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敗《小丑》奪影帝,他憑什麼?


打敗《小丑》奪影帝,他憑什麼?

今年頒獎季,《小丑》絕對風頭無兩。

當然,這部電影最成功的的地方還是在於演員的表演。倘若沒有主演鳳凰叔華金·菲尼克斯出神入化的演技,這部電影或許也很難達到如此高的高度。

但在去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上,《小丑》順利捧走了最高獎項金獅獎,但最佳男演員的桂冠卻與鳳凰叔無緣,居然花落盧卡·馬裡內利。

他,是什麼來頭?

這還要從今天要推薦的電影《馬丁·伊登》說起。

打敗《小丑》奪影帝,他憑什麼?

《馬丁·伊登》這個名字,想必大家並不陌生。

原著作者是大名鼎鼎的美國現實主義作者傑克·倫敦,《野性的呼喚》《白牙》《熱愛生命》《狼的兒子》都是他的傑作。

電影《馬、正是改編自同名原著小說,目前評分8.1,算是比較成功的改編作品了。

打敗《小丑》奪影帝,他憑什麼?

電影的劇情,乍一看其實挺套路——

窮小子愛上了富家小姐,為了愛奮發圖強進而登上人生巔峰。

但是,功名利祿並不意味著人生圓滿,藉著這麼一個略顯俗套的故事,影片講述的其實還有——

階級的對立,理想和現實的差距,個人與時代的對抗,一個理想主義者的消亡。

打敗《小丑》奪影帝,他憑什麼?

故事的主人公馬丁·伊登(盧卡·馬裡內利 飾),是位水手。

出身貧寒,文化程度不高,寄住在姐姐姐夫家,每日為了房租拌嘴爭吵,是最常見不過的底層青年。

身在底層,但馬丁卻並不是被苦難壓彎腰的那種人,反而活得朝氣蓬勃。

打敗《小丑》奪影帝,他憑什麼?

伊琳娜(傑西卡·塞西 飾)是富家小姐,舉止優雅大方,有文化涵養。

他倆的相遇,是因為馬丁無意中從小混混手裡救了伊琳娜的弟弟。

從見面的第一眼,他就愛上了她。

她的樣貌、她的談吐、她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讓他痴迷。

他說:

這是我生命中最美妙的一天,這是一種全新的經歷,我以前從未接觸過。

打敗《小丑》奪影帝,他憑什麼?

這種體驗,既來自於伊琳娜所帶來的愛情,也是伊琳娜所處的上流社會所帶來的震撼和悸動。

所以,他對伊琳娜的感情除了愛情中應有的欣賞與愛慕,更多了一層崇拜與敬仰。

而越是崇拜,便越是自慚形穢,越是覺得對方談吐得體,便越是覺得自己粗鄙不堪。

於是,他決定走進她的世界。

打敗《小丑》奪影帝,他憑什麼?

我開始讀書了,認真的把能讀的都讀了,我開始好好學習了。

我想成為像你這樣的人,像你一樣說話,像你一樣思考。

伊琳娜幫他打開了一扇大門,從此,他一頭扎進了文學的世界裡,讀書、思考、觀察世界、埋頭寫作……

打敗《小丑》奪影帝,他憑什麼?

值得一提的是,整部電影全片使用16mm的膠片拍攝,充滿顆粒感的畫質和獨特的色調,出來的效果絕美,質感一級棒。

打敗《小丑》奪影帝,他憑什麼?

打敗《小丑》奪影帝,他憑什麼?

打敗《小丑》奪影帝,他憑什麼?

而且,在展現馬丁讀書、思考、寫作的過程中,影片創造性的使用了許多檔案資料影像,既和全片的膠片拍攝相得益彰,充滿了藝術感,影像本身也具有著象徵意義。

比如,殘疾的貧民窟小男孩觀看煙花,在廢墟邊跳舞的人群、送愛人離開的女人的眼淚……

這些影像,也能看出馬丁寫作的大致方向,他既看得到底層人民的苦楚,也看得到底層人民生活中的詩意。

打敗《小丑》奪影帝,他憑什麼?

在展現馬丁心理歷程的時候,一艘“大船”成了重要意象。

他本是一個水手,漂泊天涯,四處為家,後來遇見了伊琳娜,互通心意後,對方對他也青睞有加,兩個人走在了一起。

打敗《小丑》奪影帝,他憑什麼?

有了愛情的鼓勵,他在寫作事業上也更加奮發圖強,雖然環境艱苦,時常付不起房租,嘔心瀝血寫出的文章被頻頻退稿,但他越挫越勇,對未來仍舊充滿了美好憧憬。

這個時候,一艘大船揚帆起航。

打敗《小丑》奪影帝,他憑什麼?

之後,馬丁亦父亦友的精神引領者去世了,伊琳娜父母瘋狂反對兩個人的愛情,伊琳娜也沒等到馬丁事業獲得成功就離開了他。

馬丁的信仰,就此徹底崩塌。

與此同時,馬丁既看不慣剝削人的資產階級,也看不上只會喊口號的工人罷工,這種政治態度讓他在社會中備受爭議,縱然功成名就,但他卻活得渾渾噩噩,再也不是當初朝氣蓬勃的樣子

這個時候,一艘大船赫然沉入了海底。

打敗《小丑》奪影帝,他憑什麼?

其實,馬丁與伊琳娜感情的覆滅,從一開始就埋下了伏筆。

馬丁,連語法都不精湛的一個人要嘗試寫作,這難度可想而知。

對此,伊琳娜的建議是去上學,接受教育。可是對於一個掙扎在溫飽線的人來說,支付學費去上學,實在是太奢侈的一件事。

打敗《小丑》奪影帝,他憑什麼?

