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庸·便民】从上学到工作,离开家的那些场景

【治庸·便民】从上学到工作,离开家的那些场景

【治庸·便民】从上学到工作,离开家的那些场景

某天在微信公众号看到一篇文章,关于读者回忆自己离开家的那一天,有几句话写到:“那一天起,你拖着行李,去了新的城市,工作,失恋、结婚。你离开家的那一天,是这一切人生的开始”。想起离开家的那一天,会想到自己的追求,提醒自己当初的壮志雄心,提醒自己一路上的辛酸血泪。

你离开家那天发生了什么?

让我想起了我从上学到工作,几十次离开家的场景。

【治庸·便民】从上学到工作,离开家的那些场景

上初中的时候,我十四岁,第一次离开家离开大山,到四十公里以外的学校上学,需要住校。是父亲把我送到学校,入学之前先去了镇上的姑妈家里住了一晚,买了些洗漱用品,从家里走的时候妈妈叮嘱:让你爸到了街上给你买套新衣服,买双鞋子。到了姑妈家,姑妈给了我一双新鞋,虽是新鞋,但是款式很老气,是那种四五十岁妇女穿的绣花布鞋。我心里当时有些嫌弃,想要双新的旅游鞋,但是没敢和父亲说。十四五岁的女孩子,毕竟还是爱美的,后来周末回家我和妈妈抱怨说,我爹太小气了,送我去上学一双新鞋子都不给我买。我妈说你爹节约惯了,不注重这些。犹记得,初一下学期,有一个周六,为了回村里要个证明,我一大早和班主任周老师请了假,因为当时没有电话无法和家里联系,我便只身一人踏上了回家的山路,那天下了一整天的小雨,崎岖的山路泥泞不堪,到了半山腰以后,云雾笼罩着,能见度不到十米,我硬是鼓起勇气跋涉了五个小时到了家。第二天一早,妈妈早早起来做了早点,吃过早点,煮了几个鸡蛋让我带着,从马鞍山老家那边走了一个多小时山路把我送到隔壁村的同学家让我和其他同学一起搭伴回学校,妈妈回家之前和我说,算妈求你,以后有天大的事情,不要再一个人走这么远的山路回来了,当时不以为然,现在想来,十六年后的今天,我都没有勇气一个人徒步翻山越岭的回老家。

【治庸·便民】从上学到工作,离开家的那些场景

初中三年,尽管家离学校有四十里的山路,总是和同学们结伴走路回家。每次离开之前妈妈都会给我煮早点,做蛋炒饭让我带着到半路吃。到了初三,因学习压力大,我很少回家了,那时候弟弟也和我同一所学校上初中,每次弟弟回学校,妈妈都会让他从家里稍东西给我,有时候是一小罐煮熟的猪肝渣小鱼,有时候是一瓶炒熟的火腿,甚至有时候是一小袋妈妈自己做的酸腌菜。

【治庸·便民】从上学到工作,离开家的那些场景

上学那会儿,放假了回家,开学了离家,无数次,中学的时候都是步行,每次开学离家,妈妈都会给我煮早餐,煮几个鸡蛋包好放在我的书包里,有时候害怕我吃不惯学校食堂的饭菜,会给我煮猪肝炸,乳腐酱菜带着到学校下饭吃。上了大学以后,每次从家走,我都要先搭车到县城,才能从县城坐客运班车回学校。每次离开家的前一晚 ,妈妈都会四处打电话帮我联系车子,那时候的山村,没有跑营运的固定车辆, 是私人的货车、面包车,前排坐人后边拉货,要天不亮就出发。那些车主都是有人联系乘车,有足够的货可以拉,除去成本有赢利才会出车,我们村加上隔壁村也没几辆车,有时候实在联系不上车子,我和妈妈会早早的起来穿过一片树林到一个我们叫回头弯的地方搭车,从金江乡往丽江的车会有几辆通过,我们就在路边等车碰运气。从家往搭车的地方要通过一段小路,大概要步行15分钟,夏天的时候,泥泞不堪的小路会很滑,还会沾湿衣角,弄脏了鞋子,妈妈会找两个塑料袋给我套在鞋子上避免鞋子上沾满泥,有的时候,她会给我找一双雨鞋穿着,到搭车的地方再让我换上自己干净的鞋子,她把我穿过脱下的雨鞋带回家。从上学到工作,每一次离开去搭车,妈妈都会把我送到搭车的地方,没有一次缺席。

【治庸·便民】从上学到工作,离开家的那些场景

如今,生活好了,交通便捷了,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 。我也成了家有了女儿,回家看父母的机会却少了。每次回家,离开的时候,妈妈都会给我们准备很多东西,在我回家之前就会和隔壁家找来土鸡蛋,一个一个小心的用抽纸包好放在鞋盒里,会准备好腊肉,和一些季节性的野菜,每一次走,后备箱都是满的。离开的时候,爹妈侄儿都会把我们送上车,车开走了他们才进家门。

【治庸·便民】从上学到工作,离开家的那些场景

大山深处的家,有我日渐苍老的爹妈,回一次少一次,看一眼少一眼。这么多年过去了,爷爷走了,小时候的老房屋和垛木房都不在了。可家还是温暖的港湾,每一回在家的时间,心都是轻松而愉悦的,大山深处的家,是回去了就不想离开的地方。送我离开的妈妈,我离家一次是如此,无数次亦是如此,追过星辰撞过日出,但是有人让你知道,在这个世上,你还有资格能是个孩子。

审核:陈钟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