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為什麼沒有統一斯里蘭卡?

90斤剛剛好呢


印度自從脫離英國殖民統治以後,在南亞大陸橫行霸道,把周邊鄰國欺負個遍。不僅武力吞併錫金,還成功控制尼泊爾的外交和政治,把巴基斯坦分裂肢解為兩個國家,可謂不可一世。

不過,和印度僅一峽之隔,戰略地位更加突出的斯里蘭卡,卻成了印度垂涎欲滴卻吃不到嘴,還為之栽了跟頭的傷心之地。

(斯里蘭卡地圖)

斯里蘭卡是印度洋上的一個島國,位於南亞次大陸南端。東面和南面都是茫茫的大海,只有西北隔著保克海峽和印度相望,兩國間僅相隔30公里。其首都科倫坡和南部的漢班託塔,都擁有優越的深水港。因此成為印度洋航線上最重要的貿易支點,戰略位置十分優越。幾乎所有穿行於印度洋的大國,都對其十分重視,甚至意圖控制它。

早在殖民歷史時期,斯里蘭卡就成為各殖民國爭奪的利益要地。葡萄牙人、荷蘭人都曾靠戰爭將其列入自己的勢力範圍。1796年,英國趕走了盤踞於此的荷蘭人,利用《亞眠條約》,將其納入英國殖民統治。

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斯里蘭卡,1815年英國廢黜了錫蘭國王,將其納入英國的直接管轄之下。由英國國王喬治三世兼任錫蘭國國王,可見對斯里蘭卡位置之重視。

之後,英國開始對印度區域內大大小小的土邦進行整合,將北至巴基斯坦,南至緬甸的區域劃為英屬聯邦,指派總督管理。唯獨斯里蘭卡這塊彈丸島國,仍由英國直轄。

印度獨立後,英國將印度根據宗教聚居區劃分為兩個國家,實行印巴分治。等到第二年,斯里蘭卡同樣獨立,和印度一樣成為英聯邦成員國,在英國擁有平等的地位。印度一開始並不敢冒得罪英國的代價,吞併斯里蘭卡。

(喬治三世)

直接吞併不現實,印度開始謀求控制權。它利用斯里蘭卡境內泰米爾民族鬧獨立的契機,扶持該民族最強硬的武裝團伙——斯里蘭卡猛虎組織,通過空投武器物資、在印度泰米爾居住區建訓練基地等方式,來支持猛虎組織對斯里蘭卡的分裂活動。

但是印度很快發現,受斯里蘭卡泰米爾猛虎組織的影響,印度國內的泰米爾人,也開始蠢蠢欲動,獨立傾向明顯。

印度人有了“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難受,於是轉身和斯里蘭卡政府談判。他以老大哥的身份出面,為雙方調停,解除各分裂組織的武裝。

印度人的算盤打得挺精,只要擺平斯里蘭卡猛虎組織,建立起南亞帶頭大哥的威信,到時斯里蘭卡政府還不是由自己擺佈。

印度原以為猛虎組織會念昔日支持之恩,主動放下武器,配合印度主導下的斯里蘭卡民族高度自治方案。但事與願違,泰米爾猛虎組織對權力分配並不滿意,堅持獨立自主。

印度面上掛不住了,以僧伽羅人為主的斯里蘭卡政府可看著呢。這事要不擺平,以後這大哥就沒得做了,想控制斯里蘭卡也就成了泡影。

於是從1987年開始,印度以維和為名,發兵斯里蘭卡,以武力清剿猛虎組織。一旦戰爭勝利結束,印度還打算長期駐軍,像當年吞併錫金一樣,逐步控制斯里蘭卡。

但是,被印度訓練過的猛虎組織並不好對付。整整三年間,印度總共出兵10萬人次,不僅沒有取得戰場優勢,反而被對方的遊擊偷襲戰弄的狼狽不堪。而對方卻越來越精神。

(斯里蘭卡猛虎組織)