後來,馬丁開始了創作,屢次被退稿,伊琳娜建議他去自己父親公司上班,這被馬丁拒絕了。

因為此時的他已經愛上了寫作,已經決心要用一支筆,來為社會上那些不幸的人說話。

終於,歷盡一番挫折,有人願意出版馬丁的作品,伊琳娜雖然高興,但她卻並不喜歡馬丁書寫的底層民眾的故事,因為“太多死亡,太多痛苦”。

打敗《小丑》奪影帝,他憑什麼?

打敗《小丑》奪影帝,他憑什麼?

馬丁說她,“吃飽飯的人,不相信有人在捱餓。”

但其實,伊琳娜不僅僅是“何不食肉糜”這麼簡單。從一開始,她就不相信馬丁的寫作事業會成功。

她把馬丁寫作的決心看做是他改變命運,發家致富的手段,而沒有看到馬丁對寫作的熱愛,對生活的探索。

伊琳娜露出俗人本相,隨之崩塌的還有馬丁對上流社會的所有幻想。

同樣質量的文稿,剛開始被不停退稿,一朝揚名,無論什麼書都能被賣到脫銷。

籍籍無名時無人問津,後來功成名就了,什麼人都往身邊湊,什麼話都能引起大家熱議。

打敗《小丑》奪影帝,他憑什麼?

功成名就之後,伊琳娜也回來了,曾經毫不留情的棄他而去,現在又主動投懷送抱,馬丁依舊愛他,第一反應是緊緊的抱著她。

但是,很快他就苦笑,發怒、歇斯底里……

沒有人比他更清楚,伊琳娜能回來,也僅僅只是因為他現在成功了而已。

打敗《小丑》奪影帝,他憑什麼?

這時的他,可以選擇欺騙自己,再續前緣,但已經看透伊琳娜的本性,看透生活的真相之後,馬丁早已經喪失了對生活的所有熱情。

我曾活得如此炙熱,但現在的我卻心如死灰。

哀,莫大於心死。

看到這裡的時候,我真的覺得很難過。

打敗《小丑》奪影帝,他憑什麼?

當一切塵埃落定之後再回首,馬丁和伊琳娜的愛情就像是個美好的夢。

馬丁依靠這個夢一路走來,到頭來才發現苦追的夢原來是一場空,夢中的佳人美妙至極,但靈魂卻空無一物,膚淺至極。

對此,影片的海報,設計的相當巧妙。

海報中,真正和馬丁擁在一起的,是馬丁當初一夜風流的服務員。後來,也是她陪在馬丁身邊度過了最後的日子。

而真正的女主角伊琳娜,卻是以幻象的形式出現在海報中。

打敗《小丑》奪影帝,他憑什麼?

盧卡·馬裡內利對馬丁這個角色的塑造,也非常值得稱讚。

馬丁這個角色,雖然出身底層,但卻有股傲氣,雖然長相粗糙,但又時常讓人感覺很憂鬱。這種矛盾的氣質,使得這個角色特別飽滿。

前期,他身無長物,但卻朝氣蓬勃,對萬事萬物都有熱情。

後期,他有錢有名,身邊人來人往,但卻活的無比孤獨,對生活徹底喪失了希望。

循序漸進的演繹出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態,這難度不可謂不大。

打敗《小丑》奪影帝,他憑什麼?

打敗《小丑》奪影帝,他憑什麼?

作為傑克·倫敦的一部半自傳體小說,在馬丁·伊登身上可以看到許多傑克·倫敦的影子。

同樣出身貧寒,自幼從事體力勞動,當過童工、裝卸工,也做過水手。

開始寫作的時候,連基本語法都不甚熟練,稿件也曾無人問津。

但憑藉自己的文學天賦和對生活的觀察,對生命的思考,不懈堅持,他終於名譽國內外,成了享譽世界的大作家。

打敗《小丑》奪影帝,他憑什麼?

成名之後,他和馬丁一樣陷入了對自我的懷疑,對生存價值的質疑之中,失去了鬥志,活的行屍走肉。

最終,因過量服用嗎啡身亡,生命永遠停留在了40歲。

傑克·倫敦的故事是在20世紀初,正是美國發展迅猛的時候,傑克·倫敦所代表的正是當時的“美國夢”。

只要奮鬥,就能擁有一切。

於是,貧困小子埋頭寫作,從一無所有變成家財萬貫。

可是,成功了又如何?

生活空虛,信仰崩塌,對生活失去了熱情。

打敗《小丑》奪影帝,他憑什麼?

影片將原著中的故事搬到了20世紀中葉的意大利那不勒斯,也就是《我的天才女友》中兩位女主角所生活的那座城市。故事給人的感覺雖然遙遠,但並不讓人覺得陌生,人物走向也並不覺得突兀。

馬丁大步朝前,頭也不回的走向大海,決定以死亡結束生命的時候,對觀眾來說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打敗《小丑》奪影帝,他憑什麼?

而這,正是導演改編原著小說的意義所在。

導演皮耶特羅·馬切羅說:

《馬丁·伊登》的主題很典型,也很普通,和其它一些古老話題一樣,雖然已經是過去年代的事情,但某種意義上卻永遠也不會過時。

在當下這個消費主義、個人主義盛行的年代裡,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實在太常見了。

但無論在什麼時代,《馬丁·伊登》都具有普世價值。

因為對人們來說,追尋自我的價值,追尋生命的意義,都是永遠都不會過時的主題。


打敗《小丑》奪影帝,他憑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