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沈崇案震驚中外,當時國民政府的反應讓國人無比憤怒

歷史就是過去的人和事的積累,歷史學是記錄這些事件的真實學問。所以,歷史學家首要責任是告知民眾真相。

1946年12月發生了很多大事:

12月11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成立。

12月12日——中華民國政府派遣永興艦,中建艦,太平艦,中業艦接收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

12月24日——法蘭西第四共和國成立。

北大沈崇案震驚中外,當時國民政府的反應讓國人無比憤怒

就在法蘭西舉國歡騰的這一天,在我國北平卻發生了一件舉國悲憤的一件事情——沈崇案。

平安夜給人的感覺總是美好的,當時的沈崇從上海到北京求學不過二十多天,當晚從她借住的王府井大街北的八面槽、甘雨衚衕的表姐家去王府井南口東長安街的平安電影院看了一場名為《民族至上》的電影。

散場後走在回家的路上,遇到兩個酒氣熏天的美國大兵,卻不成想這兩個大兵見沈崇長得漂亮,色心大起,就強拉著沈崇到東單廣場的一個角落,沈崇一個弱女子怎麼拗得過兩個身強體壯的男人呢,不停地掙扎著並大聲呼救,但也無法阻止悲劇的發生,就這樣沈崇被強姦達三次之多,這樣的創傷對於一個女性可能一輩子都無法癒合。

北大沈崇案震驚中外,當時國民政府的反應讓國人無比憤怒

當時路上來來往往的也有不少行人,有一個路人正好撞破了兩個美國大兵的“好事”。這路人名叫孟昭傑,是第十一戰區修理班工人,孟昭傑很有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精神,但是對手畢竟是兩個久經訓練的老兵,雙方戰鬥力根本不在一個層面上,努力救助兩次還是沒辦法,打不過又惹不起,於是他立刻報了警。

接警的是北平警察局內七分局警士關德俊,警方反應速度也很快,迅速通知了中美警憲聯絡室,聯絡室派人去現場偵查案情。到現場後才發現,兩個大兵只剩下一個,只有一個名叫威廉士·皮爾遜的還壓在沈崇身上,於是就把皮爾遜帶回警局審問。

北大沈崇案震驚中外,當時國民政府的反應讓國人無比憤怒

當時北平民營亞光通訊社獲悉這一消息後,就在12月25日發出新聞,披露事情真相。北平市警察局局長湯永鹹曾給國民黨的中央社打電話,讓中央社通知各報不要刊登這一消息。中央社當即以警察局的名義給各報發了一個啟事,聲稱:“關於今日亞光社所發某大學女生被美兵酗酒姦汙稿,希望能予緩登。據謂此事已由警局與美方交涉,必有結果。事主方面因顏面關係,要求不予發表,以免該女生自殺心理更形加強。容有結果後,警察局當更發專稿。”

為了阻擋發表這一消息,湯永鹹還將亞光總編輯王柱宇和一些報社記者接到市警察局,叫他們具結,保證不發表此消息。

可是,26日北平《世界日報》《北平日報》《新生報》《經世日報》等幾家報紙,不顧國民黨中央社和警察局的阻擋,都刊登了亞光社的新聞。

北大沈崇案震驚中外,當時國民政府的反應讓國人無比憤怒

12月27日,學生們組織了“北大學生抗議美軍暴行籌備會”,亦積極聯絡清華等校。29日,籌備會會場被砸,民主牆壁報亦被人掃撕一空。30日晨,“職業學生”及打手們撕去罷課的佈告,貼上“今日本校照常上課”的告示。北大歷史系向達教授正好路過,眼見種種不堪,知識分子“迂氣”發作,這位秀才試圖和猛士們講講道理:“你們就是反對罷課,也不能撕毀別人的……因為在北大,任何人有發表意見的自由。北大四十八年光榮歷史被你們丟盡了。”人家哪裡肯聽你的真理,打罵有加。此即,“向達教授被辱”一事。

學院知識分子,言必稱言論自由,視之為內心信仰。然而遇見不信卻又會武術的,只能束手。錢端升教授被問及對間諜引說持什麼態度,錢教授的怒言既可樂又悲涼,“這是造謠的低下手段,超出了言論自由的範圍。有錢印這些東西,我的政治學講義,到現在還沒印出來!”

北大沈崇案震驚中外,當時國民政府的反應讓國人無比憤怒

面對如此獸行惡劣的極端事件,當時的國民政府又是怎樣的反應呢?

一、國民政府北平行轅官員說:“酒後失控,這樣的事,各國都在所難免。”

二、混入北京大學的特務分子說:“最近延安派出若干女工作人員赴各地專門以各種技術誘惑美軍,造成事件。”

三、原西南聯大“三民主義青年團”頭目,受害者沈崇的姨夫,時任北京大學訓導長的陳雪屏把北京大學先修班的座次表找出來,並把沈崇的名字抹掉,說:“該女生不一定是北大學生。”

四、國民政府中央通訊社竟然在報告沈崇事件時使用了“沈崇似非良家婦女”,“尚無顯著被奸之跡象”等語言。

北大沈崇案震驚中外,當時國民政府的反應讓國人無比憤怒

此情此景,受害者作何感想?有良知的國人做何感想?這樣的國民政府,不失民心,不被推翻,天理不容!

(完)

關注我,閱讀更多往期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