斯里蘭卡政府開始指責印度出工不出力,猛虎組織也開始加緊對印度境內泰米爾人的獨立鼓動。

國際上對印度這種一住三年的所謂維和行動,也表示了不滿。本來這屬於斯里蘭卡內部的事,印度在兩方陣營的搖擺,反而使問題越來越複雜化了。

印度國內更是怨聲載道。因為這場錯誤的戰爭,總理拉吉夫·甘地民望劇降,被迫下臺。而新任總理辛格上臺後馬上下令印度撤軍。

1991年,擔心印軍重返斯里蘭卡的猛虎組織,對有望重新返回總理寶座的拉吉夫甘地,發動了人彈刺殺,並獲得成功。

就這樣,印度在付出三千士兵傷亡,以及一位總理被刺殺的代價後,面對國際國內輿論譴責,公開聲稱不再幹涉斯里蘭卡內政。

猛虎組織被徹底消滅後,斯里蘭卡實現了國家統一。然而一貫擴張成性,蠻橫霸道的印度,心中卻五味雜陳。多年的佈局和經營化為烏有,還在斯里蘭卡栽了個大跟頭。

(參考資料:《印度1980年代的斯里蘭卡政策與“泰米爾問題”》)


張生全精彩歷史


斯里蘭卡是印度半島南部最大一個海島,其距離印度本土最近不到30公里,而且二者之間還有一條斷斷續續的島鏈相連接,所以即便在古代,印度人想要到達斯里蘭卡也非常的容易,所以在古代的時候,就有大量的印度人到達過斯里蘭卡。

而現在的印度一直有著自己的擴張主義,一直在努力收編周邊地區,比如說吞併馬爾代夫以及錫金等國家。可斯里蘭卡距離印度這麼近,卻沒有被印度統一。

於是很多網友好奇,為什麼印度沒有統一斯里蘭卡呢?其實並非印度不想統一斯里蘭卡,而是他們也曾想統一過,但是實力不允許條件也不允許。

第1個就是歷史原因,歷史上印度半島很少有統一的狀態,大多都是四分五裂,一般分為印度南部和印度北部。

即便有的時候出現了統一的大王朝,也是很多部落都是以割據自制的狀態,一般以民族聚集為主。

當時的印度連本土都沒辦法建立一個統一有效的統治,對於遠在海外的斯里蘭卡更是不可能對此進行統一。

所以在歷史上斯里蘭卡幾乎沒有被印度所納入過版圖,所以斯里蘭卡本來也就不屬於印度的一部分。

第2點近代殖民主義的原因。當年英國在殖民印度半島的時候,並沒有將斯里蘭卡納入英國在印度的殖民勢力圈。當時的斯里蘭卡叫做錫蘭。

由於斯里蘭卡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獨立於印度大陸之外,還是印度洋上一個重要的海上要道的管控處,所以英國也就將斯里蘭卡直接作為英國直接統治管轄範圍,和印度本土的控制管理完全不相關。因此在英國殖民時期,斯里蘭卡就是作為一個獨立的統治板塊。

第3點,印度在從英國獨立的時候,斯里蘭卡還在英國的控制手中。英國在國際力量不斷下降的時候,不得不放棄對印度的殖民主義。

由於當時英國印度板塊控制的面積過大,所以就將印度半島的統治勢力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和都兩個部分,而且將巴基斯坦出生的東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也就是現在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

印度剛獨立的時候一直要致力於和巴基斯坦的鬥爭,所以也就沒有力力量和心思去管控斯里蘭卡的狀態,當時的斯里蘭卡又作為英國的直屬統治地,所以印度也不敢過問。自己好不容易剛從英國手裡獨立出來,本身就是一種見好就收的狀態。

第4點,印度曾經在斯里蘭卡內戰時期派7萬大軍進入了斯里蘭卡,不但沒有撈到好處反而碰到一鼻子灰。

其實印度一直想要將斯里蘭卡收為國有,但是一直沒有機會,直到1983年斯里蘭卡內戰的時候。

斯里蘭卡內戰是因為南北兩個民族發生了武裝衝突。當時印度以調停者的身份介入,其實是想通過軍事慢慢的佔領斯里蘭卡。

剛開始的時候,北方占人數偏少的民族還對印度比較歡迎,不過印度並沒有幫助北方這個少數民族,反而勸他們上交武裝,而這因此也就惹怒了北方的少數民族,隨後便對印度軍發動了攻擊。

而南部的軍事力量也感覺印度在中間難以維持自己的利益,所以雙方都開始攻擊印度,最後印度也只好灰溜溜的撤走,從之後印度也就沒有了統一斯里蘭卡的機會。


夏目歷史君


斯里蘭卡被譽為印度洋上的明珠,以出產寶石和紅茶聞名於世,其與印度的距離可以用近在咫尺來形容,因為兩國相距只有不到30公里。也正是因為斯里蘭卡太靠近印度,而深受印度的影響,但是印度作為印度洋的大國在對周邊國家進行整合的時候,卻沒有將斯里蘭卡納入自己的版圖,這是為什麼呢?

