的那本《心中的曼陀罗》,竟然发现书中有很多影子和女孩一样。第二天,他将沈冰的小说全部买回来,一气读完。他在书中看到了逝去的女孩和仍然活着的自己。

他开始质问书的作者,你高高在上,好的事业、好的家庭、好的生活,怎么也看不出你这么狠心竟然把书中的人物结局写的那么悲惨。而我的故事早已经被你写在书里,如果你没有切身体验过,怎么会写出这样的小说?

“小说中的我有一半的我,生活中的我不是全部的我,有时候写出一本书来,是为了照射自己的灵魂,好释放出长久的不安。”

《心火》透过作家与崇拜者,细分爱和崇拜的关系,论文字的力量

《心火》剧照,沈冰与左赫

我认为,写小说的人很多,有的只是盲目追随。看过小说的人不一定是读懂小说的人,而不光能读懂作者的内心世界对于作者而言一定是惊讶的。这一点,从未好好看过一本书的人,却把沈冰的全部小说看完,并能深度剖析里面的人物性格和命运,由小说中的人物触及作者的内心,这个人才是真正读懂的人。

一向看着“高冷无比”的人竟然在读者的质问下,叙述着自己或许有一点点的影子也是小说中的人物时,她在他面前的形象从鄙视和质疑变为了肯定和崇拜。

《心火》透过作家与崇拜者,细分爱和崇拜的关系,论文字的力量

03崇拜与爱的本质区别

先有崇拜,才会升华到爱。而先有爱以后再去崇拜是不可能的。比如我们都知道霍启刚和郭晶晶之间的婚姻结合。起初很多人是不看好这段婚姻的。因为自古以来,豪门婚姻以悲剧结局的不少。可是为什么郭晶晶能够在霍家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呢?

从多次霍启刚看郭晶晶的眼神中得知,霍启刚的眼神首先透露着崇拜,他像一个小迷弟,看着眼前能让国旗在国外升起来的“女神”,眼神是不会骗人的。所以,从这段豪门婚姻中可以看出,霍家对于郭晶晶,是先有崇拜,而后有爱。爱是崇拜的升华。

《心火》透过作家与崇拜者,细分爱和崇拜的关系,论文字的力量

郭晶晶和霍启刚

备受争议的翁帆与杨振宁这段婚姻受到了很多人的吐槽。有人说,翁帆图的是杨振宁的钱,我却从来不这样认为。他们的结合有一个原因是因为翁帆和杨振宁的妻子相貌有很多相似之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翁帆对于杨振宁的崇拜。崇拜一个人有时候没有原因,哪怕是缺点时,对于崇拜者也是优点。眼神仍然是最真实的。偶像的悲喜忧愁都会左右崇拜者的情绪。

因为崇拜,使得杨振宁在翁帆的心中变得高大无比,在她的眼中,那不是一位和她爷爷年纪一般的老人。她把自己的崇拜安放在了照顾与陪伴杨振宁的身上。

在两个人的爱情中,女人多少是要有一些崇拜感的,如果连一丁点的崇拜感都没有,女人就算爱上了,也不过是感动和将就。

而两个人的爱情里,男人多少要有点宠爱欲,如果连一丁点宠爱欲都没有,就算过日子,也是自私和自满。

所以爱情有时候很简单,无非就是我崇拜你,你宠爱我。


《心火》透过作家与崇拜者,细分爱和崇拜的关系,论文字的力量

翁帆与张振宁

有些崇拜与爱无关:

从《心火》中沈冰被迫害成为植物人期间,由于家人已经对沈冰的苏醒不抱有希望,沈母已经认仇人为干女儿,沈冰的女儿认仇人做妈妈,沈冰的丈夫也开始筹划与仇人的婚礼。从开始左赫知道沈冰的遭遇后就辞去了自己的工作,在医院找了一份护工工作,宁可不要工资,也要守在离沈冰最近的地方。

不放弃唤醒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苏醒的植物人,这点来看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而这与爱情无关,他只是希望她能够醒来,即使真的不能苏醒,那她也仍然存在于世。这是一个崇拜者最简单的渴求,而他两年间的细心照顾终于使沈冰苏醒。

左赫在沈冰家庭把她接回家后,悄悄退出。默默的奉献也是崇拜者对偶像崇拜的一种方式。这点看来,左赫只是单单的崇拜,并未有任何可以升级为爱的半点想法。

《心火》透过作家与崇拜者,细分爱和崇拜的关系,论文字的力量

文字的力量:

该剧中三次提到一段话

四面八方枪炮声震耳欲聋,而人的声音可以穿越一切其它,只要聆听,就会发现,人的声音可以穿越世间天地一切其它。

第一次:

关于文字的力量是在左赫内心脆弱和精神颓废之际,沈冰的小说让他有了质问的冲动,而当沈冰解释自己书中人物结局时。解释了因果的关系,产生了共鸣。也正是因为沈冰的书才使左赫走出悲伤的泥潭,慢慢的治愈自己的悲伤。这里是第一次凸显文字的力量。

第二次:

是沈冰被送进精神病院后左赫冒着被控告的风险将沈冰从精神病院“偷出来”。

沈冰害怕左赫被自己连累,要求回到自家对面的老房子,她每天面对自己家里双双出入的丈夫和害她的人在一起时,那种绝望可想而知。好好地家就这么毁了,她明明是个受害者,却被人陷害送进精神病院,纵然是怀疑设计陷害她的人,但是苦于没有证据只能任其别人夺走属于自己的一切。自己却无力改变这一切。

她在彻底绝望之际,崔佳童警官为她高亢的背诵了沈冰小说中的那段话,“四面八方枪炮声震耳欲聋……”就是这段话,给了她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她将迸发出无限的潜能和左赫、崔警官一起勇敢的面对自己目前的灰暗世界,将所有的不幸暂时埋葬,找回自己失去的一切。

第三次:

所有事情真相大白的时候,她回归了家庭,丈夫的疼爱,女儿喊出的妈妈,母亲端来的面条被她吃的精光,这才是她原有的生活。

她本可以把害她的人送进审判台,然而,她依然相信光明能够带给人的精神洗礼,因为“她坚信人的声音比天地一切都更有力量”

从旁白中可以解读到沈冰最后的决定。

而罪恶的冷风终究没能吹散沈冰的灵魂之光,她从黑暗的沉沦中走来,她跨越了昨日,跨越了自我,跨越了人性的误区。这,就是精神的力量。也是文字的力量。

《心火》透过作家与崇拜者,细分爱和崇拜的关系,论文字的力量

结语:

该剧中以发生在沈冰身上的不幸贯穿整个主题,年少时不懂剧中含义,以为只是普通描写两个女人之间的嫉妒为主题,觉得并无深意,如今再次翻看,原来还有很多人物和内在含义是被我们忽略的。

比如左赫为什么会无怨无悔的照顾沈冰?原来是因为崇拜。

沈冰在灰暗和绝望之际,为什么会突然振作?原来是因为文字的力量。

初看不懂剧中意,再看已是剧中人。这个世界,只要你仔细聆听,细心观看,总会发现原来美就在身边。

文|冷清秋

作于2020年3月7日

感谢大家的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