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最好的朋友逐漸疏遠了?

四維山人


怎麼看待最好的朋友逐漸疏遠了?

以下是我的親身經歷,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我在研究生階段有個同學和我關係特別好。

那時候我們無話不說。

談了6年的男朋友和她分手了

我陪她在學校操場上喝了個通宵

最後給她扛回宿舍。

後來研究生畢業

我去了浙江工作

她去了日本讀博士

我們都是初出社會的人,

都要為自己的未來打拼

自然而然的

因為異地,因為圈子不同

彼此之間的話題就少了

後來就漸行漸遠了

最終也不聯繫了

其實現在想起來

有些遺憾

多好的朋友啊

說失去就失去了

肯定也有自己的原因

如果自己主動一點

結果肯定不會像現在這樣

就像陳奕迅歌中所唱

只希望再見的時候

能夠說一聲

好久 不見


李米有話說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我們身邊都會有不同的好朋友出現。但隨著時光流逝,他們或如影隨形,或漸行漸遠,但我們不必糾結,也不必詫異,因為這都是人生常態。


  • 童年的時候,我在老家度過,成群的夥伴陪我瘋玩,我們去小河邊抓蝌蚪,捉小魚,玩得昏天黑地,樂不思蜀。而今,當時的具體情形已被我淡忘得差不多了,以至於有一次遇到當初的夥伴時,我居然對她沒有絲毫的印象了!
  • 中學時代,我有一位相處很好的鄰桌,她健談,開朗,青春期的我們常常互道心事,成為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可遺憾的是,現在的我們已沒了共同語言,見面也只是寒暄兩句。
  • 初上班時,一位善解人意的同事常常鼓勵我,我們自然成了要好的朋友,工作上遇到難題我們就相互勉勵,彼此用天道酬勤來維持我們的自信;閒暇的時候我們一起逛街,用淘來的服飾將自己裝扮出女人的風采;電話裡我們長時間的聊天,真誠地開解著對方的心事。我甚至想,這輩子,什麼都可以沒有,但這個朋友,卻不能沒有。然而三年前,她開始幹起了傳銷,還要我幫她拉人,而我終究因達不到要求而引起她的不滿,漸漸地,就走散了。

但我從不後悔,也從不抱怨。因為隨著時光流逝,彼此的生活圈子變了,彼此的興趣愛好變了,我們應當順其自然。

相反,我還會由衷感謝這些朋友,曾在某一段時光陪過我,如同花香,以淡淡的芬芳瀰漫著我,薰陶著我。而今,她們被我安放到心靈最柔軟的地方,偶爾念及,依然有溫馨縈繞心頭。


阿杜的一紙清歡


先講講我自己的故事。


春節期間回老家,一個朋友跟我說:“某某也回老家了,我看她發朋友圈才知道的。”

我淡淡地回答:“是麼?我不知道。她已經把我拉黑了。”

朋友愕然:“你們好像認識很多年了啊,我之所以認識她,也是因為你。”

我笑了笑:“也挺正常。”

我和朋友口裡的“她”,是一個把我拉黑了的朋友。

我和她高中時代就認識,畢業後都到廣州工作,二十四五歲的年紀交往密切,隨後一直保持著聯繫。在我的社交圈層裡,她算是處於比較核心位置的那一圈層的人,算是“閨蜜”行列的朋友了。

過去幾年裡,我們一起出遊過,也一起陪彼此相過親、療過失戀的傷,時不時還給對方寄點小禮物。我去到她的城市,會住到她家裡去,她來到我的城市也一樣。


我們認識彼此的父母、丈夫(或曾經的丈夫)、孩子,兩個人聚一起時,還經常撇開孩子躺一張床上聊到深夜。我給她寄禮物,恨不能把禮物盒裡每一個空隙都填滿。

當然,這中間我和她也有過不愉快。閒暇時間特別多的單身時代,我們倆經常因為對某件事情的看法不大相同而在QQ上槓起來,然後互不搭理對方好幾天,但最後總能和好如初。


到了中年,我們“開槓”的幾率變小,大概也是因為大家都變懂事了,能求同存異了。

也正因為如此,當對方一言不合把我拉黑時,我是有些小震驚的:這麼多年的友誼,就為這屁大點事,你就要跟我絕交?