下面銘蘇先生具體給大家分析一下:

第一、戰略地位和航運地位重要,英國不想讓其併入印度。

斯里蘭卡位於印度南方的海上,地處印度洋航線的中心位置,是東亞地區通往歐洲航線的中轉和重要補給站。正是由於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英國1796年趕走了盤踞於此地荷蘭殖民者,佔領了科倫坡。1802年英法簽署《亞眠條約》,劃分了兩國在印度南部的勢力範圍,斯里蘭卡正式成為英國的殖民地。

為了加強對斯里蘭卡的控制和管理,1815年英國廢黜了錫蘭國王,將斯里蘭卡納入英國的直接管轄之下,由英王喬治三世兼任錫蘭國王。雖然此後英國完成了對印度大陸的整合,將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緬甸都納入英屬印度的版圖,但是唯獨將斯里蘭卡作為獨立的板塊進行直接管轄,這也使獨立後的印度在繼承英國遺產時無法繼承斯里蘭卡這塊領土。

英國在放棄南亞大陸的殖民地時,將印度通過印巴分治,分為兩個國家,兩國獨立以後為了領土進行了長期的戰爭。而在印巴獨立建國後的第二年,斯里蘭卡也從英國獲得自治權,宣佈獨立,成為英聯邦成員國。從此以後,斯里蘭卡和印度同為英聯邦成員國,在英聯邦具有同等的地位,印度迫於英國的壓力也不敢對斯里蘭卡有非分之想。

第二、印度強勢整合周邊,但實力不濟。

獨立後的印度野心勃勃,對周邊的領土進行了強勢的整合,出兵克什米爾、收回法屬印度領土和葡屬印度領土、將錫金王國變成錫金邦、將安達曼群島和尼科巴群島納入版圖。印度在對周邊領土整合的同時,對於距離自己只有30公里的斯里蘭卡自然也不會錯過。

斯里蘭卡位於印度南方的海上,兩國之間的保克海峽和馬納爾灣最窄處僅僅30公里。斯里蘭卡猶如印度在印度洋上的橋頭堡,如果能夠整合斯里蘭卡,那麼印度將佔據印度洋的絕對優勢地位。而斯里蘭卡內戰給了印度介入斯里蘭卡的機會。

斯里蘭卡的主體民族是僧伽羅族,佔總人口的比例高達74.9%,而泰米爾族人口約佔15.4%。在斯里蘭卡僧伽羅族是多數民族,但是放眼整個南亞地區,光印度半島南部就有6000萬的泰米爾人,僧伽羅族反而變成了少數民族。所以,作為斯里蘭卡統治者的僧伽羅族,不得不警惕境內的泰米爾族人,如果印度支持境內的泰米爾族人,那麼後果不堪設想。因此,斯里蘭卡獨立後,僧伽羅族政府就不斷打壓泰米爾族人,由此激化了兩個民族的矛盾。1972年,泰米爾族人成立了猛虎組織,目的就是在斯里蘭卡東北部建立泰米爾人自己的國家,於是兩族矛盾進入白熱化階段,最終導致了1983年的斯里蘭卡內戰。

按常理說,印度應該支持泰米爾人才對。但是,長期以來印度國內存在著分裂勢力,南部的泰米爾人有獨立建國的願望。如果印度支持斯里蘭卡境內的猛虎組織,那無疑給國內的泰米爾人一個信號,既然斯里蘭卡境內的泰米爾人可以獨立建國,為何印度境內的泰米爾人不能呢?所以,印度怕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不能大力支持猛虎組織。

印度最終選擇了一條中間路線,作為衝突雙方調停人的角色,派遣了7萬維和大軍進駐斯里蘭卡,以監督雙方停火。但是印度的出兵既不能解決斯里蘭卡的統一問題,也不能讓泰米爾人獨立建國,引起雙方的不滿。印度的出兵引發了僧伽羅族的反印情緒,同時印度維和部隊解除猛虎組織武裝的做法也遭到猛虎組織的抵制,其後猛虎組織發起對印軍的襲擊,結果將斯里蘭卡內戰變成了印軍和猛虎組織之間的混戰,最後印度只好無奈地撤軍。

斯里蘭卡內戰是印度試圖整合斯里蘭卡的一次嘗試,但是從印度介入斯里蘭卡內戰的結果來看,印度已經無法將其納入自己的版圖。

綜上,印度雖有整合斯里蘭卡之心,但是由於英國出於維護自身殖民利益的目的,在制度安排上就打消了印度的念頭。同時,印度由於自身實力有限,雖然整合了周邊領土,但是由於實力不濟,無法將斯里蘭卡納入自己的版圖。


銘蘇先生


如果斯里蘭卡的人民看到這個題目,估計會很憤怒地把家中藏在海里的錘子統統給翻出來:啥叫印度沒有統一斯里蘭卡?印度有什麼資格統一咱?

