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拼多多:奇襲京東、直擊淘寶背後的致勝信條

文/上海東掌通管理諮詢合夥人 孫曉博

“刺客”拼多多:奇襲京東、直擊淘寶背後的致勝信條

疫情之下,很多企業都通過降薪裁員來降低資金壓力,其中不乏攜程旅行、58同城、人人車、藍月亮洗衣液等眾多知名大企業。

拼多多卻是個例外。一季度受到疫情影響,和大部分電商平臺類似,拼多多的增長也受到了重挫。不過,這依然擋不住拼多多給員工加薪和股權激勵的步伐。

在3月12號的高層電話會上,黃崢宣佈要給員工漲薪,“提高絕大多數團隊成員的薪資,對於疫情期間付出更多努力的人,也將通過短期現金紅利和長期股權激勵,來嘉獎這些同行者對於公司價值觀的堅持。”

為什麼明明受疫情影響,拼多多依然還要堅持加薪?

可能在很多人眼中,拼多多就是個賣便宜東西的平臺,是朋友圈和群聊裡不時出現的砍價鏈接,體量拼不過淘寶,品質比不上京東的二流電商平臺。

但,如果你稍微留意一下拼多多的發展歷程,你就會發現,

拼多多才是電商界最大黑馬,是京東淘寶最忌憚的奇襲“刺客”。

“刺客”拼多多:奇襲京東、直擊淘寶背後的致勝信條

拼多多刺客奇襲戰績

我們先來帶大家梳理一下過去未曾注意的拼多多故事。

Ø 2015年9月,拼多多成立。此時,無論是綜合電商、還是垂直電商,國內早已寡頭林立、群雄割據。

Ø 2016年3月,成立僅半年,迅速獲得高榕資本、IDG資本的A輪融資

Ø 2018年7月,拼多多在美國上市成功。不到3年上市,創下電商行業有史以來上市用時最短紀錄。

Ø 2019年10月,剛過完四周歲生日的拼多多,就迎來市值大漲,首次超越京東,坐上國內互聯網第四交椅(僅次於阿里巴巴、騰訊和美團)。

Ø 2019年,拼多多平臺成交額(GMV)突破萬億大關,全年GMV達人民幣10066億元。而淘寶GMV破萬億花了11年時間,京東GMV破萬億用了13年的時間。拼多多隻用了4年的時間,跑完了阿里和京東十餘年的GMV增長之路,活躍用戶數量達到京東的1.62倍。

拼多多成立至今,不到五年時間,但它的規模體量、用戶數量都已壓過京東,直追淘寶。甚至後兩家不得不推出“京喜”、重啟“聚划算”來對抗壓制。

拼多多創始人、CEO黃崢的個人財富也是扶搖直上。在2020年最新公佈的胡潤富豪榜上,黃崢以1260億元的身價位列第12位,而劉強東只位於第31位。

“刺客”拼多多:奇襲京東、直擊淘寶背後的致勝信條

刺客致勝信條:最寶貴的是人

拼多多何以如此迅速成功?這背後當然有商業模式的功勞,比如以下沉市場為主攻目標,以社交分享拼購為裂變模式等等,也有運營效率高的原因,比如壓成本重營銷,但歸根結底,快速崛起最本質的原因,是拼多多的團隊。

黃崢說,“對於拼多多而言,最寶貴的資產就是人”。這是拼多多成功的刺客信條。

拼多多從不缺模仿者,但商業模式可以模仿、營銷技巧可以模仿,極富凝聚力的團隊卻不可能通過模仿得到。最大的模仿者淘集集,於2019年宣告破產。

拼多多目前有6000多名員工,團隊平均年齡27歲,技術工程師佔比在50%以上。年輕、高效、富有戰鬥力的團隊是拼多多快速攻城略地的法寶。

眼光老道的投資人也深諳團隊的重要性。

在投天使輪、A輪時候,投資人其實主要看的就是初創團隊。拼多多成立半年時間拿下高榕資本的投資,正是如此。

“刺客”拼多多:奇襲京東、直擊淘寶背後的致勝信條

股權激勵機制是團魂

早在2015年成立之初,拼多多董事會就通過了“2015全球分享計劃”,發佈了一份有效期橫跨10年的期權激勵計劃,目的就是為了吸引和留住最優秀的員工。激勵力度大,激勵股數量占上市前總股本的14%。

而2018年上市後,拼多多繼續推行股權激勵,再額外拿出3.6億股用於團隊激勵,比例高達上市後總股本的8.8%。

拼多多的激勵機制也是動態調整的。公司設有長青條款,每年可在董事會批准的前提下增加不超過總股本1%作為新的激勵股份。

團隊是由個體組成的,但若只有一個個人、而沒有機制促成共同目標,那是各懷心思的團伙。

“刺客”拼多多:奇襲京東、直擊淘寶背後的致勝信條

拼多多的成功,是有戰鬥力的團隊遇上有生命力的模式。“最寶貴的資產是人”,黃崢的這句話值得大家深思。

東掌通寡頭頂層設計,更高端的股權整合諮詢,超級股權模式創造超級企業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