我所說的“屁大點”的事,不過就是對方第N次找我傾訴自己的失落,而她“失落”的起因是我取得了一點點成績(我沒有找誰炫耀過)。

聽她類似的抱怨聽得耳朵起老繭且忙得找不著北的我,沒有再像往常一般開解,而是直接懟了回去:“人到中年,別再把時間花在抱怨上。人生很多選擇都是雙刃劍,你要麼忍要麼滾,不能什麼都想要。再說了,每次我取得點小成績,你就失落,就找我傾訴,潛意識裡是不是嫉妒我?”

也許是最後一句話刺痛了對方,對方瞬時將我拉黑。我當時還在微信對話框裡輸入第二段開解她的話,大意是“你看著我取得點成績就失落,殊不知我能取得這點點成績,背後付出了多少努力,每天覺都不夠睡的苦,我也在吃的,人生對誰都是不容易的”,可當我點擊“發送”時,卻已經被拒收了。

我當時第一反應是:“就為這?!”


對方在微信裡說過什麼氣人的話,我並很不在意,畢竟二十幾歲時我們也常常開槓,但這個“拉黑”舉動,確實也觸碰到了我的高壓線。

拉黑陌生網友,這是我們上微博等社交媒體可能經常會做的事兒,但拉黑認識多年的人,在我眼裡等同“絕交”。


大家都已經是當媽的人了,早過了玩“過家家”、“先吵架再和好”的年紀。對方拉黑我,傳達給我的信號就是:“我不願意再和你說話、交往,咱們就此別過,從此各安天涯。還有,是我主動跟你絕交的。”

換幾年前,我可能會鬱悶一陣子,但那天,我只是把手機扔一邊,爬回到電腦前繼續工作,心如止水。

年紀越大,我越對別人跟我絕交這事兒毫無所謂。緣聚緣散和雲聚雲散一般,也就那麼回事。人到中年,我也學會了給朋友圈做減法,不與任何讓自己感到相處費勁的人來往。

站在那位我“曾經的閨蜜”的立場上,她或許也覺得和我相處比較費勁,和我絕交能讓她的人生感到輕盈一些。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是可能我比較遲鈍,沒察覺出來。我能做的,也只是尊重這種選擇罷了。


就連張愛玲,也會跟年輕時曾和跟自己要好到差不多要穿同一條褲子的閨蜜炎櫻絕交。張愛玲在天津生活時,就跟炎櫻有來往。後來,二人又一同考入香港大學,成為同窗好友。


解放初期,她們先後到了美國。不同的是,張愛玲嫁給了多病而貧窮的賴雅,而炎櫻卻與一位富翁結合。令張愛玲十分惱火的是,對方常常不顧她的感受,不厭其煩地向她炫富。由此,兩人的關係慢慢地冷淡起來。


到了晚年,兩人的丈夫相繼去世。炎櫻財大氣粗,老在張愛玲面前炫耀自己有魅力,張愛玲實在看不慣她那麼嘚瑟和庸俗,至此絕交。


道不同不相與謀,也是一種自我保護。


晏凌羊


上學時我們宿舍有6個人,大家細聊發現有3個人都是一個姓,沒到半個月就好的跟一個人似的。每次從老家回來都各自帶回來很多好吃的,大家都放在一起共同保管,共同消化。即使不在一個班,打飯,逛街,也都是形影不離。

第一學期父母還擔心我不適應,可我週末都不想回家。暑假期間家裡的電話都成我的熱線了。三個人中我脾氣是最差的,最任性也是最懶的,我那兩個閨蜜對我真的好,常常給我洗衣服,從不抱怨。



三年時間的相處我們就像親姐妹,畢業後大家各奔東西,一個出了國,一個早早嫁人了,我呢,繼續在這個城市裡打拼,漸漸的聯繫就少了。大概在五年前三姐妹又聚到了一起,但是我感覺不到當初的友情了,每個人都變得客氣,相互能聊的也都是展現出來的面上的東西,到達不了各自的內心深處。我把這一切歸結於時間,是時間拉開了距離,讓彼此陌生。

時間太久,這幾年正是每個人的黃金時間,都發生了很多的事,婚姻、事業、家庭。太多的事讓我們無從說起,有些事情在發生的時候很想找人傾訴,但是一旦過去了就不想再提。不同的生活環境,不同的工作環境,不同的心境,有些事說出來也不能引起共鳴,得不到想要的回應和分析,不如不說。