所以作為斯里蘭卡的好朋友,我們有必要來捋一捋這其中的關鍵:“統一”說法不妥,因為印度和斯里蘭卡無論是歷史上還是現如今國際社會上,地位都是對等的!

換句話說,這倆哥們是平起平坐的。

斯里蘭卡最初是叫“錫蘭”,在中國史書上,被稱為獅子國,1972年才改名為斯里蘭卡!

印度自稱是南亞次大陸上的小霸主,雖然一直對斯里蘭卡有著吞併的雄雄野心,但從歷史上基本找不到斯里蘭卡是印度一部分的證據理由。

首先就是古印度的分裂屬性,南亞次大陸在古印度時期有過短暫的統一,實際上也是王公遍佈,算不上真正的統一。而且當時的斯里蘭卡與印度大陸有著30公里的隔海距離,遠離印度的內鬥和政治中心,兩者有著強大的離心力。

其次,斯里蘭卡和印度說得上是“一家人”,還只是在殖民時期存在過一段時間,那就是這倆哥們都曾經是英國的勢力範圍。

即便如此,斯里蘭卡也是獨立於印度的,在地位上與印度同等級。

斯里蘭卡在清朝時期成為英國殖民地時候,英國還沒有完全控制印度,主要還是英法七年戰爭後不久,英國實力不足,而印度面積太大,一口氣吞不下,只能逐步蠶食。到了清朝同治時期,英國已經控制了印度三分之二的土地,曾經不可一世的莫臥兒王朝也不復存在。

在英國殖民印度和斯里蘭卡這段時間,印度也想趁機讓英國將斯里蘭卡劃入印度的版圖,但是遭到英國的果斷拒絕。斯里蘭卡島卡在印度洋的咽喉這樣重要的地理位置,英國怎麼會讓印度直接控制呢?保不住哪天英國不再殖民,印度豈不是要上天?

再說了,印度曾經的孔雀王朝、莫臥兒王朝都沒有染指過斯里蘭卡,這個時候想一併將斯里蘭卡拉入自己的版圖,就不怕吃不下?

最後,1947年,印度宣佈獨立後,尼赫魯曾自稱是社會主義國家,藉著與蘇聯的關係,在南亞次大陸上狐假虎威。而1948年斯里蘭卡宣佈獨立後,名義上還留在了英聯邦,無論是政治上還是經濟上,斯里蘭卡都得到了英國的照顧。所以從這一點上看,印度的勢力範圍不包括斯里蘭卡,而斯里蘭卡也不是印度的小弟。

所以,印度統一斯里蘭卡一說,毫無根據,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在未來,都不可能。而斯里蘭卡,卻很有可能是印度喉嚨裡的一根魚刺,讓印度很難安睡!


三顧歷史


斯里蘭卡是一個美麗的島國,他和印度可謂是隔海相望,印度在取得獨立之後就開始走上了擴張的道路,對周邊國家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災難,印度當年對斯里蘭卡也是虎視眈眈,肯定想將斯里蘭卡收入囊中。

印度是南亞最強大的國家,假如是在古代的話,印度早就統一了斯里蘭卡,斯里蘭卡這樣的小國根本就無法倖免。只不過印度獨立已經是二戰之後的事情了,人類已經進入了文明社會,這個時候再通過武力進行簡單的擴張,是為世界所不允許的。印度自然也有那個野心,但是礙於世人的眼光,也沒有敢輕舉妄動。

印度至今為止也吞併了一些地方,例如東北t邦,再加上錫金這個小國。而吞併錫金這個小國,事實上給印度也帶來了不小的麻煩,所以之後印度沒再敢這樣做,對於尼伯爾不丹等小國也只敢採取保護措施而已。至於在印巴中戰爭中打下了東巴之後,也只敢操縱其獨立為孟加拉國,沒有感堂而皇之的吞併。

