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你的脸将变成“行走的密码”,14亿国人怎样不“丢脸”?

移动支付时代,钱和手机深度绑定,出行可以不带银行卡,不带现金,但不能不带手机。

2020年,你的脸将变成“行走的密码”,14亿国人怎样不“丢脸”?


到了刷脸支付时代,人脸识别正在替代钥匙、公交卡、身份证、银行卡等工具,你的脸,不止是你的消费码,也是你身份的证明。

2020年,你的脸将变成“行走的密码”,14亿国人怎样不“丢脸”?

当你的脸成为介质本身,可以用作消费、身份的证明,那是不是也表明你的脸等于一个行走的密码?这样的技术还能叫安全吗?刷脸支付设备为了保障消费者信息安全都做了哪些“武装”?

2020年,你的脸将变成“行走的密码”,14亿国人怎样不“丢脸”?


为了保障人脸识别的准确性,人脸识别检测中,有一项检测是活体检测

活体检测能够判断真人、照片还是视频,但假如照片足够逼真、能够做到等身大小,是有可能攻击成功的,这种活体检测就比较适合对分辨率中低要求的场景,比如小区门禁等。

2020年,你的脸将变成“行走的密码”,14亿国人怎样不“丢脸”?


3D合成脸是用若干照片合成人脸,这种方式可能会攻破人脸识别的检测防线,却不能轻易通过框体检测和对翻拍的图形特征分析检测。

2020年,你的脸将变成“行走的密码”,14亿国人怎样不“丢脸”?


另一种活体检测是

可见光加近红外双目摄像头识别,它能够根据人脸温度成像来区分是否是真人,设备通过人的温度皮肤性能的图像作出判断。

2020年,你的脸将变成“行走的密码”,14亿国人怎样不“丢脸”?


最后一种活体检测是3D结构光人脸识别,可以通过近红外加三维结构进行识别,现在支付宝和微信的刷脸支付设备,都是采用的这种识别摄像头。

2020年,你的脸将变成“行走的密码”,14亿国人怎样不“丢脸”?


刷脸支付设备运用到的不仅是人脸识别技术,更是生物识别技术。在刷脸支付设备中,加入了虹膜识别、视网膜识别等多模态的识别方式,避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问题。

2020年,你的脸将变成“行走的密码”,14亿国人怎样不“丢脸”?


为了加强支付安全,在使用刷脸支付设备时,也采用人脸+手机码双重验证,为支付安全保驾

2020年,你的脸将变成“行走的密码”,14亿国人怎样不“丢脸”?


在支付场景中,刷脸支付面对的不只是身份识别是否准确的问题,

更涉及资金财产的安全性是否足够高。

支付中,对支付安全的要求更高,风控系统会结合用户的消费习惯、位置信息、手机信息等,进行判断,如果系统怀疑用户身份,将会要求消费者进行输入密码等核实身份的操作。

2020年,你的脸将变成“行走的密码”,14亿国人怎样不“丢脸”?


在金融层面保障用户隐私安全,则需要更高的技术支撑。刷脸支付将终端硬件采集到的信息,与云端存储的信息进行比对,那么一旦云端生物数据库发生信息泄露,将会对账户安全带来风险,因此刷脸支付人像数据脱敏等前端具备严密的防控策略。

2020年,你的脸将变成“行走的密码”,14亿国人怎样不“丢脸”?


人像数据脱敏就是对于人脸等敏感信息,通过脱敏规则进行数据变形,从而实现对敏感隐私数据的保护,保障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及账户安全。

2020年,你的脸将变成“行走的密码”,14亿国人怎样不“丢脸”?


刷脸支付设备的进一步信息安全加密保障,则是隐写术。

通俗点说,就是一种隐藏信息的加密技术,能够对数据水印隐写,通过逻辑和运算才能显形的信息要素与原文件被一同储存下来,最大限度保护信息存储的安全性。

2020年,你的脸将变成“行走的密码”,14亿国人怎样不“丢脸”?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9月底,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挪威约维克召开的会议上,

由蚂蚁金服专家牵头推进的ISO/IEC 27553移动设备生物识别认证安全标准被ISO国际标准组织正式立项。

这意味着,“中国标准”得到全球市场的认可,填补了在该领域国际标准的空白。

2020年,你的脸将变成“行走的密码”,14亿国人怎样不“丢脸”?


所以从设备与技术上看,其实刷脸支付的方式比扫码支付更先进、更安全,为了让消费者更安心、让市场接受新的支付方式,技术和产品都承担了很多。而相关普及却不够到位,让消费者形成了错误的观念,对于新支付方式没有信心。

2020年,你的脸将变成“行走的密码”,14亿国人怎样不“丢脸”?


为了消除消费者的使用顾虑,如支付宝、微信等刷脸支付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也出台了相应的赔付机制,建立用户使用刷脸支付的最后一道风险防御墙。

2020年,你的脸将变成“行走的密码”,14亿国人怎样不“丢脸”?


支付宝的“你敢付我敢赔”,简单有力地给予消费者承诺

,在移动支付领域身体力行地体现了这一点,对刷脸支付的赔付也表现出色的承担力。

2020年,你的脸将变成“行走的密码”,14亿国人怎样不“丢脸”?


微信支付则表示,“青蛙”刷脸支付设备使用安全等级最高的3D活体检测技术,可以有效抵御视频、纸片、面具等的攻击,如果因为刷脸支付导致账号资金损失,可以申请全额赔付。

2020年,你的脸将变成“行走的密码”,14亿国人怎样不“丢脸”?


银联方面表示,在个人隐私方面采集人脸特征,需100%获得用户授权,人脸信息与个人身份信息分散存储,且严格控制访问权限,保障信息安全,资金安全方面,也有风险赔付机制。

2020年,你的脸将变成“行走的密码”,14亿国人怎样不“丢脸”?


未来3-5年,还将是刷脸支付的爆发期,市场空间非常巨大,随着5G大规模商用,用户覆盖率还将进一步提高。

2020年,你的脸将变成“行走的密码”,14亿国人怎样不“丢脸”?


参与到这一支付变革中的技术商、硬件设备制造商、支付平台与服务商也在不断增多,市场规模巨大,

面对全新的支付方式,投资者们要注意辨别,选择正规的平台服务商进行合作,充分调查了解市场后注意仔细甄别,选择合规且具有软件开发能力的服务商,保证设备落地,才能真正获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