這些曾經的閨蜜和我的關係還不如現在的同事與我來的近。圈子不同而已。

我原本有位女同事,我們一起共事十年了,從我進廠那天起她就是另一個班組的組長。我一直以她做榜樣,想成為她那樣的熟手。後來我們成為搭檔,關係也越來越好。但是她半年前被調去另一個分部了,剛開始我們還經常相約一起出去逛街吃飯,天天微信裡互通兩部門的趣事,時間長了溝通的就越來越少除非總部有什麼指示大家相互瞭解一下,否則基本上沒有什麼交流了,沒有話題了。

有時候還會遇到同事問我,張文這次又去青海玩了?跟團還是自駕?玩幾天啊?我說不知道啊,啥時候去的,你怎麼知道的。大家說朋友圈發的,你自己看看。朋友圈都是微商廣告,我寧願看今日頭條都不看朋友圈。

朋友雖然一直都在,但就是漸行漸遠的,然後你又有了新朋友。


2015小滿


既然逐漸疏遠,說明三觀一直不合。過去不過是雙方都在勉強自己,剋制自己,非常非常努力的與對方相處,骨子裡其實從來沒有認可過對方,如今總算有機會了,於是便慢慢疏遠了,所謂逐漸,不過是想給雙方一個臺階,給雙方留點面子,使得大家分開不至於太難看,更重要的是讓過去雙方的那些勉強,那些剋制與努力不至於看上去完全是浪費了表情。而真正的最好的朋友,一定是三觀一致的,相處的時候一定是最輕鬆的,最舒服的,最重要的是,最好的朋友,從來沒有疏遠這種事情,無論大家分開多遠,分開多久,永遠都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土撥鼠2020


好朋友其實就和戀愛一樣不是彼此都停留在一個地方,而是互相成全,同步成長。

一段友誼漸行漸遠在大多數時候都是正常的。你小時候一起光屁股的朋友、你大學裡一起學習的朋友、你工作中一起奮鬥的朋友,其實朋友是跟著現實實際情況變化而變化的,環境的不一致造成了彼此的不同步,其實這些都只是生活裡的常態,不需沮喪,也不需挽留,默默祝福就好!

等某天你找到了靈魂上真正的知己的時候,你會對朋友又有不一樣的定義。


會sing的石頭


首先我想最好的朋友是如何定義和一起玩的呢?還是一起購物呢?以前的我是以這種膚淺的定義經常一起生活的不是朋友嗎? 否則,最好的朋友第一,她關心你。 我知道她對你有好感。 當然,成長是殘酷的。 不斷改變新的環境,遇到新的人。 我無法阻止朋友有新朋友。 我想象著朋友有新的好朋友。 你也一樣,個人離開朋友是無聊又無聊的第二定義的疏遠長期沒有聯繫嗎? 但是,即使你們的談話很長時間沒有火花了,也有朋友會幫助他。 只是你們的領域不同,當然交叉點就少了。 不要以為你們所學的不同專長然後共同話題沒有了,最後變得疏遠了。 真正讓你成為一生的朋友,是因為她一年只有一次聯繫。讓我們證明她記得你可能是我們成長的過程。 你真成熟的時候,不會問這樣的問題


沿途風聲


這個問題我認為很正常,因為再好的朋友也要保持一定的距離,都說距離產生美也正說明了這個道理,說到最好那就是雙方無話不說,感覺太瞭解對方了,在生活中會遇到各種事情,可每個人對同一事物的看法都有不同,當有一天這種分歧,就會讓你認為最好的朋友和你不在同一頻道,你們之間就會逐漸疏遠,


唯一印象652


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我覺的應該要順其自然,年輕的時候,尤其是同學,因為生活環境地域性的原因,風俗習慣、飲食習慣以及共同老師教育影響下世界觀差別不太大,極易成為最好的朋友,隨著年齡越來越大,各人生活的經歷各異,也會因為經濟、地位、愛好不同逐漸越走越遠,每人都會養成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因為閱歷不同,對事情的看法也會不一樣,沒有了近似的三觀,在一起相處就不會融洽,也就沒有了聊天的興趣,也就不再想聯繫了,時間久了更無話可說,朋友就是這樣慢慢疏遠了,不過,因為曾經是朋友,所以會依然祝福他們幸福平安,如果遇到困難需要幫助依然會義無反顧。


靜月軒主


什麼是朋友?兩肋插刀是朋友,雪中送炭是朋友,刎頸之交,以命相托更是朋友!這樣的朋友會漸漸疏遠嗎?那些漸行漸疏遠的不是真朋友,遠了也好,去了也罷,沒啥可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