對於斯里蘭卡印度也不是沒有動過野心,曾經在泰米爾猛虎組織猖獗的時候出兵斯里蘭卡,意圖從中獲得巨大的利益。不過斯里蘭卡和泰米爾猛虎組織在印度入侵之後,同仇敵愾,最終讓印度無機可乘,之後草草撤兵。總之在現代社會中想明目張膽地吞併一個國家,難度還是有點大,印度即使是南亞第一強國,也不敢輕易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因為斯里蘭卡是島國,印度想侵略斯里蘭卡就需要渡海作戰,這增加了戰爭的難度。如果印度強行吞併斯里蘭卡,會遭到國際社會的譴責,因此印度沒有侵略斯里蘭卡。



1.印度目前是南亞地區最強大的國家,如果印度現在想吞併斯里蘭卡,簡直就是易如反掌不費吹灰之力。以下我們來對印度和斯里蘭卡兩國進行一個對比。印度國土面積298萬平方公里,斯里蘭卡國土面積6.5萬平方公里,印度的國土面積是斯里蘭卡的45倍;印度有人口13.3億人,斯里蘭卡有人口2120萬人,印度的人口規模是斯里蘭卡的62倍;印度2017年GDP是24390億美元,斯里蘭卡2017年GDP是835億美元,印度的經濟總量是斯里蘭卡的29倍。印度的國土面積、人口規模、經濟總量都比斯里蘭卡高。



2.我們再來對兩國的軍事實力做一個比較。印度有130萬軍隊、4500輛坦克、6500輛裝甲車、2600架各種軍用飛機、1艘航空母艦、150艘主力作戰艦艇、150枚核彈頭。斯里蘭卡有軍隊15萬人、有50輛坦克、230輛裝甲車、100架各種軍用飛機、20艘小型艦艇。以印度目前的軍事實力,可以輕鬆吞併斯里蘭卡。可是歷史上印度和斯里蘭卡就不是一個國家。在古代時期印度是由大大小小几十個土幫組成,它們相互之間不斷征戰,因此印度在古代沒有能力入侵斯里蘭卡。



3.英國在近代同時佔領了印度和斯里蘭卡,但是英國偏偏讓斯里蘭卡保持獨立狀態。因為英國人認為斯里蘭卡是印度洋貿易的咽喉,英國要遏制印度在印度洋擴大勢力,所以沒有將斯里蘭卡與印度和並在一起。二戰結束後英國為了遏制印度的崛起,就把印度和巴基斯坦一分為二,讓印度和巴基斯坦為了爭奪克什米爾經常發生戰爭,因此印度無暇吞併斯里蘭卡。冷戰結束後世界格局已經形成,世界各國都反對國家之間的吞併戰爭。如果印度強行吞併斯里蘭卡,那麼印度就會遭到世界各國的譴責,也會損害印度的國際形象,因此印度不敢明目張膽的入侵斯里蘭卡。


香堂風子


印度自從獨立之後,由於他在南亞體量巨大,所以一直認為自己是南亞霸主。而且印度周邊的國家除了巴基斯坦之外,確實沒有什麼國家敢和他斗的,即使是巴基斯坦人一直是處於下風。



因此印度在南亞的國際事務處理上可謂是相當的霸道,周邊的國家可謂是沒有不受印度的欺負的。最慘的就是錫金了,錫金本來是一個獨立的國家,結果乾脆直接被印度給吞併,現在西京的末代國王都在國外流亡。而不但尼泊爾這些小國,事實上也是受印度所控制,很多事情甚至都不能自己做主。



在印度南邊有一個小島國,就是斯里蘭卡,以印度的實力肯定也是想吞併斯里蘭卡,而且印度確實對斯里蘭卡虎視眈眈。在斯里蘭卡發生泰米爾猛虎組織起義的時候,印度也找到這個藉口,派出大軍進入斯里蘭卡,名義上是協助斯里蘭卡政府對付反對派,但實際上恐怕是插手斯里蘭卡的內部事務。



只不過斯里蘭卡相對獨立一些,在印度插手斯里蘭卡內部事務的時候,泰米爾猛虎組織甚至和政府和解,共同來反對印度的軍隊,而印度在國際上也不佔理,最後只能灰溜溜的把軍隊撤出。所以印度在歷史上並不是沒有對斯里蘭卡動過手,只不過沒有成功而已。



我是平安讀歷史,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評!


