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離“精神病”有多遠?
我是一名精神科醫生,每週上兩次門診,每次接待約50-60名患者;我所在的科室,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科每年的門診量約12萬人次。常常有人或委婉或直接地嘲笑我生活在“精神病”堆裡,提醒我小心別變成了“精神病”。而我則常常或委婉或直接地對這些人說:你、我和那些被你稱為“精神病”的人其實並沒有太大不同。
先定義一下“精神病”
我們可以粗略的把它理解為精神和行為的功能紊亂。這是一個很大的坑,天坑。“精神病”的病種很多,海量。概略的說,除了大家理解的那種胡言亂語、狂躁傷人之外,痴呆、吸菸、喝酒、吸毒、焦慮、抑鬱、失眠、疑病、厭學、多動……甚至該硬的時候硬不起來這樣的事情都屬於“精神病”的範疇。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用了接近1000頁的篇幅才只是講了講各種“精神病”的分類和診斷標準,完全沒空間再討論下治療和預防的問題。“精神病”的款式這麼多,說明它不是什麼稀罕事物。
我們離“精神病”有多遠?
先來說說名人,名人雖然不在我們身邊,但天天見,天天聽。美國總統很牛吧?對1974年以前所有37位美國總統精神狀況的調查發現,幾乎一半總統都曾經顯示出患精神疾病的症狀。其中約四分之一患抑鬱症;有焦慮障礙、躁鬱症和酒精依賴症狀的人各佔8%;10人在總統任內就出現精神病的跡象。最著名的是里根,在任時可能就已經有老年痴呆的症狀了,就這樣還搞了星球大戰計劃拖垮了蘇聯。此外,迄今為止的43位美國總統中有至少有11位曾經吸食過大麻。照此推算,美國二百多年曆史有近百年都是在“精神病”的領導下推進的。目前真是難以估量“精神病”對這些總統的決策和這個世界產生過何種影響。
明星就更多了。張國榮,保守估計一半關於抑鬱症、自殺預防的講座都會以哥哥的故事做開頭。每年愚人節電臺裡都會放他的歌,談他的事,然後自殺的人就又多了幾個……崔永元,當下最著名的“精神病人”,他勇敢的站出來分享了自己患抑鬱症的故事,是幾乎全國精神科醫生都發自內心尊重的一名患者。我常常用他的故事激勵我的患者,給患者們推薦他的公眾號——小崔不抑鬱(不知道為什麼被封了)。
再來說說身邊人,我記憶中見到的第一個精神病人是一位鄰居。那年我大概10歲,剛搬到他家隔壁,父母警告我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千萬別讓他進到家裡。但他有一天還是來敲了我家的門,說要量量我家電視機的對角線。我沒聽父母的話,斗膽開了門。他進來量了量,然後就離開了。整個過程中我們沒有更多的交談,我只是一直靜靜地看著他。現在回想起來當時心裡除了恐懼還有好奇,想近距離看看精神病人是什麼樣。
我的小學同班同學,總人數大概40人。37歲的時候我們開了同學會,根據掌握的部分信息,其中有2位患抑鬱症,2位患精神分裂症,1位患雙相情感障礙。大學同班同學今年8月在成都有一次小範圍的聚會,到場10人左右。剛上菜,一位同學舉杯說感謝我在她情緒最低落的時候幫助了她,要和我喝一杯,馬上有另外三位同學也湊熱鬧說要和我喝一杯,其中一位和她一樣也是抑鬱症,另兩位都是父親患了抑鬱症,我幫他們聯繫安排就醫,效果都還挺好的。
2005年,我參加工作,父母給錢交首付買了我人生第一套房。2010年,我準備賣掉這套房去買套大一些的二手房。來看房的人很多,其中一個人看著很眼熟,她自我介紹是整形醫生,和我是校友,我想大概是在學校見過的吧,各種巧合房子最後真就賣給她了。2018年某一天,我如同平常一樣開始查房,住院醫師請我去看個新病人,一看竟然是她!我不確定她有沒有認出我,但我們都沒有提買賣房子那檔子事兒。回頭再找出她的病歷仔細一看,發現她在2005年就因為雙相情感障礙在我們科住院,這大概才是我見她第一面覺得眼熟的原因。世界真是小啊……
我同一家醫院的醫生護士們,因為焦慮、抑鬱、失眠等等問題來找我看過的已經手指頭都不夠數了,此外幾乎每天都要接到各種熟人為自己或親戚朋友出現“精神病”相關問題的求助短信和電話。我的一位遠房表姐,幼年時見過幾次,印象中的她溫婉美麗,後來患了精神分裂症。此外,父親家、母親家、妻子家都有過一些親戚患病託我幫過忙,診斷涉及抑鬱症、睡眠障礙、精神發育遲滯等。
