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二中院:盡棄前隙 大愛無疆 原被告“雲調解”共同將爭議款項45萬元捐贈武漢


北京二中院:盡棄前隙 大愛無疆 原被告“雲調解”共同將爭議款項45萬元捐贈武漢

3月13日,北京二中院民三庭在疫情期間成功“雲和解”了一起民間借貸糾紛,組織當事人用給武漢捐款的方式化解了內心深處的矛盾,一段近十年的恩怨最終落定塵埃。

原告韓某與被告李某系郎舅關係。2014年,韓某的妹妹不幸身患癌症,韓某將其從老家接到北京進行醫治。治療期間,韓某的妹妹向哥哥打下借條,內容為自己在患病期間向哥哥借款45萬元,月息2%,用於治病。2015年,韓某的妹妹醫治無效去世,韓某依據借條向法院起訴,要求妹夫李某償還該借款。本案經過一審後,雙方均提起上訴,二審法院認為一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將本案發回重審。重審後,一審判決李某償還韓某借款本金十萬餘元,並按月息2%計算利息。後雙方當事人再次對一審判決均不服,向北京二中法院提起上訴。

承辦法官面對這個案子陷入了沉思。卷宗厚厚七本、賬目錯綜複雜、訴訟六年來當事人及代理人從外地乘飛機來北京近30次、涉案證人有近上百人、兩份密密麻麻萬餘字的上訴狀中傾瀉著對對方的怒火與憤恨,這些背後隱藏的是雙方當事人何其尖銳的矛盾;閱卷時也伴隨著不解,哥哥借錢給妹妹治病,為何約定了如此高的利息,這張簡單的借條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故事。

為儘快查清案情,承辦法官迅速組織了談話,正如預想的那樣,雖然距離妹妹離世已經過去很久,但是雙方依舊矛盾激烈。在法庭上,承辦法官給予雙方充足的時間,讓他們各自將案件事實按照自己的理解完整敘述。當事人不僅對案件事實進行了陳述,也表達出了自己的感受。事情的全貌漸漸清晰起來。哥哥與妹妹二人從小兄妹情深,妹妹放棄自己的學業打工掙錢供哥哥讀書,哥哥碩士畢業後剛參加工作,妹妹就檢查出了胃癌。哥哥非常難過,恨自己還沒有來及報答妹妹,也怨妹夫沒有照顧好妹妹。本應衝在前面的妹夫,這時卻沒有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他只能拼勁全力,不惜一切代價給年輕的妹妹治病;另一邊,妹夫的心裡也是非常委屈。剛與妻子生下女兒,由於家庭瑣事存在一些誤會,還來不及解釋,妻子就身患重病,被哥哥帶去北京治療。自己在老家也是找尋了各種途徑籌款治病。雖然也付出了很多,但只嘆自己的能力有限。隨著妹妹病情加重,雙方的誤會也越來越深。妹夫生病住院,在哥哥眼裡是裝病逃避;哥哥四處求醫所採取的一些治療過程,在妹夫看來是憑空捏造。加之一些媒體的報道,使得雙方最終徹底決裂。最終妹妹在臨終前都沒能實現見到自己的女兒的心願,妹夫也未參加自己妻子的葬禮。這場訴訟,表面上是哥哥向妹夫討要欠款,但其實是哥哥通過這種方式表達對妹夫的不滿,也是替去世的妹妹討個公道。

“我其實特別不願意回憶這件事,不想去碰,訴訟六年來,每一次來法院,就像把我的傷疤一次又一次地撕開。”哥哥說完,陷入了短暫的沉默。法庭外的天色,漸漸地暗了下來。從面對面的調解,到背對背的傾訴。從事實的進一步梳理,到法律適用的釋明。從對歷次訴訟中各方陳述變化的總結,到闡述雙方長期訴訟對妹妹女兒生活的影響。承辦法官的茶杯空了又滿,滿了又空。言談中,哥哥還無意中提到發回重審之前的二審承辦法官,“那也是一次長談,是個女法官,也是你們二中院的,她第一個問題問得和您一樣,問我打這個官司的初衷是什麼”。當天的調解工作從下午兩點一直持續到了六點半。由於雙方積怨太深,最終沒能達成一致意見,調解工作暫時擱淺。

“我覺得這個案子不可能調解。”哥哥的妻子在電話裡向承辦法官說。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原定於2月6日的第二次談話不得不暫時取消,但是法院的調解工作並沒有停下腳步。承辦法官認為,本案與其說是一個民間借貸案件,不如說是一個帶有極強倫理色彩的思考題。雖然雙方劍拔弩張、勢不兩立,但也不妨礙另闢蹊徑,嘗試尋找並建立他們之間新的連接點。我們注意到在妹妹患病期間,得到過很多來自社會的捐助,哥哥也曾表示過如有機會希望能回報社會。而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療機構和醫護人員急需資金和防護用品。如果雙方能夠達成一致意見將部分爭議款項作為善款共同進行捐贈,是否能讓調解有所轉機?

萬萬沒想到,承辦法官本來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卻意外地得到了雙方的一致響應。通過電話反覆向當事人進行溝通,商定和解細節。為保證善款能夠專款專用,合議庭與接收捐贈的機構負責人進行聯繫,以透明的方式進行捐贈。之後雙方通過互聯網進行了“雲調解”。在這場調解中,雙方當事人以妹妹女兒的名義進行了捐款,法庭當場向受贈機構確認收到捐贈款項。妹妹女兒也來到鏡頭前,見到了思念她已久的舅舅,場面令人動容。最終,當庭和解並履行完畢,哥哥和妹夫當庭雙雙撤訴。

訴訟六年來,哥哥對妹妹的愛,丈夫對妻子的愛,在生與死的邊緣,裹挾著巨大的疼痛與悲傷,漸漸被憤怒與怨恨掩埋。因愛引起的訴訟,應該用愛來化解。如果單純用判決的方式結案,無論判決結果如何,雙方都不會服判息訟,甚至會引發更加劇烈的矛盾。通過向武漢捐款的調解方式,化解了雙方當事人的矛盾。將妹妹生前獲得的社會的愛傳遞了下去,也為全國的戰疫工作貢獻了力量。

近十年的恩怨情仇和六年來的訴訟,就這樣在法院和各方當事人的共同努力下,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結案之餘,回顧整個調解過程,不禁感嘆,我們中國人每每在危難面前,總是能夠拋開個人恩怨,團結一致,守望相助,正是這樣的民族凝聚力,使得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生生不息。

珞珈山麓,早櫻已在枝頭綻放,我們相信,在全國上下共同的努力下,疫情終究會消散,春天終將會到來。

來演:中國法院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