平安讀歷史


斯里蘭卡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國家,它雖然是一個島國,但是資源特別的豐富,在島上不僅是擁有美麗的風景,更適合種植一些非常有經濟價值的種植。尤其是它的茶葉更是風靡全國,得到了很多上層貴族的喜歡。

斯里蘭卡從古代到現在,人民都是具有反抗鬥爭的,在這1000年多以來他遭到了無數次毀滅性打擊,但是一次又一次的站了起來。這期間是遭到了很多人的統治,可是斯里蘭卡打敗了一個又一個的獨立才有今天,斯里蘭卡人民美滿的幸福。


雖然斯里蘭卡屬於印度大陸,但是它並不是印度的一個地方,從古至今都是以獨立的身份的。

在公元前六世紀印度半島的雅利安人從印度半島來到了這個地方,才在這裡有了居民,而到了公元五世紀隨著人口的發展,在斯里蘭卡這個地方是修建了許多繁華的建築,同時建立了一個新的王朝。

僧伽羅王朝時期  約在公元前5世紀,維闍耶建立僧伽羅王朝(又稱維闍耶王朝)。

這個時候斯里蘭卡和當時的印度半島的王朝是不一樣的,他並不是當時古印度的一個板塊,而是一個獨立的王國。

公元前250年前後,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派其子來島上弘揚佛教,這個時候他們開始有了新的文化,開始信仰佛教了,但是這個時候還是沒有和印度合併,根本沒有什麼任何交集。

如果非要說印度和斯里蘭卡曾經站過一起,那個時候應該是在英國的統治下,其實斯里蘭卡不光是被英國人統治過,而且也包括葡萄牙人,甚至是印度原來一些居民,但是在這期間斯里蘭卡人民一次又一次的反抗著鬥爭,他們也不斷的反抗,最終是在20世紀的時候獲得了獨立。

可是他們獨立的時候是恢復了斯里蘭卡運來的國家,而並不是恢復了印度的,他們和印度現在是沒有半毛錢關係,頂多是海上的鄰居而已。


史研


印度輸出革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10萬印軍損兵折將,總理被殺

世界歷史上,很多國家夢想稱霸,都會試圖干涉他國內政,甚至在別國扶持非政府武裝,然後實現代理人統治。作為南亞小霸王的印度,也不例外。

1947年印巴分治後,印度獲得獨立地位,自以為繼承了日不落帝國的地位,在南亞次大陸拳打南山敬老院,腳踢北海幼兒園,一米以下全部放倒,我在太平間裡一跺腳,"不服的給我站起來!"

沒錯,在南亞,印度就是這麼狂!

錫金,英屬印度期間還能半獨立,印度一獨立就給他駐軍。1975年在印軍槍口下公投獨立。

不丹,英國也只能讓他割地賠款,印度規定對外關係接受印度的"指導"。雖然是聯合國成員國,可是世界上外國人要去不丹,先要經過印度政府審批同意。

尼泊爾,曾經敢和清朝動刀子的廓爾喀,如今境內70%印度教教徒,在印度干涉下,政局更迭特別快,相當痛苦。

巴基斯坦,和印度幹了三次大仗,前兩次不分勝負,第三次直接丟了50%人口30%土地,分離出了孟加拉國。

相對而言,印度最不成功的"輸出革命",就是在斯里蘭卡了。

斯里蘭卡在印度洋的中間位置,與印度半島之間有常常的一條"臍帶"連著,雙方聯繫比較方便,但基本上是井水不犯河水。典型例子是,印度教傳遍南亞次大陸,卻幾乎沒能登上斯里蘭卡島。斯里蘭卡大部分人都信仰佛教,是僧伽羅人。

還是攪屎棍英國,又來搗亂了。

英國人發現,斯里蘭卡島特別適合種植紅茶,就從印度遷移來了很多泰米爾人。英國把斯里蘭卡建設成世界第一紅茶出口國和第五寶石出口國的同時,也讓斯里蘭卡有了民族宗教矛盾的萌芽。

斯里蘭卡獨立後,原本的種植園農民泰米爾人想要翻身做主人,種植園主僧加羅人不同意。於是這場民族矛盾就開始了。

泰米爾人,在斯里蘭卡只有18%人口,而且大都是窮人,想要和既有權力又有錢的僧伽羅人打仗,其實基本就是找死。但是,泰米爾人背後有印度,膽氣自然很足。在印度的支持下,泰米爾人先後建立了30多個非政府武裝,其中最強的是猛虎組織。