談到這裡,很多人也許想問,你們精神科醫生說這個那個有精神病,你們自己怎麼樣啊?精神科醫生絕不像大家臆想的那麼容易掉進“精神病”的坑,也無法絕對免疫“精神病”。我的確是認識好幾個患抑鬱症的精神科醫生,他們也並不避諱這件事,都是自己跟我說的。
其中最讓我敬佩的是北大六院的一名在讀博士——劉麗君醫生,她還不是跟我一個人悄悄說的,是在網上開直播跟大家公開說的。最開始我看到她在公眾號發節目預告,說要在直播中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患病故事……沒成想她來得這麼猛,直接分享了自己患“精神病”的故事!她做了精美的PPT,在直播中跟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成長經歷,患病的過程,治療經過,藥物副反應,康復後的心得。我相信所有那天看了這個直播的抑鬱症患者都接受到了最強有效的治療——聽精神科醫生講自己得精神病的故事。歡迎大家關注劉醫生的公眾號“LLJ的精神病世界”。
行筆至此,不講講自己得精神病的故事還真對不起前面被我爆料的所有人,也不好意思往外發這篇文章了。
我的“精神病”故事
我那悲慘的故事準確地說是從進小學開始的。入學沒多久,老師、家長都發現我是個沒有問題的問題兒童。說沒有問題是我這個人除了比較喜歡插話、接話外從不調皮搗蛋,尊敬老師,愛護同學,樂於助人;說我是個問題兒童主要是因為這麼幾個問題:
1. 我學習困難,直到現在我仍然記得最開始學寫“2”字的場景,父母關切地圍著我,說話的音量從溫和級提升至咆哮級,我仍然無法正確地寫出2,更多的是像“S”。現在我也可以想象出爹媽內心的抓狂。
2. 我上課不專心,有點風吹草動就東張西望,不認真聽講,做作業特別磨蹭,常常完不成作業被罰站、留校,即便做了也錯誤百出。
3. 我丟三落四,鉛筆、橡皮擦丟了無數,連掛在脖子上的鑰匙都能經常搞丟,逼著家裡大門的鎖頭換了一把又一把。
爹媽打也打了,罵也罵了,但似乎什麼用都沒有,成績越來越感人,到小學三年級各科就只能考60分左右了。我也不是對所有的事情都無法集中注意力,看電視和小人書我就特別專心,打雷閃電都無法撼動我。他們最後無計可施,只能把我從縣城最好的小學轉回我們那個每個年級只有一個班的三線廠職工子弟小學,我被留級了……此後在初中、高中我成了“沒有問題的問題少年”,參加高考離當年的大專線差一百多分;復讀第一年,離當年大專線差十多分;復讀第二年,超過重點線2分,終於考上了重慶醫科大學,全家都鬆了一口氣,覺得我總算是懂事了。
讀到大學四年級,上了《精神病學》的課。“兒童少年期精神障礙”這部分其實是老師讓自學的,當我讀到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這部分時我被震驚到了,我發現自己的人生軌跡和書上寫的注意缺陷障礙高度重合了。放假我帶著教材回家給父母也看了,大家終於達成共識,小時候我不是不懂事,而是得“精神病”了。走運的是這是一個成年後部分患者會自愈的“精神病”。大學畢業我順利的考上研究生,老爹不由得感嘆:“你真是大器晚成啊!”基於我小學、中學的表現,他對我的期待只是讀完技工學校在他工作的工廠託人給我找份工作。
如果上天可以給我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父母說,別打我,帶我去看精神科醫生,如果說要吃藥的話,請給我利他林。如果這樣,我的人生也許不必走得這麼辛苦。
這就是我自己的“精神病”故事。如果大家對這個病感興趣,可以在文末留言,我將視留言的熱烈程度決定是否另寫一篇科普文。
·在我看來,無瑕的精神健康和完美的身體健康都是鏡花水月。
·“精神病”和感冒、腹瀉、青春痘一樣是普遍存在的,所有的疾病都是老天爺給我們的一個機會去審視自己的人生,教會你去珍惜自己當下所擁有的一切。
·所謂的“精神病”可能就是我們自己、親人、朋友、同事、鄰居或是插肩而過的陌生人。希望大家能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接納他人的不完美,平和的對待“精神病”,因為事實上這些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閱讀更多 暖羅專號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