印度不僅向泰米爾猛虎組織提供武器和資金,還派出軍隊提供專業訓練。印度的如意算盤是,將來猛虎組織在斯里蘭卡建立政權,自然擴大了印度的影響力。

1987年,斯里蘭卡政府軍集中重兵,圍困了猛虎組織。最後關頭,印度空投25噸物資下去,避免了猛虎組織的覆亡。

猛虎組織在國際上聲名狼藉,英美等國把他列為了恐怖組織。斯里蘭卡在國際社會爭取到了英美的聲援,印度才不敢支持猛虎組織。

令印度意外的是,猛虎組織翅膀硬了,居然要聯合印度南部的泰米爾人建立地跨印度和斯里蘭卡兩國的伊拉姆國。

這還了得,印度立刻倒戈,派出10萬精兵強將到斯里蘭卡"維和"。印度人驚奇地發現,猛虎組織雖然兵力少,卻個個身經百戰,承平已久的印軍被猛虎組織打得少皮沒毛、灰頭土臉。

印度又提出調停方案,猛虎和斯里蘭卡雙方都不接受!最後,猛虎和斯里蘭卡拋開印度,單獨談判。10萬印度軍隊最後灰溜溜回國了。

可是,印度的代價並不僅僅是這些。

1991年5月,印度卸任總理拉吉夫甘地炸彈炸死,案件偵破後,發現幕後主謀是斯里蘭卡的猛虎組織。

這個拉吉夫甘地,是印度第一任總理尼赫魯的外孫,第一任女總理英迪拉甘地的次子。尼赫魯甘地家族,世襲總理長達40年,沒想到在這裡變成了最後絕響。不過,拉吉夫甘地的妻子索尼婭甘地後來當了國大黨主席,兒子拉胡爾甘地當了國大黨的總書記。國大黨現在還是甘地家族的家族企業。

拉吉夫甘地被殺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做出了出兵斯里蘭卡的決定,他的軍隊殺死了很多泰米爾人。

真正讓拉吉夫甘地被殺的,其實是因為他在南印度泰米爾納德邦搗毀了猛虎組織的地下軍火工廠,殺死了數百名泰米爾人。拉吉夫明知與泰米爾人仇深似海,還敢去這個邦拉選票,被殺也實屬正常。

拉吉夫甘地的母親英迪拉甘地,則是一面搗毀錫克教寺廟打壓錫克教教徒,一面還把錫克教士兵當保鏢。膽子可真大。

印度對斯里蘭卡輸出革命,沒行到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出兵十萬損兵折將還導致自己的總理被殺。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歷史知事


印度歷史上很少有統一的時候,基本上是各個地區自行其事。而在這一過程中,斯里蘭卡走上了和印度截然不同的道路。


斯里蘭卡在地理上游離於印度次大陸之外

這個關鍵的不同就是宗教信仰。對佛教有些瞭解的人都知道,佛教是由印度文化圈裡的尼泊爾王子喬達摩·悉達多(也就是釋迦牟尼佛)創立的。在印度孔雀王朝時期,阿育王大力在印度文化涵蓋區域內推行佛教,使佛教在印度次大陸和斯里蘭卡廣為傳播。


現在印度教是印度的主流宗教

但在公元12世紀,因為婆羅門教的重新興起和穆斯林統治者的入侵,佛教在印度和尼泊爾迅速衰落,以至於近乎絕跡。但在斯里蘭卡,儘管佛教也曾受異族統治者的打壓,16世紀葡萄牙殖民者入侵後還曾強行在斯里蘭卡推行基督教,但佛教的信仰卻始終得到了保持,其主體民族僧伽羅人幾乎全民信仰佛教。


而斯里蘭卡的主體民族僧伽羅人基本全民信佛

因此在19世紀,英國人控制了整個印度次大陸之後,鑑於斯里蘭卡和印度的顯著差別,並沒有將斯里蘭卡納入英屬印度的管轄,而是將其設定為直轄殖民地,由倫敦直接管轄。這樣的區分更進一步加大了印度和斯里蘭卡的差異。印度獨立後,連信仰伊斯蘭教的巴基斯坦也獨立成國,對於信仰佛教的斯里蘭卡就更加無能為力了,所以斯里蘭卡在1948年成為了獨立國家。

斯里蘭卡佛教,風格獨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